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水务保障
省、州专家视察东风大堰灌区节水改造工程。 灾后重建山江乡官地堰工程。 全面实行河长制,是推动凉山绿色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金阳县水务局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水利建设的首要任务,以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工作方法为动力,注重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和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统筹大中小微工程配套,城乡水务协调发展,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发展。
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
促进金阳经济发展
据统计,金阳水资源总量为80206.7万立方米(未包括过境水金沙江、西溪河和地下水)。金阳县降水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92.2毫米,降雨集中在5-10月,降雨量817毫米,占年降雨量的85-90%。河川径流主要来源于大气中的降水,降雨与径流在地域的分配上呈一致性。从全县来看,南瓦一带海拔在2500米以上地区,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海拔1500米-2500米二半山地区,降雨随高程升降而变化。天台、派来、热柯觉等地一带,降雨量在800毫米-1000毫米;1500米以下地区,年降水量为700毫米-800毫米。
全县河网密布,水量丰沛,年际变化较小,落差大,水能资源富集。全县共有大小河流23条,均为金沙江水系,其中流域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金阳河、芦稿林河、威史洛依达河和尼洛依达河。以上这几条河流的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2.5万千瓦,可开发量大,水能开发利用的潜力大。
2017年]计划在热柯觉乡丙乙底村等21个乡(镇)74个组,概算总投资1912.92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资金226万元,地方配套及整合资金1686.92万元,兴建供水工程74处,设计供水能力2317立方米/每天,解决21059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在向岭乡下寨村等9个乡镇11个村实施向岭大堰等12条渠堰维修整治工程,整治渠道37.7公里,新增有效灌面0.21万亩,新增节水灌面0.15万亩。计划投资840万元(中央资金已下达),在向岭乡下寨村等9个乡镇11个村实施向岭大堰等12条渠堰维修整治工程,贫困人口0.0736万人,新增有效灌面0.21万亩,新增节水灌面0.15万亩;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确权改革。
为确保2017年水利扶贫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金阳县2017年水利扶贫计划投资3657.9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066万元,省级资金90万元,地方配套及整合资金2501.92万元。
金阳山大坡陡,沟壑纵横,最高海拔4076米,最低海拔540米,金沙江流经境内98.8公里,强烈的高差形成了金阳气候的多样性和地形地貌的复杂性,全县80%的土地属于25度以上的坡地,“上山穿云间,下山到江边,隔山喊得应,见面要半天”是金阳地貌的真实写照。
由于受特殊地形、地质条件、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上开矿、采石、修路等人为因素的破坏,据2000年卫星遥感资料显示,全县有明显侵蚀的土地面积112971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7%,其中轻度流失面积105075亩,占流失面积的9%,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全县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危害,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重灾区之一,恶劣的自然条件制约着金阳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提起水土保持,木府乡仓房村仓房组一位老者这样告诉记者:“前些年,一到雨季,庄稼就被洪水无情地冲走了,只剩下乱石仓。自从县上下大力气钱治理金阳河后,水清亮了,山也绿了,洪水季节我们也不再担心洪水会冲走庄稼。”
1990年“长治”工程项目启动后,金阳以此为契机,以科技为先导,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实施土地流失治理,实施生态建设,成立了领导小组,并与各工委、乡镇签订了责任书,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内容,每年的水保工作都做到了早安排、早规划、早行动、早完成。狠抓科技兴农与水土保持工作相结合;“林草”体系与水土保持工作相结合;脱贫致富与水土保持相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水土保持相结合。以小流域为单位,治理山上保山下,抓好山下促山上,上游下游一起启动,实行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耕措施相结合,走出一条“山顶种草、山脚坡改梯、基本农田多种粮、多种经营多找钱”的路子。形成面向点辐射、点向面靠拢、以点带面、村村靠拢、乡乡相连的治理格局。实施拦、蓄、排、灌配套水系工程一齐上的原则。发动全县各族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背着干粮,使用简陋的工具,垒石筑坝,排土造田,劈山修渠,挖坑植树,改造自然,建设秀美山川。
与此同时,还将退耕还林、天保工程以及部分扶贫开发项目安排在治理区。1999年以来,全县实施退耕还林97000亩,20.55万亩天保工程,实施常年森林管护面积102.76万亩,实施人工种草18.38万亩,退牧还草10万亩,完成草原禁牧补助10.3万亩、草畜平衡奖励59万亩。创建省级生态乡2个、州级生态村20个,投资720万元治理石漠化面积30平方公里。国家林业局把金阳县列入全国“重点改善100个县生态状况”治理县和全国经济林示范县之一。
