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翅膀扇动 传统文化活起来
1月7日早上8点,身在上海的张桂熙早早走出宾馆大门,今天,她要去见几位韩国客人,跟他们洽谈一单服饰合作项目。张桂熙是北川绣娘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在最新一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中,她的公司榜上有名。
除了北川羌绣,彝族漆器、彝族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榜上有名。走市场化、产业化道路,曾经离我们日渐遥远的传统文化又重新“活”了起来。
用发展农业的方式发展羌绣
在北川,“北川绣娘”是一张响当当的名片。依靠传统羌绣技艺,张桂熙带着近100位纤纤绣娘,用5年时间唱响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北川羌绣的重生之歌。
2008年,震后失去家园、曾在绵阳开过民族服装公司的张桂熙在安置区召集起一批绣娘,开始筹办北川绣娘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2011年4月20日,北川新县城巴拿恰商业街开街当天,公司正式营业。
像现代农业常用的市场化方式一样,5年间,北川绣娘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建立起“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公司负责产品研发、包装和市场推广等经营事宜,基地主要负责培训绣娘、传授技艺,农户负责生产。“绣娘参加培训后,在家做出来的东西,公司再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依靠这种模式,公司羌绣年销售额达1600万余元,门市年营业额达120万余元,并解决了当地近1300位农村妇女的就业问题。
将创新理念融入古老漆器
曾军从小在大凉山长大,彝族漆器是他生活中最常见的日用品。2012年5月,他和几个朋友一起成立了“犇驰彝族漆器有限公司”,目的是为了将这项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变为产业。
公司成立之初,就定下了“传承我创意”的口号,把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作为重点,将眼光瞄准了手工艺漆器旅游纪念品市场。他们请来彝族工艺世家吉伍世家第16代传人,专门负责传统图案绘制和工艺传授。同时,改进工艺流程,研发新材料、开发新产品。如今,他们已经开发出大摆件、彩镯、花瓶、挂盘、漆艺木梳等多种产品,并注册了“阿惹尼”创意民族工艺品商标。实现年产彝族漆器8000套,产值200万元。
□本报记者 程文雯
人物
贾巴子则:想让传统手艺更时尚
最近,彝族服饰省级非遗传承人贾巴子则觉得肩头的担子轻了不少,刚从北京服装学院毕业的儿子马泽博,开始帮她打理公司的生意。
贾巴子则是凉山州金阳县出了名的巧手,来到西昌是因偶然一次帮人制作演出服。西昌天地更大,贾巴子则索性在这里开了一家定做彝族传统服饰的小店。没料到生意越做越大,到2012年,小店已经发展成一家拥有30多名员工,年收入超过100万元的民营公司。
2004年,贾巴子则发起成立了“凉山州彝族服饰文化研究协会”,致力于将彝族服饰文化发扬光大。2012年,公司被评为“四川省彝族服饰文化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现在,她和50多名弟子考虑得最多的是,如何“将传统融入时尚,让传统技艺在发展中传承”。
点击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
2012年2月,文化部发布《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正式把“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列为9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之一,拟在包括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在内的藏羌彝地区,实施一批具有带动示范作用的文化产业项目。
目前,四川省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项目建设推进迅速:完成梳理区内优质项目42个。《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四川区域)发展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去年9月底,《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发展总体规划》、《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三年行动计划》和《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项目管理办法》也已提交国家相关部门论证。
新闻推荐
本报讯(白里呷记者何勤华)记者日前从金阳县获悉,该县今年将示范推广青花椒与白魔芋间套种植的生产模式,在青花椒树下套种1万亩白魔芋,增加农民收入。一直以来,青花椒和白魔芋是金阳县的两大支柱产业,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