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畔点亮“幸福”灯 国网会东县供电公司以优质服务打造和谐电力纪实

凉山日报 2019-09-25 07:42 大字

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高质量电力产品,是电力企业开展优质服务的基础。电网是电力产品的输送载体,是实现优质服务的前提条件,电网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服务,一个供电企业没有强大、可靠的电网,优质服务只能是空谈。

金沙江流域,自古以来因山高路陡,交通闭塞,信息不畅而导致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千百年来,世居两岸的人民,贫穷而坚定地守望着这滔滔江水。

近年来,国家电网会东县供电公司坚持人民电力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在金沙江畔进行农网改造,从无电岁月到有电时代,从“用上电”到“用好电,”金沙江流域电网供电能力持续提升,为会东县金沙江畔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民生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支撑和保障。国家电网优质服务水平也受到百姓交口称赞,群众们都说,“农网改造真的让我们获得了实惠!”以优质服务打造和谐电力,会东县供电公司在金沙江畔为群众点亮“幸福”灯。

在川南横断山脉的重峦叠嶂深处,有着全国金沙江过境流长最长的一个县。在这153公里的范围内,金沙江像一弯新月,环绕着这片富饶的土地。

这就是会东县。金沙江从会东县境西南方面入境,围绕县境东南蜿蜒153公里后流出县境。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当年,毛泽东气壮山河的《七律·长征》,道出了金沙江沿途的险峻。也正因为道路的险峻,交通的闭塞,在新中国成立以前,金沙江畔群众不知电为何物,在黑暗中苦苦摸索、烦恼、渴求、等待。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有了电,由于地势险要,山高路远,面对这些区域群众的用电需求,多年以来,当地政府和当地电力公司心有余力不足,供电网架相对薄弱,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发展。没有电,或者电能质量差,当地老百姓离现代文明太远,离幸福太远。

自改制后,国网会东县供电公司在省州电力公司的领导和指导下开展电网优化工作,对供区范围内农网逐步实施改造。

农网改造确保用电无忧

在蜿蜒曲折的金沙江畔,会东县大崇镇与云南省巧家县城隔江相望,逆流而上是雄奇险峻的乌东德峡谷,顺江而下是著名的白鹤滩电站。滚滚的金沙江水在阳光照射下犹如一条金色的腰带缠绕着青山,两岸山体连绵不绝。

大崇镇今年75岁的老人刘忠诚告诉记者,在会东当地赫赫有名的大崇电站,是上世纪60年代大崇镇当时的39个村民小组投工投劳建起来的。但建成以后附近村民们虽然用上了电,却依然用电难。为何?刘老形容这是“小马拉大车”——用电半径大,线路质量差,别说满足工农业发展需求,就连生活用电也不能得到满足。

“那时候,我们每家都必须严格控制用电量,每户不能超过三个灯泡,更别提别的家用电器了。”刘老说。

初秋的八月,从大崇镇上前往自洪村,车行在盘山公路上,往山顶远望过去,透过一片片的桑树林你会发现不时有青砖白墙的民居隐藏其中。

上世纪90年代,自洪村村民们怀着对光明的渴望自筹资金架起电线。虽然通了电,但由于地处偏远,电压低、电能质量一直较差,村民们的用电并不能得到保障。照明用松脂,煮饭靠柴火。至于煤油和蜡烛,只有极少数相对富裕的人家才用得上。

因网架结构薄弱,线损较高,村民每度电电费分摊接近2元钱,即便如此却连电视都看不上,供电质量不能得到保障。说起有电然而电视电灯成为摆设的过去,很多村民依然记忆犹新。

连基本的生活用电都不能保障,更别提发展生产了。蚕桑是自洪村的一项基础产业,每年到了养蚕子的季节,村民们半夜都要起来添加桑叶喂蚕子,但由于电能质量差,村民们视线受阻,养出的蚕子质量总是参差不齐,收益大大受限。“我们有饭吃,但就是温饱而已,没有多余的收入。”村民周宗福说。

村民们日也盼夜也盼,盼望着能用上电,用好电。

2013年,一切迎来转机。国家电网2013年会东县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项目把自洪村的农网改造列入计划,2014年对自洪村进行配网电力改造。

