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银:外北乡那个能干的小伙子

凉山日报 2018-12-05 08:13 大字

【人物档案】

唐红银,男,现年34岁,会理县外北乡人。2000年辍学后,在四川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会理复烤厂整选车间一干就是近20年,从一名小杂工逐渐成长为生产大班长,企业每年上千人的季节性招工、培训、管理都有他忙碌的身影,认识他的人都说“那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小伙子”,大家都亲切的称他“小唐”。

“下个月,这些机器都要运转起来,四五百个工人在流水线上工作,分捡烟叶,那场面还是有些壮观哦!”说话者正是小唐。

在偌大的四川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会理复烤厂整选车间,记者眼前的男子身材魁梧,34岁的他,脸色略显黝黑,身材微微有些发福,头顶中部的头发明显要稀疏一些,呈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与稳重。

小唐性格豪爽,语言质朴,看得出是一个实在人。可能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在遭受人生诸多变故和磨难之后,能够在家门口继续坚守,为更多的人带去机会和财富。

“倔强”的代价

1984年7月,小唐出生在会理县外北乡前兴村一个普通农村人家。家中排行老大的他,还有一个妹妹。在家里仅有两亩水田、一亩多旱地的艰苦年代,父亲唐德华和母亲肖延翠吃了不少苦。

记事起,小唐就知道家里穷、住房紧张。与邻居家的小孩一样,小唐在村小外北中心校一待就是6年,小学毕业后来到离家几公里外的沙坝中学继续读书。

一次“误会”,竟让小唐彻底离开校园。这是怎么回事?初一下学期,小唐由于和同学贪玩分心,导致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对他寄予厚望的班主任老师出于关心爱护,就此批评了他几句。

然而,批评这事传到小唐父母那里,却是另外一个版本“唐红银在学校被老师打了”。不明真相的父母决定要去学校找班主任老师问个明白,小唐觉得愧对老师,没有过多解释,直接说不想读书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是年龄小害怕,也可能是自尊心太强。现在想来当时太冲动,后来可是吃了不少文化低的亏,也后悔过,但这就是人生,不可能回头的人生。”回忆当年,小唐仍然有些无法释怀。

尽管后来父母和老师之间的误会消除,但倔强的小唐却没能重返校园。辍学后,小唐有过近一年的迷茫和彷徨。

这期间,他在亲戚的推荐下去了离家不远的复烤厂打过短工,到过攀枝花,更多则是在家乡的河沟里捡石头、淘沙,卖给村里修建房屋的人家,重体力活的磨炼,让小唐的个头迅速上蹿,变得强壮起来,内心也慢慢强大起来。

拼搏的历程

小唐是2005年冬天结婚的,妻子陶应兰是会理县果园乡人,家庭条件也并不富裕。第二年,儿子出生,本不宽裕的家里举债1万多元。孩子隔奶后,夫妻俩决定外出打工谋一条出路,于是他们来到江苏江阴打工。一年后,老父亲驾驶摩托车意外摔伤了腰,电话打到江苏,夫妻俩辞职后连夜往家赶。

一个多月后,父亲的身体渐渐康复,家里的账也还得差不多了。在外地打工虽然要挣得多点,但总是担心家里的父母和孩子,小唐也就没有再出远门的打算,继续回到家附近打工。

然而,顺心的日子只过了一年多,家里添置了一辆二手面包车后,竟在几个月内两出车祸、3岁多的儿子在一次意外中大腿被严重烫伤,赔钱处理车祸、出钱医治儿子,接连的事故险些将夫妻俩击倒。

再次债台压身,让夫妻俩活得更不轻松。在这次命运的节点,小唐又一次“倔强”起来。他想到人们常说天道酬勤,于是暗下决心踏实做人,认真做事,永不服输,他相信付出的汗水终是有回报的。

“小唐家是外北乡的,距离公司也就五六百米,之前他来打过短工,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小唐工作上的“伯乐”、四川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会理复烤厂整选车间主任周云说,那时的工资也就100多元/月,这么多年他都能坚持干下来,从小杂工到巡检员,再到生产大班长,与他的勤奋是分不开的。

“小唐所从事的工作,没有三五年的沉淀是不行的。”周云介绍道,选烟工属于季节性用工,每年的9月开始忙碌,到次年的1月份才能完成。小唐为人正直,干活踏实,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在巡检过程中,他特别讲方法,肯动脑筋,应变处置能力强,人缘比较好,对大家一视同仁,大家都佩服他。

2006年10月,厂里接到通知,国家烟草局相关负责人将来检查工作。接下来,整选车间积极准备,小唐所带的班组只有三四天时间要完成平常半过月的工作,而且不能出错。当时正值秋收农忙时节,本来要500多人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硬是压在了300多人头上,小唐多方面做好选叶民工的思想工作,科学分配工作任务,安排后勤保障,大家任劳任怨,全力配合,加班加点,最终圆满完成了艰巨的任务。这次历练,更加稳固了唐红银在车间的威望。

幸福的滋味

从当一名普通选叶工开始,小唐工作积极勤奋、认真负责,凭借十多年的丰富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水平,在选叶车间发光发热。在巡检岗位上精益求精,特别是带领新人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把自己所学的和遇到的情况都一一传授给了他们,使他们迅速成长起来,为复烤厂整选车间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

同时,小唐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取得了函授大专文凭,努力将自己的工作吃透,干好。为车间创新工艺流程、取得国家专利发明提出了很多合理性的建议。

从2008年开始至今,小唐在生产大班长岗位上坚持了下来。

小唐始终没有忘记周边的父老乡亲。贫困家庭的村民到复烤厂打工,只要有一定劳动能力,他都会为其争取适合的岗位。“农闲时,复烤厂有事做都会第一时间通知我,每年都有上万元的收入。”现任复烤厂整选车间巡检组长的李申梅就是经小唐推荐到厂里打工的,每年到厂里打工让其家里摆脱了贫困。

如今小唐每年都要协助复烤厂解决当地群众就业近600人,对于带动本组村民及周边乡镇贫困农民到厂里打工都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更多的家庭实现了增收。由于群众的信任,2017年唐红银在村组上全票通过当选为村组干部。

“吃苦是为了尝到甜蜜的滋味。我现在很知足,复烤厂的领导都很器重我,让我从一个小小的农民工,成长为可以带领更多乡亲父老增收致富的带头人,我特别感谢大家的支持。村民得到了实惠,每逢春节前夕都邀请去吃杀猪饭,说要感谢我,我都婉言谢绝了。只要他们日子过得好,我也跟着高兴。”小唐欣慰地笑了。

如今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唐红银摸爬滚打,吃了许多苦,从当初的“苦孩子”变成了优秀农民工。如果没有这份倔强的坚守,就没有现在幸福的滋味。“机会不是等来的,是通过自己辛勤汗水换来的,我要让周围的村民跟我一样,用一份韧劲和坚持换来幸福的生活。”面对记者,小唐这样说。

本报记者沈虎子

新闻推荐

会理县卫计局:组织召开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培训会

本报讯近日,会理县卫计局部署召开会理县2018年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培训会。会上,会理县卫计局对参加州2018年健康...

会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会理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