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解“贫”记
会理是凉山州第一个创建全国、全省、全州三级小康村的县。
2014年,会理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1178元。虽然人均收入水平整县已经脱贫,但实际上是平均数掩盖了贫困数。实地一看,但凡能够做农综开发、物流运输、乡村旅游、开商店饭店的,都是村里有点能力、有点本钱、会做生意的,而剩下的贫困户却因缺少相应的能力,脱贫致富仍就艰难。
2014年前,会理农民收入中的三个掩盖较为突出。“富裕地区掩盖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好的乡村掩盖了经济发展缓慢的乡村;富裕农户掩盖了贫困户”,这种现象提醒了会理县各级党委、政府的负责同志,看到了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不能忘了处于贫困线下的特困人群。
站在“十二五”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4%,突破两百亿大关的坚实基础上,会理县提出:县委县政府将坚决遵照向州委、州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锁定“2016年消除绝对贫困、2017年巩固脱贫成果、2018年提前全面小康”目标,坚持“缺啥补啥”原则,按照规划精准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战贫困,会理人一直在努力。用精准,会理人着力解决“挖穷根”。
***
聚焦特困片区紧盯特困人群
用心识真贫。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会理发展不均衡。
到2014年底,经过精准识别,全县47个乡镇234个村还有58个贫困村,832户2732名贫困人口;非贫困村中有1057户3335名贫困人口。
不让一村一户落后,不让一个民族一个人滞后。会理县委县政府打响了脱贫攻坚战。
2017年1月15日,经州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评估核查,报经州人民政府审定,会理县人民政府发布贫困村退出公告,对符合退出条件的芭蕉乡洪发村等58个贫困村进行公告。
两年多来,苦战终有收获。如今,58个贫困村如期甩掉贫困的“帽子”。
近两年来,会理县把贫困群众作为全面小康的关键人群,把扶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的关键举措,聚焦特困片区、紧盯特困人群,整合项目资金、放大投入效应,创新扶贫模式、拓展扶贫途径,积累了大量扶贫攻坚的经验,走出了一条***的路子。
“目前,投资500.5万元的14.3公里通村硬化路建设已完成,另一条投资273万元的7.8公里的村道连接路正抢抓时间建设中,百姓的出行难问题得到了解决。”会理县银星村第一书记何兴良介绍。
“县委书记都来我家好几次了,每次来都嘘寒问暖,还鼓励我们要勤劳,努力改变现状。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我家2016年光是烤烟收入就有3万多元,光是这一项都达到了脱贫标准,再加上28只黑山羊,20只鸡,只要好好干,日子一定越来越好!”银星村6组村民代希才满脸洋溢着骄傲和幸福。
代希才家的现状是银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写照。而银星村脱贫工作走在全县58个贫困村前列。
用情真扶贫。到2016年底,会理成功消除绝对贫困。全县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坚持“六个精准”,全面落实“五个一”帮扶机制。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18亿元,统筹实施18个专项扶贫方案,建设贫困村水泥路489.6公里,58个贫困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33.31万元,通信设施、幼教点、卫生室、文化室、民俗文化坝子全部建成。解决1385户安全饮水、82户安全用电,新建、改造5912户安全住房,帮扶贫困户建沼气287口、改善畜圈12.08万平方米,种植经果林2.65万亩、养殖黑山羊1.09万只,落实稳定就业2563人。“四好”创建广泛开展,良好习惯逐步养成、良好风气逐步形成。1888户贫困户、6075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一超六有”,贫困村全部实现“一低七有”。
创新扶贫模式
整合项目资金放大投入效应
用力扶真贫。瞄准对象,“精准滴灌”扶真贫。为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实现***,会理精准定位扶贫区域,把贫困村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将领导力量、帮扶力量、项目资金向贫困村倾斜,突出工作重点,突破工作难点,分步骤、有计划地扎实开展整村贫困户贫困人口推进,真正做到精准聚焦真扶贫,扶真贫。
(下转第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2017年,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会理县六项教育惠民政策措施助力教育扶贫全覆盖。一是全面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按规划落实高中、学前教育项目建设资金,继续对公办幼...
会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会理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