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12公里“天路” 28个回头弯80后彝族女教师“最走心”家访

华西都市报 2018-02-07 04:08 大字

12公里“天路” 28个回头弯 2月4日,凉山州金阳县芦稿镇大湾子村,彝族女教师张朝秀结束家访后,站在“天路”旁回望山上村民的新居。

上山家访的张朝秀和学生一家坐在火堆旁。

凉山州金阳县金沙江畔,一条曲折的公路盘在山间,成为山上众多村庄的致富路。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梁波 田雪皎 徐湘东 李强 李俊雅 摄影报道

2月4日,立春。金沙江畔气温低至1℃。

吃过午饭,吩咐女儿杨诗语带弟弟做作业,张朝秀便出“远门”了。她要去家在“云端村庄”的学生郭礼超家,做家访。

远门不远,但也不近。从海拔600米的金沙江边出发,走完12公里通村公路,再走5公里入户机耕路,海拔高度会上升至1750米。

张朝秀,出生于1982年,四川凉山州金阳县芦稿镇中心校六年级二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学生郭礼超,今年14岁,是六年级二班居住在海拔最高处的学生。他的家在芦稿镇大湾子村5组,当地人称那个地方为韭菜坪。

自2月2日以来,气温持续下降。“山上下雪了,我想去看看他。”张朝秀说。

寒假第五天,彝族女教师张朝秀“最走心”的家访,从大凉山“最美天路”出发了!

走过“天路” 去“云端村庄”做家访

如果通村水泥公路没有建成,张朝秀或许没有这次家访的勇气。

从芦稿镇场镇到大湾子村,公路里程大概12公里,乘车只需30多分钟。两年前,这是一条3米多宽的机耕泥巴路,村民们“看天出行”,只要一下雨,村里便与世隔绝。再回到10年前,村与镇之间,只有一条30厘米宽的小路相连,上山一趟至少要3个小时,有些路段很陡,需手脚并用。

中午12点半,208省道与大湾子村通村公路岔路口,张朝秀站在路边等车。村民陈正平开着小货车驶来,远远地,一眼认出了她。

“张老师去哪儿?”陈正平停下车。

“我去郭礼超家。”

“来,快上车……”

张朝秀是村里老熟人。2006年至2008年,她在大湾子村小任教两年。

上山水泥公路,在冬日萧瑟的峭壁上折返,站在金沙江对岸,远远望过来,它如同一条白丝带,缠绕在山腰上。

张朝秀坐在副驾驶位上,小货车重新启动。

车沿着公路,盘山而上。转过第28个回头弯,“丝带”在半山腰分路,一条伸向大湾子村,一条伸向油坊村。

这条路,是金阳境内回头弯最多的通村公路。因为挂在悬崖峭壁上,当地人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天路”。

入户路还是机耕道,如在大湾子村一组下车,张朝秀还要步行5公里才能到郭礼超家。

陈正平没在停车,而是继续向韭菜坪驶去。

“以前比谁家粮多肉多,后来比谁家有车,现在都比娃儿上什么大学。”陈正平说,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村民们的思想也越来越不同了,特别是对娃娃的教育,大家都格外重视。“因此,专门载张老师跑一趟,理所当然!”

火盆谈话 学生请老师吃烤红苕

到郭礼超家时,空中又飘起了小雪。地面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雪。

一栋新房子外,郭礼超正和父母、哥哥一起烤火。张老师的突然出现,让14岁的郭礼超有点“措手不及”。

把张老师拉到火盆前坐下,郭礼超回到屋内,端来土豆和红薯,要给老师烤着吃。

“寒假作业做得怎么样了?”张老师问话时,郭礼超有些腼腆,小声回答说:“还没开始做。”

“你一个人在镇上带着妹妹上学,今年成绩进步很大。”张老师笑着对郭礼超说,学习是熟能生巧的过程,一定要坚持每天练习。

“你今后的理想是什么?”

见老师没有继续追问作业情况,郭礼超的面部表情,开始变得轻松了一些。

“我想当一名厨师。”说出理想,郭礼超“呵呵”笑了起来。坐在旁边的哥哥忍不住插了一句:“我以后要赚很多钱,买一辆车。”

“我也想买一辆,从‘天路\’开回来。”郭礼超把头靠在哥哥的左肩上,咯咯大笑起来。

“不管你们的理想是什么,现在一定要认真学习,以后才能把握住机会。”张老师说完后,郭礼超抿住嘴连连点头。

郭礼超家有五口人。之前是贫困户,政府出资为他家修了新房子,父母靠种植花椒挣钱。“水泥公路通了,花椒能运下山了,也卖得起价了。”父亲郭崇银说,现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

2016年年底,郭家依靠花椒和白魔芋产业,和村里其他贫困户一起,终于脱掉戴了几十年的“穷帽子”。

半个小时过去,搁在火盆里的土豆和红苕烤熟了。郭礼超给张老师剥了一个红苕。

一口咬下去,“好甜!”

