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加多宝·学子情”深入教育洼地 一堂课点亮留守儿童梦想

成都商报 2014-07-16 23:26 大字

有人说:“当你深陷困境,有人施以援手,是你的幸运;当时过境迁,你的生活愈加平顺时,愿意将曾享有的温暖递给别人,则是世界的幸运。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延绵不绝的爱。”

“心怀感恩,传承爱心”正是“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行动一直希望受助学子获得的精神成长,为此,每年除了资助贫困高考生外,加多宝集团还组织爱心岗位、一堂课支教等活动,为包括受助学子在内的大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实现“受助、自助、助人”的转变与成长。

近日,2014年“加多宝·学子情”一堂课支教活动已在湖南、湖北、河北、江西、四川、广东、广西、浙江、福建和北京十个省市陆续启动,一百多位志愿者组成11支团队,为留守儿童传授知识,也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

传递爱心 一堂课支教走进贫困山区

张志鹏,河南人,电子科技大学大一学生,也是“加多宝·学子情”一堂课支教朝冉志愿服务团队的一员。虽然暑假早已开始,张志鹏却没回家,而是留在学校为即将开始的支教行动细心准备着。“14号我们团队就要启程了,这些天都在做准备。”他告诉记者,自己是第一次参加支教活动,除了激动心里更多的是紧张,“我希望能在两周里,尽可能多地把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告诉他们,让他们能少走弯路”。

出发前的整个周末,张志鹏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准备课件,进行试讲,购买物资。张志鹏所在的支教团队共有15个人,除了两个学长,其余都是第一次参加支教的同学,他们将前往凉山州美姑县龙窝乡中心校,为那里的孩子们带去外面世界的精彩。

据张志鹏介绍,他将为一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的孩子们教授语文和数学课,语文课上,他会用电脑视频的方式给孩子们授课,在一周4节的课程里,他并不想以纯粹知识的传授来上这些课,而是会以各种形式,比如排演话剧,来调动孩子们对知识的兴趣,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尽量开阔他们的眼界。

作为“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受资助的学生,张志鹏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将公益、志愿者行动纳入自己学习生活之中,积极参加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不久前还竞选上了协会外事部的部长,在大学一年级中,他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为社区里的孩子们补课。

一位哲人说:“慈善的伟大,在于能够让你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在困顿中体会温暖,体会用真心传递爱。”相信这也正是“加多宝·学子情”一堂课支教的意义所在!

据了解,一堂课支教源于“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行动从2006年开始推出的公益岗位活动,旨在通过号召包括受助学子在内的大学生到贫困地区支教,为留守儿童传递关爱和知识,同时,影响更多人身体力行、参与公益。

支教是爱心更是责任

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已有近三千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一堂课支教活动,惠及全国百余所贫困小学。在这些志愿者中,有很多“加多宝·学子情”的受助学子,他们的行动不仅将爱心传承,更生动地诠释了“以善促善,人人公益”的深刻内涵。

加多宝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多年的探索实践让“加多宝·学子情”公益助学项目开创性提出“发展型助学”模式,让受助学子通过爱心岗位、一堂课支教等活动,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和公益意识,进而建立对自我、对生活的信心,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未来,加多宝将继续肩负行业领导者的企业社会责任,深入践行公益,为公益助学及留守儿童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公益专家表示:“支教是爱心,更是责任。”“加多宝·学子情”公益助学项目跳出了单纯的资金资助,构筑了“发展型助学”这样一个体系化的助学模式,让受助学子参与到爱心岗位和一堂课支教活动中,既锻炼了自己,又塑造了“一带二,二带三”的爱心传承效应。加多宝的这种公益行为不仅促进了善意、善行的种子不断成长,为社会培养了公益新生力量,更从根本上践行了“以善促善,人人公益”理念,凸显了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成都商报记者 李晶

新闻推荐

圆贫困儿童梦想 我们携手为爱奔跑

●深冬时节,四川多地也已飘雪。当我们开始买新装准备过新年时,许多山区小学的孩子们仍穿着单衣凉鞋受冻……你愿意送他们一件冬衣吗?●一本期盼已久的图书、一件梦寐以求的新年礼物,一顿麦当劳……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