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氏家族 在会理繁衍生息十三代
会理邬姓光绪四年(1878年)家谱。 会理邬姓1909年家谱。
三百二十多年前,从江南迁徙而来
在会理繁衍生息十三代
1697年,我深深地记住了这个年份,因为这一年,是我的先祖从江南迁徙到会理的日子,从这一年起到现在,已经三百二十多年了。
从曾祖父邬培椿1909年留下的家谱来看,会理邬氏家族是湖广填四川从江西临江府桥哪边迁徙而来,从家谱记载的一世祖到现在,已经有十三代。时光如水,岁月如歌,国事家事都是事,故乡他乡皆为乡。在回味中,我轻轻地触摸着那一段历史。
文/图特约撰稿邬庆丰
2016年新年的第三天,我们一家坐在会理城鼓楼上,儿子从莫斯科回来,他在莫斯科留学八年后,被人才引进到深圳华为公司,如今又被派往莫斯科从事海外业务,他难得回来,只有新年才有假。我们到会理城东北方向的马鹿顶祖坟山,给邬家的先祖和他的爷爷、奶奶上了坟,与兄弟姐妹团聚。此时,我们坐在古老的城鼓楼上,静静地享受着古城傍晚时的美好时光。
一阵阵微风吹来,晚霞夕阳、古老城墙;悠悠时光、淡淡茶香。一家人谈天说地,日月春秋、海阔天空;国事家事、古往今来,让我们享受着古城恬静的生活。
2017年仲夏,我在家乡四川会理完成了长篇家族传记《家事悠悠》的创作,书名的副标题是“一个家族在迁徙中与楼的故事”,在书的封面上题了两句话:“一段家史一段春秋,几多相思几多乡愁。”作为历史资料,凉新出图(2017)104号,内部发行交流,亦文亦史地记叙了会理邬姓家族的迁徙历史,有故事、有传说,也有我的想象和创作。后来在翻阅会理州志和研究会理历史文化时,发现了不少邬姓先祖在会理的故事。
踏上寻根问祖路
从重庆顺长江而下,由武汉到南昌,再到临江,到了父亲常常提起的江西临江府桥哪边
会理县城鼓楼,这座建于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已有六百余年历史的城楼,见证了邬姓家族迁徙会理的历史,它默默守望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城鼓楼上,我们谈得最多的就是邬家的历史,这是儿子回到小城最爱提起的话题。
从父亲口中了解到,我们的先祖是从江西临江府桥哪边迁徙而来的,那是1697年,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时候。如今,在会理城南五里,还有邬官屯的地名,它已是会理传统村落民居。
邬官屯,现在叫五官屯,又叫五官村。根据清朝同治九年《会理州志卷九·赋役志·村屯》载:“邬官屯治南五里”,即会理州城南五里。据此可知该地最早得名是因邬姓官员屯居于此而来。这里也是往来川滇南丝绸之路古道出会理的第一站。
记得有一年上坟时,在皇清例赠登侍郎邬宝山(邬晋琛)先生墓,看到了这样的记载:诗书延世泽,甲第焕人文。宝山先生之源于江西,生于会水。名宦之家,忠厚之仁,诗传善良,承祖德秉和之天性,惟有儒雅之风,经济之才,以忠厚为根,甚弃应俗之狡诈。善精明于淳朴,孝双亲于不缺。奉旨甘霖之恩,常怀友爱之心,居北关芹藻之香,家声大振,培满庭之兰秀,器宇超群。虽遇兵灾之乱,临危不惧,处事不惊,避惊险历,实为儿孙之荫泽也。大清同治七年(1868年)拜记。
2011年,我在历史小说《青山依旧》中写杨升庵在会理的故事时,曾去会理县档案馆查过同治版的《会理州志》,看见过“邬官屯”这个地名,但当时没有太在意,也不知道它在何处,只是随手将它抄了下来。后来,在整理家谱时,便想起应该考证一下邬姓家族来会理屯垦的情况。于是,我开始了寻根问祖之旅,了解和探究邬姓先祖从江西临江府桥哪边迁徙而来的那段历史。
2016年深秋时节的一个傍晚,我又站在城鼓楼上,远眺东南方,越过崇山峻岭,仿佛看见了邬家来自江西临江府桥哪边的炊烟,仿佛看见了先祖三百多年前,带着屯兵和家眷,前往四川会理州的屯垦迁徙之路。