见张老师吃得很香,郭礼超更轻松了。

路变好了 孩子们都下山上学了

今年36岁的张朝秀,从事教师工作已经17年。

2002年,从西昌师范学校中专毕业,张朝秀回到金阳县。经过招考,她成为首批分配到高山地区村小的女教师。当时,张朝秀被分配在洛觉区谷德乡库日村小学。这是金阳县海拔最高的村小,海拔3700余米。“一到冬天,寝室地面要起凌,要扶着墙走,才不会摔跤。”张朝秀说。

2004年,因为教学优秀,张朝秀被调往谷德乡中心校。2004年至2007年,张朝秀在西昌学院中文(小学教师)专业函授学习,取得大专文凭。其间,即2006年,她又被调往大湾子村小。

“大湾子村小有我美丽的回忆。”张朝秀说,在这里,她和村小教龄最长的老教师杨宗福成为同事,然后结识了杨老师的儿子杨显荣,并最终与其走进婚姻的殿堂。

2月4日,结束韭菜坪的家访,张朝秀回了一趟家。公公杨宗福、婆婆王朝珍还住在村小附近。

见儿媳回来了,杨宗福打开村小铁门,和儿媳一起找寻记忆。

村小合并了,房子空着。杨宗福坚持守护着,为操场除草,不让人动学校的一草一木。“我得守好,说不定哪天,又要重新办。”杨宗福说。

站在大湾子村小操场上,一眼可以望到芦稿镇上林立的房屋。以前,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连接村和镇,村里人没事不会下山,下山一次就要手脚并用、摸爬滚打。

10年前,随着大湾子村“泥巴天路”通车,部分学生选择到镇上读书。作为倒数第二批老师,张朝秀随高年级学生,调往芦稿镇中心校。“因为是泥巴路,一下雨就滑得很,所以低年级学生继续上村小。”

2016年12月,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让通往大湾子村的“天路”,从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路越变越好,村里孩子全都到镇上上学了。没了生源,2015年送走最后一批学生后,经上级教育部门“特事特办”,大弯子村小和镇中心校合并了。

结束了家访,下山时,还是陈正平开车送的张老师。

半路上,张朝秀让陈正平刹了一脚。站在回头弯水泥墩子护栏边,望着挂在悬崖之上的村民新居。张朝秀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吉克隽逸翻唱歌曲《带我到山顶》:

唔吔哎……带我到山顶,

唔吔哎……美丽的村庄,

唔吔哎……妈妈的泪水……

歌声婉转悠扬,沿着“天路”,飘向“云端村庄”。

新闻纵深

“云端村庄”之变

金沙江畔,12公里盘山公路,垂直高差 约 800米,却连续形成28个回头弯,当地人将它称为“最美天路”。

大湾子村村支书邹连军说,大湾子村地处二半山区,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一眼可以望见芦稿镇,10年前村民到镇上却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大湾子村也是金阳花椒主产区。之前,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并不高。

2016年3月,随着脱贫攻坚深入推进,金阳县决定对大湾子村道路进行改建。县交通部门投资700多万元,将道路进行硬化拓宽。当年12月,均宽5.1米的12公里水泥路建成通车。这条道路由于回头弯道多、弯度大,被当地村民称之为“天路”。

“2017年,除去4万多元的人工成本,我赚了30万。”在大弯子村“花椒王”邹连军的带领下,加上道路改善,村民们种植花椒积极性越来越高。除了花椒,村民们还在花椒树下套种白蘑芋。

目前,全村种植花椒面积1700亩,白蘑芋400亩,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700元上涨到3100元。2016年年底,大湾子村不仅全村脱贫摘帽,还被评为全县“四好”村之一。

接下来,大弯子村盯上了农业观光旅游的路子。“规划已经上报县里了,一旦获批,我就带着村民撸起袖子加油干!明年的大弯子村,又会是另外一个样!”邹连军说。

数读凉山

2018年 全州100%建制村通硬化路

2月5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凉山州交通局获悉,2017年,全州新改建农村公路5900公里,其中会理、宁南、德昌三县率先实现100%村通硬化路。2018年全州将实现100%建制村通硬化路。

5900公里

2017年,全州新改建农村公路5900公里,其中通乡油路1174.4公里、通村通畅4266.5公里、通村通达115.4公里,基本实现所有乡镇通油路的目标。

三县100%

2017年,凉山州新增868个建制村、500个退出贫困村通硬化路,布拖、金阳两座“溜索改桥”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渡改桥工程实现省定开工目标,建成安保工程1106.7公里。会理、宁南、德昌三县率先实现100%村通硬化路。

全州100%

2018年,凉山将实现100%乡镇通油路、100%建制村通硬化路。全州农村公路完成投资31亿元以上,全面完成剩余19个乡、251公里通乡油路和315个建制村、2129公里通村硬化路建设任务。

新闻推荐

金阳召开全县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 再掀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新高潮

本报讯近日,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召开,金阳县级各部门联乡驻村工作组组长、34个乡(镇)政府负责人、五个禁毒防艾重点乡专职副书记、34个乡(镇)计生专干、村计生宣传员、县级各艾防技术支持中心负责人...

金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金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