1990年4月,从金阳县在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中被列为“金沙江下游重点防治县”起,就开始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每期为5年,到2008年县上进行了“长治”二期、三期、五期、七期治理工程。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5平方公里,总投资3092.65万元,包括中央投资2059.69万元,地方投资1032.96万元,其中“长治”二期水土保持工程(1990年-1994年)实施了山江、放马坪、红联等12个乡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总投资240.74万元。
“长治”三期水土保持工程(1994年—1998年)实施了依达、马依足、尔觉西等16个乡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平方公里,总投资711.19万元。
“长治”五期水土保持工程(1999年-2003年)实施了对坪、春江、热柯觉等6个乡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总投资921.34万元。
“长治”七期水土保持工程(2004年-2008年)实施了木府、德溪、老寨子等7个乡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总投资1219.38万元。
“长治”水保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它对改善全县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时对改善长江流域生态面貌,保障国家重点水利工程的建设及发挥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2008年至2014年间,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项目工程实施了桃坪、洛觉、派来等7个乡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32平方公里,总投资1370万元。
水保工程创造良好环境
社会生态经济比翼齐飞
水土保持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就要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对得起百姓的期盼。为高质量建设好每一项水土保持工程,前往施工点即便路途遥远,跋山涉水,金阳县水务局干部职工,每月至少都要去上好几次,绝大多数的职工每个月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呆在乡下,与施工人员同吃同住,蹲点现场义务监工,严把每一个关口,保证工程质量,避免劳民伤财的“豆腐渣”工程。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爱岗敬业的水务工作者,真心为民办实事好事,赢得了百姓真心的拥戴。全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金阳县紧紧抓住水保工程的同时,还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社会效益方面,通过治理,基本农田增加1053.08公顷,提高土地生产力,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新增优质果木林产品得到提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轻了人口、资源、环境间的矛盾,使土地承载能力增强,提高了环境容量,缓和了人地环境矛盾,增加当地人民的收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保持稳定;改善了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壮大了水果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使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生态效益方面,各项措施发挥效益后,林草覆盖率从治理前的39%提高到41%。随着林地郁闭度的提高,水土流失得到控制,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森林蓄水保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对拦沙蓄水、减轻旱洪灾害、促进农业稳产高产起着重要作用。水土保持措施保土效益180.59万吨,蓄水效益961.39万立方米,蓄水保土效益显著。
经济效益方面,通过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天保工程以及部分扶贫开发项目实施,各项措施累计经济效益达到6715万元。
如今,走进金阳,处处山清水秀、山花烂漫,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正朝着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向健康发展。
解决1.5万余人饮水问题
东风大堰流淌的幸福旋律
金阳县东风大堰于1972年建成通水,大堰首部枢纽位于红峰乡安普村,取水口地理坐标为东经103°17′54″,北纬27°47′18″,高程为2020米。工程任务以灌溉为主,兼顾乡镇人畜饮水等综合效益。灌区主要覆盖县东部红峰、马依足、桃坪、热水河等乡镇,涉及1.5209万人、3.8221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和农业生产灌溉,为当地的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及其重要作用。
由于该水利工程当时建设标准低,年久失修,加之近年来连年遭受暴雨和泥石流的袭击,造成多处垮塌、渗漏、损毁严重,渠系利用系数极低,工程不能安全正常运行,工程效益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工程原设计灌面为1.1万亩,目前保证灌面仅有0.4905万亩。灌区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灌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在省、州的大力支持下,金阳开展了对东风大堰进行了渠道疏浚整治工作,但工程仍不能安全、正常运行。
