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家老宅翰墨香 引来宾朋乡村游

凉山城市快报 2016-05-28 16:24 大字

沿会理县城南面的石榴一条街下行,从“传统民居五官屯”指示牌右拐,几分钟也就到了五官村(即五官屯)的高家老宅。

如今,只要来到这个村子,占地600平方米的四合院就是这里最显眼、最有气势的建筑,周边都是进村入户的水泥路面,院落干净整洁。

近年来,由于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施,高家老宅的破旧土木房,变成了今天的特色农家院、新农村样板房;昔日的“愤青”老上访户,如今热爱上了书法,成为农村传统文化的代表;曾经情绪低落、为衣食所累的高安全一家,今天正意气风发、昂首阔步奔小康。

高家老宅的历史记忆

来到这个村子,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醒目的泥色外墙、青石板路面和村里的篱笆墙,特色的风貌让人耳目一新。高家老宅是村子里最有特色、也最有故事的老院子。

上世纪20年代末,高安全的曾祖父高文祥率祖父两兄弟修建了高家老宅。最初的设计布局就是一个大的四合院,院子为一正两厢的布局,中间为一个露天院坝。建筑采用穿斗式土木结构。

房屋建设时期,由于时周边有土匪,宅院四周墙体上留下了6个用来防御山匪的射击孔。现在,二楼的墙上还有内大外小的瞭望孔。

1935年5月,红军长征过会理时,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的一支小分队曾驻进高家老宅。在老宅驻扎期间,一位小红军在院子里擦枪,不小心走火了,把堂屋右侧的木墙射了一个洞,那个小洞至今仍存。

当时的高家相对比较富裕,在红军临走时,主人高光映将家中准备修建东西厢房、南北厢房而存留的数千斤大米、川烟及几十头牲口全部支援了红军。

2014年,同住高家老宅的兄弟高安竹思乡情绪越加浓厚,和弟弟高安兴商量,要把院子重新修复一下。

与此同时,会理修订了2014年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实施方案,五官村被纳入会理县“古民居风貌保护”项目。融合项目资金和自己家的劳动力,几兄弟按照规划建设局的设计,将四合院修葺一新,高家老宅焕发了新的活力。

高家老宅的书法文化

走进大院,浓浓的翰墨气息扑面而来。堂屋大门上悬挂着“怀远堂”的匾额,厅内也悬挂着“聚友厅”几个大字的牌匾。

除了几间屋子悬挂的牌匾,每一间屋子的门上都张贴着当年的崭新春联,每一间屋子里面都悬挂着高安全本人及会理县书法家们精心创作的作品,多的屋子有十余幅,少的也有上三五幅作品。记者大概数了下,家里的书画作品就有100余幅。

“简直就是一个书画展厅。”第一次来到高家老宅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高安全自幼喜欢书法。16岁时,他到亲戚家吃喜酒,农村有办喜事要张贴对联的习俗,大家就叫他这个初中生来写,没办法推脱的他只好硬着头皮完成了对联书写的任务。

回家后,他买了字帖临习,又专门请书法老师指导,长期坚持,终有所获。

2013年,高安全书写的行书条幅,参加四川省首届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大赛获一等奖。

目前,家住农村的高安全除了自己坚持书法临习而外,还在引导家里的两个孩子也练习书法。书法,在这个农家院落将得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在这个老宅正生根发芽。

高家老宅的乡村旅游

土木结构的老宅、浓郁的翰墨书香,高家老宅在周边渐渐地有了自己的声誉。借着会理古城打造4A级旅游景区的东风,高安全一家人谋划着发展乡村旅游。

2015年初,会理县城的居民在周末休闲时候,就慕名而来,在这里观看老宅风景。“自从房屋修缮好了以后,多的时候接待游客有上百人,少的时候也有一二十人,还有不少外地游客也特意来看老宅,北京的、山东的、上海的都有。”高安全说。

高安全一家人开始做起了家庭餐饮。菜品都是自己和周围村民养的鸡、种的菜,美味更加纯香,更加天然和绿色。

问起家庭收入有多少时,高安全及夫人都高兴地说:“一个月几千块嘛。”目前高安全家里除拥有城市家庭拥有电器设备而外,也购置了小轿车。夫妻二人也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以后一定会继续做好周末悠闲乡村旅游,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再把乡村旅游业做大做强。”

本报记者 王仆 唐有吉 张崇宁 王维华 李涛

新闻推荐

会理: 新村如画卷 真想去看看

本报记者王维华会理县,一颗闪耀在四川西南部的明珠,素有“川滇锁钥”之称。自古以来就是凉山社会经济发展和攀西资源开发的腹心。而近年来,在会理县的广大乡村,随着一处处新农村建设的升级提速和生态...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