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不是亲叔侄胜似亲叔侄 当之无愧“第一孝子” 快快乐乐的生活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凉山城市新报 2016-03-16 16:36 大字

一家人快快乐乐的生活是切比衣夫(中)最大的心愿。

雷波县乐约乡硕额村,47岁的切比衣夫照顾叔叔切比木惹15年,老人孤身一人无儿无女,侄子切比衣夫就是他最亲的人。为了让老人住得更舒服,切比衣夫为老人修房子,平日老人的吃穿住行都由妻子照顾得非常周到。

文/图 的日伟举 本报记者 吉克黑石

走进雷波县乐约乡硕额村,正是农忙时节,田间地头都有村民忙碌的身影,村里的狗吠声与孩童的嬉戏玩耍声此起彼伏。一路上迎面扑来的是一股股夹杂着花香的热浪,使人神清气爽。映入眼帘的一片片错落有致的彝家小院,给人美好生活的想象空间。

在这里住着一户特殊的人家,一位47岁的中年男子15年如一日照顾着自己的叔叔。他就是切比衣夫。

切比衣夫的叔叔切比木惹,今年61岁,原有兄弟姐妹8人,但都已经去世,只剩他无儿无女,孤身一人,所以切比衣夫就将他接到家里照顾。切比木惹和切比衣夫按辈分算已经隔了7代,但就是这个远房侄子不说苦不怨累地照顾着他。切比衣夫说,他是我们家不可缺少的一位老者,我们什么都不求,只希望他安康、幸福地度过一生,就是我们的福。

亲手给叔叔建房

村里人心中的“第一孝子”

沿着村间小路走去,进入眼帘的是白墙青瓦、具有彝族特色的农家小院,这就是切比衣夫的家。

“叮、叮、叮、叮……”很远就听到房子里传来敲击某种东西的声音,及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声音。

走到切比衣夫家门口,一位中年男子气喘吁吁地坐在地上,手里拿着钢钎和锤子,正用力敲击着一块巨大的石头。听到狗吠声,切比衣夫才发现记者的到来,急忙起身。当得知记者前来的目的后,他慌张地环视一下周围,好像在找什么似的,最后把双手在自己身上擦拭了几遍后,才激动地一一握了手,嘴里不停地说着“嘎约啦哦、嘎约啦哦,手也没来得及洗下,就握你们的手,有点不好意思了。”记者与他握手的那一刻,感受到了一位朴实农民的勤劳与艰辛。 

在和切比衣夫的交谈中,记者仔细打量着切比衣夫。他身高一米七八左右,方方正正的脸,脸上带着凸显出岁月的皱纹,身上的衣服全都沾满了泥土,一双已经磨破断截的绿色胶鞋勉强套在脚上,十分引人注目。

记者向他问道,手中拿着锤子和钢钎在做什么呢?切比衣夫看了下自己手中的钢钎,指着一小片空地,那是一块平地,不足10平方米,与主房挨在一起,中间有一块凸出的石头。“把这块石头敲碎了,再平整出来,给我叔叔盖个房子。”切比衣夫说,“我叔叔今年61岁了,他的兄弟姐妹都没有了,无儿无女,孤苦伶仃一个人,作为他的侄子,我不照顾他谁照顾他。现在我家房子也比较小,家里人多,叔叔的衣食住行都很不方便,在和妻子商量后,我准备贴着我家院子给叔叔建个房子,为的是让他住得舒服点。”

“砖、沙子都是从雷波买来的。因为现在村路都通了,很方便,不像以前人背马驮。趁这几天良好的天气,早日把房子修好,让自己的叔叔住上,我和妻子再苦再累也都值得。”虽然家里经济条件有限,但切比衣夫还是坚持要给叔叔修房子,在他看来,一家人快乐才最重要,“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最主要的还是靠种地,我们这里气候好种啥得啥,一年收成还算可以。如果有空闲,就在附近打点短工,补贴家用,生活还是能勉强支撑,生活艰难点我觉得没什么,只要一家人快快乐乐在一起才最重要。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不会让我家人受累,不管有什么困难,我都要好好照顾我的叔叔和妻儿。”