按照《金阳县东风大堰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可研报告,金阳县东风大堰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分三期完成:一期工程为:新建首部取水枢纽工程(底格拦栅坝、沉沙冲沙池各一座);红峰隧洞(1960米)和洛洛火(地名)柔式悬索渡槽一座;新建瓦井沟渡槽和马可渡槽;新建改建干渠上的小型建构筑物(分水闸2座、节制闸1座、山溪小型渡槽4座及人行桥1座); 砼防渗整治干渠5.10公里(明渠3.71公里、暗渠1.39公里);工程投资1310.93万元。二期工程为:新建改建干渠上的小型建构筑物(分水闸6座、节制闸6座、山溪小型渡槽17座及人行桥3座);砼防渗整治干渠15.21公里(明渠7.71公里、暗渠8.5公里);工程投资1116.47万元。三期工程为:完成洛觉小路——俄普岭的8公里主干渠砼防渗整治(明渠4.4公里、暗渠3.6公里)及干渠三处跌水段共计625米的整治;工程投资1040.31万元。
2012年,金阳县委、县政府通过州上争取到100万元资金,对东风大堰进行抢修,启动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实施混凝土防渗整治渠道工程20余公里。2013年,县级财政安排120万元,又投入州2013年均衡性转移支付促发展资金,总投资620万元,堰沟维修工程重新启动。2014年,总投资700万元,实施东风大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一期工程(红峰隧洞),砼防渗整治维修大堰9.094公里,隧洞全面贯通。2015年,总投资1120万元,维修整治东风大堰取水口工程、维修整治渠道工程和整治东风大堰马依足乡迷科、马依足村段渠道工程。
建设了5年、总投资3535.6万元的东风大堰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即将完工。工程进度怎么样?质量是否有保障?近日,金阳县委书记毛正文率县委办、县发改局、县水务局、县交通局等部门负责人深入东风大堰进行了实地调研。
东风大堰建于1972年,全程39.69公里,流经马依足、红峰、桃坪、热水河4个乡。续建的灌区干渠全长32.12公里,设计灌面2.0534万亩,将改善灌面0.5095万亩,新增灌面1.0534万亩。工程力争于年内全面完成通水,届时,将为干渠沿线4个乡13个行政村15209人提供生活用水,解决4.14万头牲畜的饮用水问题,同时又解决灌区灌溉问题。
过去,虽然年年都在维修,但以前是用混凝土修成三面光,到处都渗水,导致大堰不能正常通水。特别是在2008年,一场暴雨使东风大堰到处塌方,许多地方被泥石流、淤泥填满,致使大堰不能通水,处于瘫痪状态,造成许多老百姓生产、生活用水特别困难。
通过历时5年的改造,截至目前,金阳已筹集及投入资金3222.52万元,用于改造大堰取水口、砼防渗整治维修大堰及日常整治、保通工程等,现已累计改造39.69公里。东风大堰工程改扩建后,灌区干渠全长32.138公里,设计灌面2.0534万亩,将改善灌面0.6095万亩,新增灌面0.9534万亩,解决灌区1.5209万人、3.8221万头牲畜的饮用水问题,能彻底扭转灌区农业生产的被动局面,有利于灌区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稳产高产。同时又解决了灌区农村人、畜引水困难,改善生活条件,促进社会稳定和该地区经济稳定发展,使其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
改变“多龙治水”格局
齐抓共管 全面推行河长制
全面实行河长制,是推动凉山绿色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将有效改变“多龙治水”格局,促进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不同行政区域和行业协同发力、联防联控,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筑牢凉山发展生态本底的必然要求,将推动水资源治理保护各项举措落地落实,打造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永续利用;是造福全州各族群众的必然要求,将有效治水患、除水害、保水安,确保江河湖泊“长治久清”,让人民充分享受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良好环境。
2017年3月上旬成立了金阳县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及总河长制办公室,总河长由县长李德强担任,各河流的河长分别由县委常委及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担任,涉河的各级乡党委书记担任成员,负责各区域的河湖生态管理。并已开始着手收集县域内各水系的水文资料及相关信息,为河长制方案的编制进一步落实打下基础。
6月初,金阳水利局与凉山移动分公司联合研发APP电子巡河系统,筹建四级河长管理监督平台,开发建立全州河长制工作数据库。按照合同约定,APP电子巡河系统将于8月中旬进入调试运行。通过与省测绘局、省、州水利院等单位合作,全面准确核定河湖名录,生成全州江河湖泊名录数据库,为下步建立全州河长制工作大数据中心夯实基础。全州366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已完成河流信息核定,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下的河流名录将于8月20日前全面完成。
自今年6月以来,金阳县多次召开河长制联络成员单位、沿江7县党政领导、相关企业参与的金沙江(凉山段)河长制工作协调会。传达贯彻了《全省长江(金沙江)流域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从6月至7月底安装完成了金沙江(金阳段)8个乡级公示牌。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今年,金阳县水务局已全面完成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106.1平方公里的治理任务,占下达计划的100%。其中实施坡改梯21.12公顷,水保林107.67公顷,经果林38公顷,封禁管育1143.21公顷,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输水管道35公里,蓄水池67口,沟渠7.98公里,沉沙函44口。
