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赵培源:用影像帮助更多的人

德阳日报 2013-07-20 22:01 大字

赵培源近照

文化30年·人物志②

□王三春

“《连心桥》的得来很偶然,当时我外出采风,在往西昌方向的公路旁,突然看到一对男女互相扶持,艰难行走在破损不堪的吊桥上,瞬间让我心头一紧,我立刻按下快门……”

电光火石般,那一瞬,赵培源脑子里几乎什么也没有想。拍下那对男女之后,他以最快的速度下到河床,想涉水到河对岸再选角度,但河水冰凉透骨,让人心生畏惧。他下意识地抬头一看,桥上陆续有人走过,便又举起相机,拍了几张仰视的画面。这时,他才定下神来仔细看清这座桥以及周围的环境。

这里属于美姑县洛俄依甘乡,几根铁索孤独地伸向远方,铁索之间,那些破烂木板搭得轻描淡写,无比随意。难以想象,这样的一座桥,竟然是一个村与公路连接的唯一通道,人们每天从这座桥上经过,无论男女老幼。

携手过桥的那对男女在一步一步走远,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然被一个叫赵培源的年轻摄影家摄入镜头,冲成胶片,更不会想到,自己手拉手的身影,会打动那么多颗心,湿了那么多双眼睛。

2010年,这幅作品在第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上获奖展出后,顷刻成为人们关注和热评的对象,引起了交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在2011年春节前优先对该村实施“村村通”项目,对这座吊桥进行了修缮,当地村民的出行条件因此得到了改善。

去年,这幅作品被德阳市文联推荐申报四川省巴蜀文艺奖,由专业评审团通过4轮无记名投票后一致认为:《连心桥》充满人文关怀,且意境深远,社会影响力强,是以艺术作品引发关注并切实帮助改善民生的成功范例。

巴蜀文艺奖是四川省政府奖,象征着四川省专业文艺最高荣誉。《连心桥》不负所望,一举斩获第七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摄影类大奖。

与其他作者一起站上领奖台时,你才知道赵培源有多年轻,与生俱来的敏感气质,似乎与他的那些纪录类作品的风格不太搭界。他对现实的理解有点像一位洞察了世态的老人,平和而悠长。不知是不是因为这,媒体明显给予他了特别关注,一家主流省媒在报道中这样写:

“总觉得影像能够说话,赵培源的作品,总让人觉得充满了人文的情感,温暖、真切,这些画面似乎极及普通平实,自然的仿佛在身边就能够看到,可是恰恰是这些熟悉的情景,被多数人给忽略了。”

赵培源经常写点感想随笔,他曾说:我们对生活认识到什么程度,我们的照片就能拍到什么程度;他说:我喜欢不按程式化拍摄,而是努力寻找并抓取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瞬间,使作品更具有时代意义和文献价值;他说:要让外行能看懂你拍的照片,而不是让外行看懂你的摄影技术。

不管是内行还是外行,你都得承认,这些话说得对极了。说到此,我必须提到他的另一件非常有名的作品:《妈妈的宝贝》。说来也巧,这件作品也摄于美姑县,画面上,温馨剪影牢牢牵绊住我们的目光:落日的余晖中,母亲身背孩子徒步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之上,手持的一根木棒上悬挂着孩子输液的吊瓶。形体简洁突出,动作叙述明确。画面中,输液瓶与金色阳光的重叠是亮点所在,恰到好处地为影像注入了情节——伟大的母爱如同温暖的阳光被注入到孩子体内。

不论是专家还是普通观者,都能看到作品背后的故事,作者更想关注的是社会底层的百姓疾苦,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瞬间,其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信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赵培源用剪影画面让生活化为永恒的雕塑,即便是普通人也立刻能感受到这幅作品带来的冲击力,读懂所要表达的意境。今年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何伟拿着一张刊登了《妈妈的宝贝》的报纸,在两会上奔走呼吁“一定要把村医的保障做好,让村医安心行医!”

勿庸置疑,这幅作品获得多个大奖,并被无数次刊登、转载、展览、甚至写入教材和中国摄影史,广受关注与好评,影响深远。

翻看赵培源的作品,好东西不计其数,让你看了,不得不感叹于影像的力量,能够直抵人心。创作本身不会占用他太多时间,但思考却一直占据着他的大脑,他对题材的敏感超过对画面的技术性操作,唯如此,才能无限地趋近他所追求的目标:用影像帮助更多的人。

新闻推荐

美姑:让群众在特色产业林下“掘金”致富

四川经济日报凉山讯(记者尹华高)扶贫工作的重点就是帮助有劳动能力的、依靠自己的双手摘掉贫困帽子。近年来,美姑县在实施扶贫开发攻坚战中,注重发展以核桃、花椒、白杨“三棵树”为主的“3+N(即中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