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会理:全域开放建攀西经济发展高地

四川经济日报 2016-06-27 23:10 大字

刘建波黄正伟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尹华高

近年来,会理县在凉山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主动适应新常态、全力以赴稳增长,走出了一条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成功路子。

2015年,该县签约引进项目13个,协议引资69.1亿元,外来投资到位44.41亿元。会锌10万吨锌冶炼项目落地建设,有色产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86.8亿元,风电、光伏发电装机31.81万千瓦,规模列全省前茅。2015年会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5.3亿元,成功创建为全省第一批工业强县示范县。

回眸“十二五”:经济总量迈上200亿元新台阶

2015年,会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5.3亿元,增长3.0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65:57.42:23.93;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91亿元,下降39.59%;固定资产投资85.1亿元,增长10.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51.3元,增长7.7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54.4元,增长10.56%。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登记注册家庭农场达8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27户,省、州、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户。建成高标准农田2.5万亩,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原料基地认证64.25万亩,粮食总产量27.5万吨。石榴种植面积达32.02万亩,果品产量40万吨,果农销售收入17.8亿元,会理石榴被评为“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全国互联网地标产品50强”。生产烟叶61.5万担,烟农收入8.98亿元。核桃种植面积达36万亩,核桃良种培育、推广成果丰硕,“绿钥早食核桃”“茂甘丰产核桃”被中国林科院列为新品种保护,5个优良品种被省、州推广。沿江热作基地达4.5万亩。累计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168个、标准化圈舍40余万平方米,肉类总产量7.8万吨。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原来的“二一三”型向“二三一”型转变,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基本实现了“工业型经济”为主导,并逐步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发展趋势。

“十二五”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7:57.4:23.9,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比“十一五”末提高了1.4个百分点。

到2015年末,民营经济总户数已达1.5万户,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2.84万人, 分别比“十一五”末增加了4874户、6510人,民营经济注册资金94.34亿元,是“十一五”末的6倍,年均增长47.8%。

民营经济增加值123.29亿元,比“十一五”末增加48.59亿元,年均增长16.4%;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60%,比“十一五”末提高2.8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正在成为带动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居民收入并最终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支撑力量。

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十二五”末,农业增加值达到38.29亿元(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比“十一五”末净增加12.1亿元;

工业增加值达到99.11亿元,比“十一五”末净增加33.82亿元,总量增长74.1%;累计完成工业投资39.35亿元,由初期迈入中期,工业化和城镇化处于加速推进期;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9.14亿元,比“十一五”末净增加17.59亿元,总量增长39.5%,

投资消费并驾齐驱

“十二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3.6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8倍。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十二五”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51元,比“十一五”末净增加9895元,增长68.5%;年均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54元,比“十一五”末净增加6919元,翻了一番多。

基础设施不断加强

鱼鲊金沙江大桥建成通车,彻底终结G108线轮渡过江历史;开工建设通村水泥路134条、709.6公里;64座小(二)型病险水库整治完工,建成供水工程140处,解决2.38万人饮水困难;新增蓄水10万方、节水能力133.1万方,新增、改善灌面3.6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1平方公里;247个村开通光纤宽带;无电地区电网工程完工,解决4913户农户用电问题。

民生和社会事业齐头并进

会理县“十项民生工程”、20件民生大事捆绑投入资金11.74亿元;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3.1万人,养老保险覆盖面达82.38%;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4.31万人,95.27%的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以药养医”全面取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落实;新建校舍6.7万平方米,65个村级幼教点开班。

展望“十三五”:不断提高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十三五”期间,会理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题,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会理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全面小康奋斗目标。

加快发展

确立“十三五”奋斗目标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力争10%,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投资持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明显提高,财政收入与经济总量同步增长,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城乡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十五年免费教育全面实施,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镇承载和辐射能力明显增强,争取撤县设市。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减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争创国家级生态县。

改革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各项改革措施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业创新环境明显改善,创业创新主体竞相涌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着力六大重点

建设幸福美丽新会理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会理将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把握“积极进取、自我加压、跳起摸高”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理念,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着力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在全州率先领先发展,在全省竞先晋位发展,努力建设业兴人和、生态宜居、风清气正、幸福美丽的新会理。

重点一:创新发展思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努力帮助企业复产达产打造500亿级有色金属材料基地,力争新增风能、光伏发电装机30万千瓦以上,打造全省新能源示范基地。新增本土建筑一、二级总承包企业各1家以上。力争电商销售10亿元。积极创建龙肘山国家森林公园,积极开展3A级旅游景区创建,力争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0亿元。力争家庭农(林、牧)场达1500个,力争实现石榴产量50万吨、产值20亿元。打造全国烤烟质量转型标杆县,争取生产收购烟叶66万担、烟农收入10亿元。加快核桃产业基地建设,完成30万亩种植任务,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建设“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加快总投资267.1亿元的111个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94亿元以上,积极争创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重点二:统筹城乡建设,依法严格管理,促进全域协调发展

全面完成会理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会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城镇化率提高2.5%。建设58个新村新寨点,提升会理古城文明形象。

重点三:强化基础建设,破解瓶颈制约,夯实跨越发展基础

全力推进交通大会战,加强水利设施、能源通讯建设。

重点四:决胜脱贫攻坚,强化民生保障,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全面落实12个专项扶贫方案,大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能力扶贫、生态扶贫、新村新寨扶贫五大工程,确保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积极推进十五年免费教育,加快城南幼儿园和24所独立幼儿园建设,建设223个村级文化活动室。确保城镇新增就业3000人以上,力争转移输出劳动力9.5万人。

重点五:深化依法治县,强化平安建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依法加强安全监管、社会综合治理。

重点六:提高行政效能,强化监督制约,建设勤政为民政府

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规范行政职权、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强化权力监督制约。

新闻推荐

未来十年,凉山核桃将“长”成啥样? 州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核桃发展前景

州人大代表蒋锋:延伸核桃产业链打好布拖扶贫攻坚战“布拖县核桃虽然一直都有种植,但都是零星种植户,并没形成规模。为此,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共5万亩,1亩20到22株左右,亩产值可达到1-1.2万元/亩。”蒋锋说...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