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你养我长大 我陪你到老”阮慧英孝亲敬老的温暖岁月

凉山城市新报 2016-03-11 16:38 大字

妈妈身患多种疾病,每天必须按时服药。 舅舅常年卧床,更是需要悉心照顾。

十年如一日地照顾着年迈多病、生活无法自理的母亲和舅舅,这在阮惠英看来,是人的本能和必然具备的道德。但直到现在,儿子和邻里受到她的影响,也加入到了孝亲敬老的行列中,她才知道,原来自己常年如一日地照顾两位老人的事情是这样有意义。自己的辛苦劳累不算什么,丈夫的不理解和决然离去也不算什么,至少她是一个感恩的人,她懂得“反哺跪乳”这个人世间本是最为简单的道理,能陪在老人身边,照顾到终老,就足矣!

文/图 张成发 本报记者 丁有为

自己已经花甲之年,却十年如一日照顾着两位重病老人,为此,失去了爱人,失去了家,但依旧无怨无悔,坚持始终,只为了埋在心底的一句话“人要懂得感恩,要活得有价值。”她,就是会理县的阮惠英。

母亲多病 舅舅瘫痪 

阮惠英摊上磨人的事

家住会理县西菜园小区的阮惠英,今年年近6旬,是一个实在而开朗的人。左邻右舍的眼里,她质朴、风趣,笑声爽朗,肯帮忙,更让人钦佩的是,她常年悉心照顾身患多种疾病的母亲和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的舅舅,宁肯承受小家破裂的痛苦,也一直照顾着两位老人的饮食起居。

十年前,会理街上经常能看见一个推着小摊车卖油糕、麻花等小吃的瘦小老太,老太叫罗光会,是阮惠英的母亲。

2002年,阮惠英的父亲去世,罗光会就和也失去工作的女儿阮惠英生活在一起。2006年,罗光会不小心踩到一块西瓜皮,身体重重地摔在了地上,造成腰部严重受伤,落下了腰痛的固疾,加上高血压、糖尿病等6种病,她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刚开始时,好强的罗光会坚持自己照顾自己,但毕竟年岁已大,即便上卫生间这样的日常小事都变得异常困难,还经常摔倒受伤,好几次都是被陪伴她的小狗发现,不停叫唤才被人发现。

阮惠英的弟弟在会理锌矿上班,妹妹嫁到了甘孜,母亲身边的亲人就只有阮惠英。因此,照顾母亲的生活起居就成了阮惠英每天最重要的“工作”。

阮惠英的舅舅罗光长,是原会理新发铁矿的退休工人。罗光长一生未曾婚娶,无儿无女。4年前,罗光长在街上行走时,被疾驰的摩托车撞伤,做了开颅手术。不幸的是,半年后肇事车主死亡,罗光长陷入绝境,不仅无钱治疗,连生活也无法自理,阮惠英的“工作”有多了一个任务——每天照顾完母亲后,又步行到两公里外的城南面粉厂照料舅舅。罗光长2015年患上脑梗塞以后,全身瘫痪,大小便都得靠外甥女阮惠英伺候,巨大的压力全部压到了年近六旬的阮惠英身上。

承受多重压力

磨练自强品质

天没亮,阮惠英就要起床烧水、做早餐,照顾完母亲的吃喝拉撒,再提着热水瓶和早餐盒赶赴舅舅的住地照顾舅舅。

伺候完老人,然后买菜、做饭、送饭、打针、送药、洗碗、洗衣、拖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活单调重复,却又马虎不得。这么多年,阮惠英没有出过远门,最远的地方就是去距家4公里的康庄桥散步。

阮惠英住在西菜园母亲的廉租房里,5年前廉租房只需7万元就可以购买,阮惠英却拿不出这笔钱,依然只是租住。现在的阮惠英没有房产,没有存款。

因为多年照顾老人,阮惠英的丈夫对她有很大的意见,于去年提出离婚,阮惠英除了得到一本离婚证,生活中就只有两位老人了。

孝敬不仅是照料生活

更要精神关怀

阮惠英说,舅舅罗光长不喜欢看电视,不喜欢听音乐,性格比较自闭。“电视里的节目与我的生活差别太大了,人都病成这样,还需要别人来服侍,拖累别人,真是觉得没意思!”“骨头都是胀的,一天都口干难受,我真是不想活啊!”为了不给外甥女阮惠英增加麻烦,很多时候,罗光长竟然拒绝吃药,以此想尽快结束自己的生命。但阮惠英没有放弃,经常陪舅舅说话,给他讲故事。 

今年的2月25日,天很冷。阮惠英再次遭到舅舅的不配合,于是就给舅舅读妹妹从甘孜发来的问候:“昨天上午开始飞雪花,但一直没有堆起……”“甘孜比会理冷哦!”罗光长听着来自远方亲人的关怀,流着眼泪终于说话:“真是难为你们了!”