2017年,在先祖迁徙会理三百二十年之际,我踏上了寻根问祖的路,从重庆顺长江而下,由武汉到南昌,再到临江,到了父亲常常提起的江西临江府桥哪边。
根据会理邬姓的另一份家谱和会理鹿厂邬家坟山的记载,会理邬姓来自浙江杭州府仁和县的情况,我又从临江府桥哪边顺赣江而上,到了杭州。杭州府的称谓是在明朱元璋于1366年攻占杭州,十一月改杭州路为杭州府。杭州府治钱塘、仁和,辖钱塘、仁和、余杭、富阳、临安、於潜、新城、昌化、海宁(洪武二年降海宁州为县)9县。1912年2月,废杭州府,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直属浙江省,也就是现在的杭州市,成为省会所在地。自此,仁和地名消失。对照杭州政区地图,仁和县包括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两塘河以东部分)、上城区(沿江一线)、余杭区的临平街道、东湖街道、仁和镇等,钱塘、仁和两县县城同在杭州城内。我进一步了解到,在钱塘、仁和的邬姓是望出南昌,后迁钱塘(杭州),随走江南,遍布四方。
随后,我又从杭州至南京、武汉,沿长江回重庆,走泸州、宜宾、昭通、巧家到会理,重走了一遍邬姓先祖迁徙会理的路线。
家事悠悠、静静城楼;家族迁徙、几多春秋。
此时,我的耳畔传来钟鼓楼的钟声,晨钟暮鼓,又勾起我对家族往事的遐想,听父亲说,祖上聊起江西临江府也有一座钟鼓楼,我在想,那钟鼓楼上会有什么故事呢?这会理的钟鼓楼,父亲曾带我们上去过无数次,他还把钟上刻有曾祖父邬培椿的名字指给我们看,我的遐想伴随着钟声,飘得很远、很远。
家族的故事
“济世需才,成家尚德。”五世祖邬智秀成家立业的至理名言
我在《家事悠悠》一书的首页题了一首诗,并记录了几位家族先辈的故事,题诗为:
欲说家事数百年,
先祖湖广填四川。
故乡明月他乡路,
梦里还家又出关。
《家事悠悠》一书第七、八章里有这样的记叙:转眼一百年过去了,移民迎来了四川及会理历史上少见的飞速发展时期。残破的城镇得到了修复和重建,荒凉的农田得到了开垦和灌溉,昔日荆棘丛生的乡村城镇变成了繁华热闹的街道。在移民的初期阶段,各省移民为了在政治、经济、文化、权益上保持紧密团结,以抵御可能出现的土地、财产和人权纠纷,他们纷纷以乡谊为名联合建庙,这就是所谓的“会馆制度”。
在会理,我的先祖遇到了很多老乡,都是从江西各地迁徙而至。明清时江西在会理的会馆就有临江、抚州、文水、吉州、安福、瑞州、南昌等几大会馆,可见当时从江西迁徙而至的人和客商很多,由此,也可见会理当时在川、滇南丝绸之路上的地位。
在这一时期,邬姓有两个人留在会理州志的历史档案里,一个是邬源,一个是邬洙。邬源,邬姓在会理的二世叔祖,字达海,贡生。清代乾隆十六年《会理州志》卷三“人物乡贤篇”,有这样的记载:邬源,字达海,贡生,平生敦伦尚节,幼失父,事母孝,胞兄文渊充吏,家颇裕,躬耕养母,寿终一切,丧葬毫不累兄。兄亦弗助,终无怨言,其事之如父,爱敬备至,家虽贫乏,如在温饱,权势不趋,威侮不屈,有大丈夫之气概。太守崔公闻其高节,赠有“古人益风”四字。
(下转23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自“春雷行动2019”暨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开展以来,会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制...
会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会理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