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爱心包裹”温暖大凉山

四川日报 2012-12-21 17:50 大字

本报记者陈四四何勤华\文肖雨杨\图

12月13日,凉山州美姑县。

早上9点,一辆满载着各种纸箱和编织袋的卡车,驶出美姑县邮政局,向乐约乡阿途巴古村进发。跟车随行的,有美姑县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俄木尔坡和乐约乡乡长挖西曲达,包裹是全国各地捐赠的衣物、用品。

尽管“爱心包裹”是第一次送往阿途巴古村,但俄木尔坡却不是第一次跟车运送。自2005年起,他通过网络向外界发出募捐倡议,让众多目光和爱心投向了遥远的大凉山腹地。

山峦连绵,冬日的阳光照耀着山谷,一如来自全国的爱心,温暖着大凉山。

A

冬天里的惊喜

阿途巴古村位于大凉山主峰龙头山下,是美姑县最边远的村落之一,与雷波县相邻。出发前,俄木尔坡就告诉记者,从县城前往阿途巴古村,说起来只有90多公里,却要开4个多小时的车。

早上8点半,记者和俄木尔坡一起到达县邮政局。只见30平方米的房间中央,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包裹。粗粗浏览包裹寄出的地址,有浙江、云南、山东、北京……收件人一栏却都填着相同的名字——俄木尔坡。

俄木尔坡和挖西曲达开始将包裹放到卡车上。20多分钟后,100多袋共1.5吨左右的包裹全部装上了卡车。俄木尔坡一边喘气,一边赶紧爬上卡车顶部,拍下包裹装车的照片。

卡车向着阿途巴古村出发了。一路上,道路坑坑洼洼,有的山路是在山壁上开凿出的羊肠小道,仅够一辆车通过,石头滚落不时挡住道路。

今年2月,俄木尔坡的同事到阿途巴古村采访,发现这里条件艰苦,需要得到外界的关注与帮助,于是向俄木尔坡推荐,才有了这次“爱心之旅”。

汽车绕过一座又一座山梁,终于在下午2点左右,到达阿途巴古村。村落依山而建,石块垒底的土坯房显露出古朴的风貌。

村会计张额机介绍,全村有200多户人家,是乐约乡人口最多的村子,几乎都靠种地为生。这里灌溉用水还是难题,人均年收入1000多元。去年开始,村里种植了1000多亩花椒和核桃,但要四五年后才能见到成效。

崎岖的村道是去年修建的,汽车能直接驶进村子,为运送“爱心包裹”节约了不少人力。村民们围在卡车旁,帮忙把包裹搬下,脸上满是笑容。

80多个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排队走来了。大人们把一些包裹拆开,里面全是各种新羽绒服,分发到孩子们手里。没多长时间,每个孩子怀中抱满了两三件新衣服、一个新书包和一支冻疮膏。

孩子们排队离开后,村主任阿牛达莫开始组织人给村民们分发衣物。这次送到阿途巴古村的衣服大约有3000多件。他告诉记者,要先分给五保户、低保户和家庭困难的村民,然后再逐渐向家里条件好一些的村民分发。45岁的波莫古切拿到了一双皮鞋,脸上笑得乐开了花。

B

从乡村教师到“爱心大使”

31岁的俄木尔坡也是一个山里娃,在合姑洛乡沙洛村长大。那里曾经不通公路,为了买一支铅笔,他要走很远的山路到乡上,卖出一个鸡蛋才能实现梦想。工作后,他总想着,要为大山里的孩子们做点什么。

美姑是彝族聚居县,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冬季严寒。2000年,俄木尔坡参加工作,到洛莫依达乡波来姑村小学担任老师。那时,村里不通水电、公路,一到冬天,山大风大,孩子们没有鞋子穿,衣着单薄,让他非常心疼。可是,当时他每月工资只有150元,还要到每学期末才能领到大部分,他想给孩子们买点书本、铅笔都比较困难。

2004年,俄木尔坡考入县委宣传部,开始与外界有了更多接触。2005年9月,一位北京到美姑县采访的记者告诉俄木尔坡,可以通过网络向外界发出募捐呼吁。恰好单位里刚通了互联网,于是俄木尔坡就想试一试,帮助大山里的孩子们获得一些铅笔与衣服。

俄木尔坡在论坛上发了一张帖子,发出了美姑县孩子们需要衣服的呼吁。当年11月初,俄木尔坡接到一个来自四川音乐学院的电话。这是一个在凉山州长大的女孩,组织学校老师和同学捐赠了一批衣服。

没想到发出呼吁才一个月,就有了外界的帮助,俄木尔坡很高兴。他赶紧通过朋友向县教育局求助,派了一辆皮卡车到西昌火车站去把衣服运回来。这次有2000多件衣服,由于是第一次获得捐赠,他把衣服分到了自己熟悉并且孩子们需要的农作乡和平村小学和觉洛乡典验村小学。

俄木尔坡把捐赠的衣服送到后,又拍了发放衣服的照片,放到了网上,向捐赠者反馈情况。

当年12月,第二批捐赠衣服又到了。这次是云南的一位彝族同胞毛发虎在北京募捐的,运来了65个大编织袋,平均一个袋子中装了50件衣服。

看到网络的力量后,2005年底,俄木尔坡在新浪网开设了自己的“龙头山彝人”博客,坦陈家乡贫困山区状况,寻求爱心捐助。在博客上,他把收到的每张包裹单、送衣下乡和分发的场面都拍照贴出,及时通知捐赠者所捐物资的去向。

