传承与保护并重 彝历年 民族的文化瑰宝
彝族男子服饰表演。 彝族式摔跤。 彝族妇女做荞馍表演。 参加演出的小演员。
文/图 本报记者 袁蕾
“一起去彝家过新年了!”今年的彝年,来自广东的摄影爱好者们纷纷来到美姑体验彝家新年。
杀年猪、赛猪膘、灌香肠……彝家的新年好热闹。但年轻的一代已经逐渐感受到,记忆中那浓浓的年味正在慢慢淡去。
201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历年”传习活动在美姑的开展,正是为了让更多地外地人了解彝历新年,让彝家人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
传承与保护彝历新年,意义深远。
年轻一代
留住文化的记忆
每年彝历年的假期一到,在西昌工作的沙马一大早就带着家人,开车回老家过年。今年27岁的沙马,老家在美姑县城。“彝历年假期,同事朋友们都忙着出去旅游,但我每年的彝族年假期都是雷打不动地回老家,因为我要回家和父母过年。”沙马说,今年的彝历年似乎和往年有一些不同,一路上都是川A、粤A、云A、渝A等外地的车在往美姑走。早听说今年彝历年期间,龙门乡有新年活动,难道这些车就是去参加活动的?
回到美姑的家中,杀完年猪,11月22日一早,沙马背着相机前往龙门乡瓦古觉村观看2015年国家级非遗项目“彝历年”传习活动。
演出还未开始,坝子里已随处可见手拿长枪短炮的摄影人。附近的村民和孩子也从四面赶了过来。不一会儿穿着节日盛装的表演者们也相邀着走了过来。沙马不禁感叹道:“今年瓦古觉村的新年可真热闹。”
对于像沙马一样平日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彝历年在他们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记忆中的年味正在慢慢地淡去,希望能保留住更多传统的东西。”沙马说,其实年轻的彝族人也想把本民族的文化保留并传承下来。
“美姑是四川省拥有国际级非遗项目最多的一个县,现有彝族克智、彝族婚俗、毕摩音乐、毕摩绘画、尼木措毕祭祀等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6项省级保护名录和12项州级名录。”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克惹晓夫介绍说,彝历年是彝族的重要节日,许多过年的习俗正在慢慢淡化消失,因此彝历年的保护和传习成为了非遗的一项重要工作。
201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历年”传习活动是全州第一次以乡村为载体举办彝历年传承活动。活动的开展让村民感受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魅力,有自豪感,并乐在其中,积极参与。尤其是外出打工的年轻一代,回家过年时能重温这些传统活动,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记忆。
传承活动
留住慢慢淡去的年味
美姑县副县长潘林介绍说,美姑是彝族“依诺”文化腹心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彝历新年与彝族的“十月太阳历”有关。这种传统历法,将一年恒定为10个月,一月恒定为36天,另加的5-6天为过年日,即“岁余日”。过年日平均年为五天,每隔三年到第四年多加一天为闰日,过年之后,新年伊始。
“工业和城市化的进程使许多彝族文化和习俗濒临危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今年首次在龙门乡开展‘彝历年\’传习活动。”潘林说,今后,美姑县将继续开展彝历年的相关活动,将彝历年作为特色文化品牌进行打造,挖掘彝历年文化,展示彝家新寨文明和谐的新生活,通过彝历年活动,把健康文明的新生活融入村民的生活。
“龙门乡地处美姑县北部,有14个村,65个组,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乡。”龙门乡乡党委书记刘德云介绍说,参加此次彝历年活动的村民有15000多人,所有的表演者都是龙门乡的村民,年龄最长的妇女吉则玛玛今年已经73岁,最小的演员只有5岁。参加克智表演的村民都是自愿报名,比赛的评委也是由当地的德古(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
今年的彝历新年,家住龙门乡瓦古觉村的吉尔金石一家人都非常忙碌。18岁的她和妹妹参加服饰演出,妈妈参加背水和灌香肠比赛,哥哥参加摔跤。“今年家里杀了3头年猪,每天排练结束,全家人都要忙着回家灌香肠和做腊肉。”吉尔金石说,虽然事情多,但在全家人都很开心。
比赛结束后,妈妈和妹妹背着肉去爷爷家拜年了,爸爸去看下午的演出了。“今年龙门乡的新年好热闹!附近石布乡、尔合乡、团结乡的村民都要赶过来看我们的表演。”吉尔金石说,很庆幸自己能够参加这次的表演活动,听说以后过年还要举办这样的活动,自己和家人都会积极地参加。
穿着红色衣裙,胸前挂着彝族银饰,打着黄伞的阿尔金叶走在舞台上,甜甜的笑容宛如一朵盛开的索玛花。阿尔金叶的家在龙门乡瓦古觉村,她被选出参加了这次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彝历年”传习活动的表演。今年19岁的,毕业于成都卫生学校,现在在美姑县医院工作。
演出结束后,吉木花儿指着腰间的参赛牌兴奋地说,自己参加了《凉山姑娘》和《服饰展演》两个节目。这是自己第一次参加演出,觉得非常兴奋和幸福。
清晨6点,曲比就早早地起床梳妆打扮。今年22岁的曲比参加的是服饰表演。“请老师指导练习了一个星期,希望大家能喜欢我们的演出。”曲比有些害羞地说。(下转A13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天广场上要做啥子?公安、交警、消防都全副武装,整个广场上摆满了展板、枪械、消防设备之类的!”“不晓得哇,走,我们去看看。”“人太多了,挤不进去。”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多了解、多认识美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