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不言回家 守护孩子

四川日报 2013-12-05 14:43 大字

美姑支教7年

肖善文从宜宾学院毕业后跑到凉山州美姑县支教,一待就是7年;放着美姑县大桥中学教务主任不当,非要到海拔更高更偏僻的村小当老师;每月两千多的工资基本“月光”,却都花在学生身上……今天是国际志愿者日,记者日前走近肖善文,体会他的苦与乐。

□本报记者 刘淼淼

“辍学的别让我发现,发现了都会找回来”

12月2日晚上10点,比约好的采访时间晚3个小时,记者终于等来了他:“下山给学生买米买油去了,折腾了半天,堵车都堵了一个多小时!”他气喘吁吁地表示抱歉,并开始“吐槽”当地交通状况多么糟糕。“路太烂了,经常堵车,塌方是常事。今年夏天我到山下取期末考试卷子,差点被洪水冲走了!”

条件这么苦,为什么要去?“刚开始是好奇,觉得这里很神秘。”肖善文笑道,“作为年轻人,也想历练一番,为社会服务。”毕业后,他“偷”了被父亲锁起来的毕业证,报名参加了国家的西部支教计划。他还记得,从他老家宜宾到美姑,足足坐了两天车,和他一同去的支教老师,有不少人半途就折返了。

往美姑县大桥中学教室里一站,肖善文也懵了。“台下学生黑压压一片,我说了半天,他们就呆呆望着我,我感觉不对劲。”原来,这些彝族学生都不会汉语。肖善文只好从头开始教汉语。由于工资微薄,他租不起房子,长期住在派出所废弃的房子里,还把好房间让给同事,自己住在仅能放下一张床的厨房里,喝水要走几百米去挑。

如此艰苦,肖善文却坚持下来了。遇到有学生辍学,他便走村串户,劝家长把孩子送回学校,有时爬山就要爬几个小时。他半开玩笑说:“辍学的千万别让我发现,发现了都会找回来。”2010年,他教的初中班成绩跃居美姑县第二名。

“每人追求不一样,我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三年支教期满,父母强烈要求他回家,说哪怕回宜宾上江北种田也不要他留在大凉山。肖善文犹豫了。学生知道他要走,一个个都哭了,一个学生还拿出仅有的钱给他买了瓶饮料,想把老师留下。一面是父母的殷殷期盼,一面是孩子泪汪汪的眼睛,肖善文再次辜负了父母:“我要把他们教到初中毕业,初中毕业至少能出去打工了。”

而当这些学生初中毕业后,肖善文又作出一个让人想不到的决定:2011年,他辞去大桥中学教务主任的职位,选择去海拔一千多米、条件更艰苦的马都小学任教。“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当地学生进了中学成绩那么差,根源还在于小学缺少汉语老师。” 山上看不了电视,也没有网络,冬天连洗澡都成问题……这些肖善文都不在乎,他只有一个心愿,让更多孩子上学,用知识改变他们的命运。

支教7年,肖善文的工资几乎全都花在了学生身上。2010年,他为帮助一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阿火布曲,向一个叫“希望之光”的助学网站求助,成功挽救了她的生命。“现在她上小学三年级了,我去她家不敢提前说,不然一定杀猪宰羊招待我。”肖善文笑道。也是从救助阿火布曲起,他开始积极与众多基金会、公益组织、志愿者联系,为孩子们募集衣物、文具,解决学费问题,还让当地5所小学的孩子吃上了免费午餐,一星期甚至能吃上一顿肉。

当记者问他还打算支教多久,肖善文给出的回答是“说不清楚”。至少现在他觉得快乐和充实。“每人追求不一样,我知道自己现在该干什么。”

上图:肖善文和他的学生们在一起。

下图:肖善文和学生们一起做游戏。 采访对象供图

新闻推荐

金秋时节地处高寒山区的美姑县依果觉乡四季吉村麦浪翻

金秋时节,地处高寒山区的美姑县依果觉乡四季吉村麦浪翻滚,荞麦喜获丰收。今年,美姑在依洛拉达乡库莫村开展荞麦整村推进项目,将投入项目资金100万元,建设4000亩高产苦荞麦示范基地。俄木尔坡摄...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