同样,叨唠的母亲也会在一天忙碌的阮惠英面前发一些小脾气。“能说服安慰就说服安慰,她要使性子,就只有忍!如果生病的人心里好过,谁还会发脾气呢?”阮惠英总要尽量说很多舅舅、母亲感兴趣、易接受的话。用邻居郑先生的话说:“给予心灵关怀!”

现在多孝敬些

将来少些遗憾

“一般赡养老人主要是儿子或大家轮流平摊的事!”“别人管老的,都有土地、房产等继承,阮姐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事呀?”面对很多人这样的质疑,阮惠英说“在孝老敬老上讲得失,不要说这些问题我答复不了,我连儿子的提问都答复不了!”阮惠英的儿子有时候看到母亲疲惫的样子,就会说:“你这么不要命地伺候外婆和舅公,未必外婆只生了你一个?”阮惠英只能说:“如果我不管母亲和舅舅,把他们推给我的弟弟妹妹,且不说他们隔得远,要上班,有很多实际情况,只说老人给予我的亲情和恩情,我就必须毫无理由尽到自己的责任。我的儿子也是我母亲一直带大的,儿子找工作,也是我的舅舅每天上街去看招聘广告,然后回来给我们说。如果我不管我妈和我舅,真是对不起自己的良心。”简简单单的言语中,阮惠英的知恩图报和孝亲孝行体现得淋漓尽致。“丈夫不理解不支持没什么,离开也是对双方的解脱;但母亲和舅舅是今生的、唯一的。我不会报怨哪个,也不想连累哪个!”阮惠英语气里是无比的坚定。“我也没啥文化和本事,工作单位效益不好,自己没有存款,婚姻也解体了,也许在外人看起来我的人生是失败的,但我认为没有母亲,就没有我,过去她老人家为抚养我们吃尽了苦,活到这个年纪真的不容易,妈妈和舅舅越活得长,我越有成就感,也越欣慰。现在多孝敬些,将来少些遗憾。”

孝行是中华优良传统

潜移默化影响身边人

“要不是女儿的服侍,我咋个活得到今天哦!”86岁的罗光会说话虽然气喘吁吁,但说起女儿,老人总会声泪俱下,眼泪里是内疚,是感动,更是欣慰。73岁的罗光长对侄女也是满心感激:“侄女对我真是太好了,只是难为她照顾我这么多年,我真的就是她的负担和拖累!”住在同一个小区的街坊四邻说起孝老敬老,更是异口同声,“阮惠英是我认识的人当中孝老敬老的典型!”“小阮对母亲的孝心和对舅舅的关爱,真的是难能可贵!”

阮惠英孝老敬老的善行,西菜园小区里的人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整个小区的人都尽所能地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小区里住着上过越南战场的刘正祥老人,他身患尿毒症,小区男女老少一起找民政部门反映,为老人申请救助,走上街头发动社会捐款;郑先生长年为大家免费理发……

罗光长的邻居郑先生这样说:“现在的年轻人缺少‘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的传统文化教育,光是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像行孝这样的教育,靠的是日常小事、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小孩接受到的正能量多了,就会领悟到孝行的真谛,才会真正成为一个尊敬长辈、孝亲敬老的善行人。”

现在让阮惠英感到欣慰的是,儿子长年受到自己的影响,现在都会经常打电话问候外婆和舅公,并主动为阮惠英分忧解难,陪伴老人,表达孝心。阮惠英说,儿子思想和行为的改变,说明她的努力没有白付出,她将继续用真情真爱去伺候两位老人,把自己爱的初衷延续下去。

新闻推荐

“红军队伍”重走红军长征路这支队伍来自会理徒步运动协会

英姿飒爽的“红军”队伍。本报讯近日,会理县鹿厂镇铜矿村走来了一队英姿飒爽的“红军”队伍,他们身穿红军军服,高举红旗,大家精神饱满,步履矫健,一路红歌声嘹亮,欢歌笑语不断,体验着当年红军万里长征的伟...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