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新风吹进校园
□本报记者 刘莉华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是全社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12月21日,广安区希望小学学生张依雯在国旗下,与同学们分享了对“勤俭节约”的认识和感受。
近年来,全市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文明进校园行动”,在校园内普遍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行教育和文明餐桌、文明交通等文明礼仪教育,培树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让校园遍吹文明新风。
核心价值观“植”入心
12月22日,记者走访广安市几所中小学了解到,围绕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各校纷纷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等方面内容的宣传教育力度,为校园文化带来阵阵文明清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广安区思源小学,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学生后发现,学生对“24字”的内容熟背于心。据该校负责人介绍,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该校不仅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课等传统活动方式进行引导,还开展了漫画评比、核心价值观践行小使者选拔等富有特色的创新节目,令人耳目一新的活动方式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
此外,广安市各中小学还通过利用读书征文、知识竞赛、讲座等形式,将核心价值观“植”入孩子们的心里。
播撒“善”的种子
“学校开展的微善行动,就是在我们的心中播撒‘善\’的种子。在中学时代有这样一段让生命充满‘善\’的经历,让人觉得青春是有意义的。”近日,深刻体会到微善行动价值的广安中学学生易青青,发起了为凉山州美姑县乡镇学校捐赠生活物资的倡议。
“广行善,安于心。”广安中学依托校史资源,开掘德育价值,采取“双证并行,三线共建”的行动策略,不断创新德育形式,推行“善行教育”。“双证并行”,就是对品学兼优的毕业生除了发毕业证外,还授予《善行证》。“三线共建”,就是从“知善、行善、扬善”三个层面开展“善行教育”:通过专家报告、经典诵读比赛、校本教材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知善教育;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在学校、家庭、社会开展微善创意活动和丰富多彩的行善行动;通过张贴善言警句、悬挂校友善行事迹来营造善行教育文化氛围;通过出版《善讯》刊物、创作扬善歌曲、评选最佳微善社等培育学生扬善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如今,广安中学建立起108个微善社,成员自愿参加,各职务通过公平竞争民主产生;编写《广安中学善行教育读本》,从善知篇、赤诚篇、大爱篇、善行篇四部分搜集了古今中外的善心善行的人物和事迹;发起成立“四川广安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由百岁老红军、毛泽东师母王定国担任基金会名誉会长;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签订《微善行动战略合作协议》,与腾讯慈善公益基金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像广安中学一样,广安市其他学校也积极开展微善行动,在孩子心中播撒“善”的种子。
文明礼仪成习惯
“叮铃铃……”12月22日中午,记者在广安二中看到,伴随着清脆的中午放学铃声,学生们在食堂外的空地上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了学校食堂。打完饭,学生们有序地拿着自己的餐盘,坐到餐位上开始用餐。整个过程中,没有嬉闹、没有争抢,秩序井然。
“吃饭的时候不能大声喧哗,不能浪费,要谦让;用餐完毕,自己主动收拾,不将米粒、餐巾纸、食物残渣等随意抛洒……”谈起用餐礼仪,初中二年级的陶小星同学说得头头是道。
近年来,广安市各中小学以“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开展“不剩饭、不剩菜,文明餐桌行动”及“文明出行”“食品安全”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仪教育宣传,在校园内外营造讲文明、传播文明的浓厚氛围。
“孩子的‘请\’、‘谢谢\’等文明用语明显增多,也能主动回家帮助我们做点家务。我们感到很欣慰,这都得感谢老师对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广安区实验小学学生家长张涛为孩子的行为“点赞”。
新闻推荐
(记者梁洪源)12月12日下午,在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里,1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将经过清洗、整理后的社会捐赠衣物进行装袋打包,准备发往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九口乡,帮助那里的贫困儿童过冬。记者在现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