随着全县开发建设项目的增多,结合该县实际,开展水土保持专项执法检查活动。辖区内生产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基本落实,水土保持法贯彻落实执行情况良好。先后督查了6家矿产开发企业,11个水电站的水土保持方案,对督查中发现的少数生产建设项目未按要求认真履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未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已限期整改完成。
据水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到2020年还将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4.44km2,其中种植水土保持林74.07km2,种植经果林55.1km2,封禁治理205.26km2,修建河堤18km。完成现有的5个千人以上的集中供水站水源地的保护区划定和建设,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饮用水管网水质达标率为100%,有效提升供水能力和水质保障。
河流治理大会战稳步推进。根据河流治理工作要求,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作为治河治污的重要抓手,“河长办”领导班子亲力亲为,各级河长积极上岗履职,主要领导召开“河长制”专题会议7次,局分管领导召开指挥部会议3次,协调解决问题10余宗。编制完成《金阳县全面推行金沙江(金阳段)河(段)长制工作方案》、《金阳县“清河行动”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办公室人员完成14条河流河湖名录基本信息填报,并制作安装金沙江金阳段8个乡镇河长制公示牌。
对全县金阳河、芦稿林河、依达河、丙底河等河流开展集中专项治理,期间共发放宣传资料650份,制作宣传标语3条,投入人力40人次,机具5台次,车2辆,清理水面漂浮物1吨,清理河道垃圾2.3吨,清理淤泥6吨,清理江河32公里。通过为期三个月的综合整治,河道水环境明显好转。
到2020年还将完成贯彻“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立足不同区域、不同江河实际,以问题为导向,按照分类指导、因河施策、因地制宜的要求,提出着力解决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的方案。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妥善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关系,联动推进治理、管护与建设工作,保障江河湖库水环境持续改善、水功能正常发挥,达到“绿水青山”的总体要求。
执法监管及时到位。县水务局于2017年1月至8月组织工作组深入全县各采砂点,向企业详细讲解了《四川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及政府议事纪要的全部内容。同时发放了《关于金阳县境内河道禁止采砂的通知》。
为规范河道采砂秩序,严厉打击非法采砂和经营行为,实现河砂资源依法、科学、有序开发。县水务局水行政执法人员和电力公司专业人员一起对全县金阳河、对坪河等流域的采砂业主进行了联合执法,对违规采砂点的生产生活用电进行断电处理,同时要求其平整采砂场地,退出采砂点。
2016年,出台了金阳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案及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了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各项要求,初步明确了任务,落实了各部门的责任;并对本单位历年来执法案件进行归档整理,重点是近年来水行政执法案卷,按照程序进行了评查。
在监管工作中,县水务局仍将保持高压态势,继续多频次、多专项的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各类河道非法采砂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规范有序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为促进了节约用水,遏制了水资源浪费,保障建设水源性工程启动资金的筹集。2012年至2016年收缴1000余万元,一定程度保障了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资金来源。
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工程建设、财务管理、政府采购等领域的规章制度,自觉加强廉政建设,推进各项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积极探索移动执法,将内部审批、执法系统与县法制局进行数据对接,接受在线监督;组织河长、水务行政执法等专题培训。加强对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通过会前学法方式,重点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县水务局将进一步搞好优化服务,加大各个重点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规范建设程序,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注重工程投资效益。落实生态安全责任制,抓紧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清单,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金阳县水务局将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水土流失、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等治理,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流域生态系统修复,推进绿色屏障工程建设,有效遏制流域乱排乱倒、乱采砂等问题,及时发现、处置水环境事件。努力实现流域内“水清、河畅、岸绿、生态”的目标。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15日,金阳县再次召开会议,听取环保、农牧、交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近期环保工作整改情况的汇报,特别是省州环保督察组督察出来的问题及县上自查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并提出立查立改的措...
金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