2015年6月30日,投资118.81万元的自洪村农网改造工程全部竣工,项目新建设10千伏线路3.29公里、低压线路9.341公里、250千伏安的配变3台。当地202户农户的用电质量有大幅度的改善;用电可靠性也有很大提高;用电费用更是明显降低——每度电仅0.48元。

说起这,周宗福挺骄傲的:“我们自洪是大崇镇第一个进行农网改造的村,当时别的村都羡慕的不得了。”

“有了电,大家都不靠天吃饭了,种下的桑树遇到干旱的年景也能用电抽水来灌溉。多亏了会东县供电公司的这个农网改造,我们的生活才越来越好。”周宗福说。去年,周宗福家靠养殖蚕桑收入八万元。

全力以赴开展农网改造

农网改造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不以营利为目的,甚至好些项目无法收回或需很长时间才会收回投资。但是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角度考虑,农网改造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是可以给人民带来实惠的工程。

黄坪乡位于会东县东南部,地处金沙江西岸,最低海拔800米,最高海拔3000多米,属典型金沙江河谷地带“立体型”气候,山高坡陡、地广人稀。截至2009年,全乡部分村不通电。

2009年5月,黄坪乡第一次进入国网公司的农网改造范畴。会东公司立即成立了“农网工作办公室”(简称农网办),专门负责农网改造和无电地区建设,由总工程师分管。

施工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道路交通问题。高山、深涧、连骡马都不愿行走的碎石山坡,要如何将施工工器具和材料运送到现场?面对这一拦路虎,会东公司人员、施工人员、乡政府人员绞尽脑汁,集思广益,最终拟定了一条可行的解决方案:架索道!可是施工单位不干了,架设索道将增加大笔施工成本。“我们组织材料,我们组织人工。”会东公司给施工单位吃下了一枚“定心丸”。

实地勘察、务实设计、扎实施工。经过2个月的努力,一条长2.6公里的钢索双向索道飞架在了黄坪的绵延群山中。但,在连索道都到达不了的地方怎么办?

为了大山深处的光明,最终从云南方向解决这一运输方案被敲定下来。

面对两省三县一区的漫漫长路,施工单位又犹豫了。“跨县、跨省的协调问题我们解决!”公司领导再一次扫开了施工单位心中的阴霾。立即与会东县、宁南县、云南巧家县、东川区取得联系,协调好了沿途交警、运管、路政等部门,确保了交通运输的畅通。

现在参加过黄坪乡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的会东公司“老人们”仍记得,黄坪所需的物资材料经由会东县城、火山乡、堵格乡、马龙乡、新街乡、宁南县西瑶乡、葫芦口镇、云南巧家县、蒙姑镇、小江、最终到达东川区的拖布卡镇,再经小路下到金沙江边,由渡船摆渡过金沙江到达黄坪乡境内。山路上,人背马驮的运输材料,抬杆时前面的人跪着走,后面的站着抬,村民们见状,男女老少全都不约而同自发地加入了抬杆的行列,电杆抬到位了,队员们的膝盖、肩膀全都起了血泡。

经过几年愚公移山般的努力,黄坪乡新建10千伏线路31.84公里,安装台区18个,容量0.68兆伏安,低压0.4及0.2KV线路47.31公里竣工。完成总投资628.78万元。2011年8月31日,黄坪乡的夜晚终于实现了万家灯火。

2013年3月8日,黄坪乡通过农网改造升级完成新建10千伏线路0.9公里,台区1个,容量0.05兆伏安,低压0.4及0.2KV线路3.58公里,完成总投资39.46万元。黄坪乡吴家坪村两个地势险峻,交通条件更加的恶劣的村社终于通电。

至此,黄坪乡6个村33个社终于全部通电了,大山欢腾了。

千百年来,金沙江一江春水向东流,世居两岸的人民,贫穷而坚定地守望着这滔滔江水。而沐浴着新世纪的曙光,在金沙江畔,会东县供电公司坚持人民电力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在金沙江畔进行农网改造,从无电到有电,从“用上电”到“用好电,”金沙江流域电网供电能力持续提升,为会东县金沙江畔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民生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支撑和保障。

新闻推荐

第六届“创青春”四川攀西经济区青年创业大赛圆满结束

本报讯8月28日,第六届“创青春”四川青年创新创业攀西经济区大赛在西昌开赛,大赛由省委组织部、省委网信办、经济和信...

会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会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