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致敬改革开放40年 □本报评论员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若干年后,中国用发展的奇迹证明了这是一次关系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会议。
从那个时候,“改革开放”这个词进入了中国人民的视野,并以不可阻挡的历史伟力,推动着伟大的祖国一路向前。
1981年,会理县老街公社老街大队3小队的农民聚集在生产队的晒坝,由老支书梁光清、队长侯延贵主持,“抓阄”分田,开始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
这一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第三个年头,也是凉山全面开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三年。“交够国家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州全面推进。
凉山融入了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
农业在改革、工业在改革、商业在改革……思想解放,唤醒了东风劲吹,唤来了凉山大地的勃勃生机。改革大潮,如惊涛拍岸,似春雷滚地,新生的事物,在改革中层出。
个体户出现在大街小巷,他们扛着大包小袋,北上成都,南下广州,板结已久的商业流通体制在他们的冲击下,逐渐松动……
专业户出现在农村广袤的田野上,养猪专业户、种植专业户,他们成为了最早走向富裕生活的农民。也成为农业产业化分工最早的雏形。
……
这一个个最有生命力的群体,如雨后的春笋,以顽强的生命力,蓬勃成长,他们是改革开放最早的受益者,是改革开放前行最广泛的群众基层,也是改革开放最强有力的推动者。
凉山州的一、二、三产业也开始了历史的嬗变。
现代农业进入了农业大州的发展词汇;
第二产业开始超越第一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旅游由接待事业型开始向经济产业型转变。
40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着凉山击水中流,搏浪奋进。
凉山,打造出了我国最大的优质烟叶生产基地,而以此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以“果、蔬、薯、草、药”的特色农业迈进了新时代;
凉山,以最优质的能源组合,正在打造世界级的清洁能源基地。以此为突破,将会延伸出围绕清洁能源的新的产业链条,并与新材料科技、生物医学技术并肩,改写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
凉山,正以旅游首位产业为龙头,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崛起。总部经济、枢纽经济等正在不断丰富三次产业的内涵,扩展三次产业的外延。而在这后面,则是生态发展理念的落地与生根。
凉山,正在进行着伟大的脱贫攻坚,这是聚40年改革开放之力的最后冲刺,随着一个个贫困村退出,随着一户户贫困家庭摘帽。凉山正以脱贫攻坚伟大的成就向改革开放40年献礼。
40年后的今天,回顾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所有的凉山人都会心潮激荡于胸。本报从今天开始,推出“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凉山改革开放40年特别报道”,敬请关注!
新闻推荐
本报讯12月12日,全州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在昌召开,当与会者从大屏幕中看到会理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受到表扬...
会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会理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