听村组长沙马洛果介绍,切比衣夫是本村的第一孝子。沙马洛果说,“叫他‘硬汉\’是因为衣夫在我们村是出了名的‘万事帮\’。只要哪家有做不动的农活儿,哪家有需要帮忙的事,他总是毫无怨言的尽己所能帮助村民解决,不会说一声累,也不收一分报酬,因此我们村民都叫他‘硬汉\’。”

有个体贴的妻子

吃穿住行都照顾得周到

走进切比衣夫家里,整洁的院落,布局合理的耳房,建有单独的牲畜圈舍,偶能听到猪的吼叫声,房檐下垂挂着少许的玉米,门口堆放着很多红苕,正屋里有一台21寸彩电,一排破旧的沙发,堂屋上方只挂着几个口袋,其余就没有像样的家具了。

切比衣夫的妻子手中捧着一粒粒饱满的花生快步走到记者面前,“吃花生,吃花生,家里也没得其他招待你们,怪不好意思的。”

切比衣夫的父亲、母亲已经去世。他与妻子育有子女6人,最大的17岁,最小的才3岁。其中两个大女儿在外打工,老四在乐约乡中心校就读五年级,老三在大桥中学读初一,还有两个年龄小在家中。

今年45岁的妻子阿果,是个勤劳的女人,与切比衣夫共同照顾着这个家,从来没有过怨言,也不会因为家庭的琐事和切比衣夫争吵。“老人的饮食起居全部都是她照顾的,每天起早贪黑,为的都是这个圆满的家庭。”阿果每天照顾着在家的两个孩子,还要再去照顾叔叔。因为叔叔喜欢喝酒,她便每天都备酒给他喝,但是为了切比木惹的身体,酒是限时限量,等到叔叔的衣食住行都安排妥当,阿果这才去下地干活。“有可能是老人家庭的不幸变故或是常年喝酒的原因,他的神志有时清醒有时糊涂。有时候让他带小孩我们都不放心,更不要说是让他帮忙下地干活了,所以到现在,我们什么事都不让他做,老人的吃住、洗衣我们全都包了。孩子们也很喜欢爷爷,每次回来不是帮爷爷洗衣服,就是和爷爷一起玩耍、讲故事。”

带着这么多孩子,还要照顾一位老人,家里的衣食住行你一个人包了,你不埋怨你丈夫吗?阿果笑着说道,“怎么会呢,作为彝族子女,照顾老人是我们每一个彝族子女应该尽的本分,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虽然我家不富裕,孩子也多,但老人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们觉得很快乐。有时候也会因为老人喝酒而让我生气,但生气归生气,我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不然当我老了,我的子女要是不照顾我,那我就好看了!”说到这里,大家都笑了起来。

叔叔是善良老人

曾在雨天背村里孩子过河

在记者与切比衣夫夫妇交谈时,切比木惹正坐在椅子上,看上去七旬左右,瘦弱的身材,戴个彝族标志性的头巾,慈眉善目。记者走过去和他打招呼,老人一动不动保持着原有的姿势,没有说话,旁边的切比衣夫说:“肯定又犯病了!因为喝酒加上年迈,脑子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站在这位老人面前,可以感受到其生活的苦难,岁月的沧桑。

“他是全村最善良的人,为村里做了许多好事。”组长沙马洛果说,“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次,村里连下三天暴雨,学生上学的路上每次都要经过一条小河,往常小河里的大石头能让学生安全渡河,但因暴雨,石头都被淹没了。为了不耽误学生的正常上课,老人瞒着家人,手持锄头独自一人来到小河边,用锄头把河里的石头理顺后,背着学生一个一个的过河。由于双脚在水里浸泡的时间过长,加之过度劳累,老人在背最后一个学生的时候,突然倒在了水里。幸好被路过岸边的村民看见,才将其拖上岸,之后感冒了一个多星期,身体大不如以前了。”

看着眼前这户幸福的人家,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孝顺的侄子、善解人意的妻子、还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虽然收入微薄、负担沉重、生活艰苦,但从这家人的每个眼神中看到的是快乐与幸福,看到的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也许有时他们也会因为老人的嗜酒而生气,也许有时他们会因为生活的贫困而抱怨,但他们的心早已在无声的岁月中和老人紧紧连在了一起,不可分割。

新闻推荐

巴州区启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程近日巴中市巴

巴州区启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程本报讯近日,巴中市巴州区禁毒委在区四中举行以“生命、无毒、未来”为主题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启动仪式。区教科体局党委书记、局长、禁毒委委员...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