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雷波民居燕儿窝

凉山城市新报 2015-09-23 17:46 大字

雷波县汶水镇桂花村6组水沟头的吴家古串架房,也是燕儿窝建筑。据说修建于清道光11年(1832年),已经180多年了。 雷波县汶水镇香樟坝村二组吴家,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土木结构瓦房燕儿窝。 很稀少的土木结构瓦房碉楼和燕儿窝组合在一起。这是雷波县汶水镇香樟坝村二组吴华乔居住的燕儿窝。

文/图  余忠涛

在雷波县东部的20多个乡镇农村,有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物,老乡们称为燕儿窝。

整排房屋建筑两边凸出,中间堂屋凹进,形成前方无墙、上面有屋檐、有几个至十几个平方的空间,这就是老百姓称的“燕儿窝”。人们在里面吃饭、乘凉、喝茶,休闲娱乐。随着土木结构被砖混结构替代的推进,燕儿窝这种民居已经越来越少,即将成为雷波民居建筑的历史。

解放前:

木结构燕儿窝,有钱人的专利

在雷波广大农村,解放前的民居建筑物除已经很少的土木结构瓦房碉楼(因高达数十米,5、6层,呈方形,状如官印,本地人称印子)外,很难再寻到。

只在汶水镇桂花村6组、小地名水沟头的吴家院子,发现了一座木瓦结构的燕儿窝,此屋已经废弃多年。主人吴江于在雷(波)永(盛)公路边修起了砖混结构的楼房后,就把老屋子丢下,疏于管理。

据吴家家谱记载,该屋修于道光11年(1832年),是清末两广总督、龙虎将军吴翰香(宗禹)奉旨回乡修缮祖坟时所建,至今已经183年了,看上去十分沧桑,飞檐已经脱落,石灰粉刷的土墙已经斑驳,给人一种岁月沧桑的感觉。

“解放前,只有地主老财那些有钱人才修得起燕儿窝。汶水这个地方也只有3家大地主住燕儿窝。解放后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地,都分给了几家无房贫农,但早就拆除了。”吴家媳妇,92岁的当地老人胡江连说,“吴江于住过的这所燕儿窝,是先祖吴翰香任两广总督前在北洋水师当军官时修建的。解放前,我们吴家先祖吴翰香因支持孙中山革命失败,逃亡到香港,仕途中断,家境日渐中落,到解放时就已经破败了,这燕儿窝能保留到现在,也是一种幸运!可惜了,后人应该好好修葺管理好的,这毕竟是老祖先给后人留下的财富啊!”在老人的带领下,我们前去看了这座古建筑。老宅是土木串架结构的瓦房,屋檐门窗等处的装饰早已脱落,房内破烂不堪,院里杂草丛生,几乎快要垮塌了。

解放后:

屋旁千年古树倒

在雷波县东部汉族居住区农村,我们只找到了一座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土木结构的小青瓦燕儿窝。该建筑距今已经近半个世纪了,还在使用。

汶水镇香樟坝村二组吴家院子就有这么一座燕儿窝。目前由村民吴华乔居住。我们前去了解时,吴家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正在燕儿窝里打纸牌,一家人其乐融融。经简单测量,燕儿窝的“窝”大约有15平方米。

笔者小时候的家相邻于这座建筑,对此也算是了解。此屋的建造者叫吴启端,记得我小时候称呼他“幺爸”。他当时当过团结大队(现香樟坝村)小学民办教师,精明能干,能说会道,尊老爱幼。他利用勤工俭学、省吃俭用攒了些钱,建成了这座燕儿窝。他家背后原来有一株千年老树,当地村民叫“拐枣儿树”,罩着燕儿窝,冬暖夏凉,住着十分舒服。

1972年,集体为了新修两座三层高的保管室,就砍了这株古树做楼板、木料、椽子等,剩下的做了3架风车和5付打谷子用的拌桶。“树好大好大啊。围子(果子狸)夜晚成群来吃拐枣儿。大家打起火把吼,围子跳下来摔晕了,抓住杀了煮起,一个队的人都来吃。很热闹。”55岁的吴家女儿吴华春回忆说。

“那个白色的水水啊,流了两个多月,沿着小溪一直流到豆沙溪里,又流进了金沙江,整个河面、江面很远很远都是白的呢。”刘安心回忆说。我也还记得,四个大男人砍那棵树砍了好几个星期。我们小伙伴还能在刀斧口里藏猫猫呢。树革蔸干了后,我们一帮小孩还围坐在上边玩抓石子的游戏。现在想来,此树的确很大很大。

“其实那是一棵风水树,砍树的4人中,3个都死得很早,1个落下了残疾。”94岁的当地村民刘安心说,“队长吴启贵第二年秋天爬上河沟头那棵泡核桃树,用竹竿打核桃,却从核桃树上摔下来死了。陈洪禄当年患病,第三年就病死了。不久,吴启端进老林莫名死去,遗骨第二年才发现。只剩下骆术田,那年在老林里伐木休息时,被泥石流推到热水锅里烫伤了,落下了残疾。”关于吴家燕儿窝,有很多离奇的故事。

“没有了那树,风水破了。你家和吴家都受了影响。”刘安心不无惋惜地继续说,“吴家虽有燕儿窝,但也从此败落。余家弟兄有8个,但至今也没发达起来。唉,真是可惜了。”老人把我丢在半边,只顾自言自语地感慨。

至于大树、燕儿窝、小溪、豆沙溪、金沙江等等,怎么和吴家、余家的命运联系起来的风水传说,如今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至今我也没搞明白。

如今:

燕儿窝民居已经越发稀少

说起燕儿窝,年轻人可不当回事。“除非地势所限,或者能力有限,否则哪个会去修这种砖房?”正在新修两楼一底、砖混结构楼房的余忠顺、哥哥余忠友都这样说。他们就紧挨着新老燕儿窝居住。兄弟俩都修了新房子,却不再是燕儿窝。

从雷波到香樟坝村一路上经过锦城、海湾、杉树堡、汶水等乡镇数十个村、社区,看见过几座改造后的燕儿窝——在二楼三楼才修成燕儿窝,底层安装卷帘门或者双扇门。到了香樟坝村二组却意外地遇见了“印子”、新老燕儿窝在一个院子里的独特建筑。新燕儿窝是砖混结构,二楼一底。燕儿窝约8平方米。

后来,我利用下乡调查核实灾情、困难户等出差机会,一直留心燕儿窝建筑。但老燕儿窝的建筑却很少很少,新砖房燕儿窝更是不多。看来,这一雷波特色的民居建筑已经渐行渐远了。

新闻推荐

I 脐橙树是农民的摇钱树还担当着坝区泥沙防护的重要作用 J 联动20万亩 形成库区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基地

给脐橙树“撑腰”。给脐橙树浇水。中国知名柑桔专家陈克玲夫妇摄取脐橙图像资料。给脐橙树施药。硕果累累。(上接A10版)2015年1月,雷波脐橙成为攀西地区首个获得气候品质认证(均须每年认证)与溯源的农...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雷波民居燕儿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