起初,“爱心包裹”来得断断续续,一次有两三个,一般一个月下来能有2000件左右,可以装满一辆微型面包车,够送到一个100余人的村小。俄木尔坡还有充足的时间送衣服下乡,然后在网上发布捐赠完成的情况,让网友清楚了解整件事的流程。到2008年,一位志愿者“云想衣裳”在百度上设立了一个“衣吧”,将俄木尔坡接受捐赠的地址发了上去。随着网友不断地跟帖与转载,俄木尔坡的爱心求助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全国各地捐赠来的物品越来越多,除了衣服、学习用具外,还有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体育用品。“爱心包裹”多了,县邮政局就提供了一个房间来堆放,以便俄木尔坡隔一段时间领取一次,运送到村上。“爱心包裹”增多,俄木尔坡的额外支出也增多。从县城将东西送到村上,过去都是他自己贴运费。那时车费便宜,一年下来需要贴上1000多元。但这种支付随着包裹的增多逐渐成了压力。有一次,俄木尔坡接到物流公司的电话,叫他去取包裹。由于之前捐赠者没有和他联系,他连人都找不到。这回衣服非常多,他只有自己花了1400元取了包裹,又联系了一个热心人出了800元车费将衣服送到了一个村上。这一次,就花去了他一个月的工资。

得知俄木尔坡向外募捐,并自己贴钱送衣服到村上的事情后,县里有很多人也伸出了援手。在县档案局工作的彭杰,就通过自己的博客募捐运送费用,每年能帮忙1000多元。有时,村委会组织村民自己到县城来领包裹。俄木尔坡的同事们也时常帮助他填写包裹单、在网上发帖子与照片,向捐赠者反馈信息。

C

“一对一”捐赠让孩子走进学校

俄木尔坡在博客里曾写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的,这几年来,他更希望的是孩子们能有在学校里上学的机会。

在网上募捐衣物的同时,俄木尔坡与很多热心人有了联系。尽管他们没见过面,但这些热心人却时刻关注着美姑县的孩子们,希望能进行“一对一”捐赠。

启动“一对一”捐赠的行动,其实是一个偶然。那是在2006年2月,俄木尔坡将一批捐赠衣物送到合姑洛乡沙洛村,拍了一些孩子们的生活照片,传给上海的捐赠者网友“关关”。一位女孩引起“关关”的注意。这个13岁女孩由于帮着父母带弟弟妹妹,所以没有上学。“关关”愿意每学期资助200元生活费,让她能读书。可是,小女孩已经过了上小学的年龄,俄木尔坡就推荐了她的妹妹金花。

“当时是我和资助者没有沟通好吧,造成了一些误解。”俄木尔坡回忆,资助一年后,就联系不上“关关”了。这时,俄木尔坡着急了。“如果没有资助,金花就会被父母叫回家干农活。”他开始在网上寻找下一位资助者,希望能有“爱心接力”。2008年2月,俄木尔坡终于为金花找到了第二位资助者。

在寻求“爱心接力”的过程中,俄木尔坡想到,为什么不帮更多的贫困孩子上学呢?如果能得到“一对一”捐赠,孩子的父母就等于吃了一颗“定心丸”,就会同意孩子上学了。此后,他有意识地请各村小老师向他推荐一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也在下乡工作的时候搜集一些贫困孩子的情况,然后向热心网友介绍。通过俄木尔坡的努力,如今有200多位孩子得到了“一对一”捐赠,额度从每学期400元到2000元不等。这些孩子,不光是美姑县的,还有金阳县、昭觉县等地的。通过资助,有两位孩子已经读完中专,参加了工作,还有一位孩子接受资助正在上大学。

联系“一对一”捐赠,比募捐衣物要麻烦得多。由于语言不通,大多数孩子父母与资助者无法交流,资助者往往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孩子们一般也要读到三四年级,才能学会给资助者写信。所以每到开学,俄木尔坡接孩子父母和资助者的电话都忙不过来。有的资助者换了电话或不上网以致联系不上,有的因家庭原因停止资助,俄木尔坡就需要寻找新的资助者。几年来,他不记得有多少孩子已换了资助者,也不记得联系了多少资助者。但让俄木尔坡欣喜的是,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孩子们的父母开始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了学校。

7年来,俄木尔坡也曾想过放弃。可每当他送衣服到村里,和乡亲们交流,看到他们的愉悦,又坚持了下来。他也在网上受到过网友的质疑和批评,有的网友认为他不该把孩子的求助信和照片放到网上,可能会伤害孩子。后来,在反馈信息时,他就把情况直接发给捐赠者。

俄木尔坡说,他打算将来把重心放在联系“一对一”捐赠上。这是因为,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国家和社会力量对山区支持力度的加大,山区对捐赠衣物的需要程度在不断下降。“更关键的是,衣物只能解决山区孩子暂时的困难,受到教育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才是改变他们人生的途径。”

新闻推荐

金阳培训33名新型职业农民

本报讯(记者何勤华)记者11月24日从金阳县获悉,11月10日开始,该县开展了为期14天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此次培训主要围绕马铃薯生产经营和相关专业技术(生产经营型)开展,参训学员共33人。培训采用教师授课...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