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张成发本报记者徐登林王云文图农历小满节记者走在

四川日报 2012-05-24 18:45 大字

□张成发 本报记者 徐登林 王云 文/图

5月20日,农历小满节,记者走在会理县城郊外的田坝,处处都能看到农民对干旱的焦虑,对水的期盼。据会理县气象局5月16日发布的气象信息特报,会理自2011年11月9日至今,190天无有效降雨,今年1月~5月16日累计降水量8.3毫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少八成还多。

“小满不下,犁耙高挂。”这句农谚是生产技术条件落后,农民对自然无奈的写照。然而,今年小满走在会理田沟地坎,村民们积极抗旱,摸索出无雨插秧的四字诀:挑、拉、抽、钻。

挑:中午12点骄阳似火,戴着帽子仍感后脖颈火燎燎的,五官村五组73岁的孙大珍大娘佝偻的身上仍然挑着桶渗田水。同时,石庄村五组的张国生一家老小也忙着从沟凼中舀水、担水、泼水。

拉:就在城外几百米的文化桥边,金梅村的农民从西河边的水塘坎里取水,有的用长瓢舀水装进摩托车架子上的大塑料桶,有的新买来小四轮拖拉机,忙碌地拉水到几里外的稻田中插秧。

抽:在五官村八组,观音庙河100来米的河段就有近20个密密麻麻的水坑,60岁的张廷华白天黑夜地守着他挖的4个沙坑,长长的水管取着“沙窝水”,李建平夫妇正在用铁铲掏着水坑,73岁的孙德福从2米多高的梯子下到水坑边,正捞着垮塌的泥沙,10多天他一直这样守护着抽水机,浇灌500米外的秧田。

钻:在星星村六组,杨友树打井3天3夜,花费3200多元。柴油机轰鸣不断,长钻杆旋转不停,混浊的泥浆水终于从地下80多米外渗出。

新闻推荐

打探RCEP自贸区川企提前布局

四川企业组团考察东南亚三国,拿下61个意向性合同四川企业家代表团近日赴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考察,12天时间拿下61个意向性合同及大批商业伙伴名单。此行,他们看到了“四川造”在东盟国家的优势,看...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