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平平凡凡种烤烟 种出小康的生活

凉山城市快报 2016-06-03 16:24 大字

在民权村,郑子建家的特色就是平常,但平常人家才是代表村里的大多数。一家人父慈子孝,夫唱妇随,有着八亩烤烟,八头猪,虽然比不上烤烟大户和养殖大户,但日子也在平平稳稳中上了小康水平。

人物:郑子建一家

会东民权村

本报记者 龙德华 李先全 严宏涛 唐刚 徐丹青

在村里,郑子建家的特色就是平常。平时一家人一起在村里干活,烤烟收了后,父子俩就一起出门做木工活,妻子和儿媳妇就呆在家里操持家务。父慈子孝,夫唱妇随,一家人挣钱稳当,享受着平凡而安稳的幸福。

平常人家 小康生活

郑子建家的特色是平常。民权村村支部书记张仁祥说“平常人家才是代表村里的大多数。”

记者敲开郑子建家的房门,他就乐呵呵地迎了出来。

郑子建在新村聚居点的住房是栋三楼一底的中户型楼房,一楼是偌大的客厅,摆着几排沙发,到了二楼,仍然是个客厅,不过相对小一些,茶几上摆满了各类水果零食,电视开着,沙发上搭了些衣物,显得更生活化。郑子建说,一楼是接待外人多点,二楼是一家人一起看电视说话的时候多些。

三楼是几间卧室,负一层的底楼则用来放些杂物。每一层都有些房间空着,可以看出来,这个房子,对于他们这五口之家来说是足够用了。46岁的郑子建和妻子、大儿子与儿媳在此居住,小儿子还在外面读书。

如果再加上在5组的地盘上,拥有6间居室和烤烟房的老宅子,那他家的房子就住不过来了。“那边主要是要烤烟的时候过去住,有时候也会主动过去住体验下老屋的感觉,想住哪边住哪边嘛,反正走路或开车都近。”

郑子建有辆4万多的长安车,拿来运烤烟,有时候也开车进城办事。修新房他花了接近四十万,改造老房也花了几万。有房子,有车子,但他自己也像张仁祥一样说自己很平常,在村里是普通人家。

郑子建家的收入主要是靠种烤烟,以及每年养了卖的几头肥猪。他家有八亩地,每年拿五六亩来种烤烟,剩下的用来种点菜自己吃或用来喂猪。烤烟种了十多年,他管理得不错,每亩每年的产值都有一万元,每年靠烤烟可以收入五六万元。肥猪每次养三四头,养到二百五十斤以上了就卖,一年出栏两次,总共也能卖到二万元。这样算下来,他一年烤烤烟和养猪能稳定地挣到八万元左右。

八亩烤烟,八头猪,这个数量,在民权村确实不算多。相比承包几十亩的烤烟大户,或者年养60头以上的标准养殖户,他的单项产量和收入确属平常,但他把两样都做得很好,日子就上了小康水平。

这样平常人家的小康,放在民权村不算稀奇,但和其他相对落后的农村比较的话,就足以让人羡慕了。

技多不压身 父子齐上阵

“喔对了,我还会做木工,农闲的时候出去打工挣点小钱。”在记者和他算完烤烟和养猪的收入后,郑子建想了一下,才又补充着“兜了底”。

郑子建说,他十多岁时就学会了木工手艺,但没有专门干木工活,都是断断续续地,农闲时节才会在附近帮人做点活,挣点零用钱。这一方面是故土难离,专门干木工活的话肯定要经常出远门奔波;另一方面,当年的家具和建筑市场还没那么火,做木工也赚不了多少钱。如今,因为各地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加上很多农民有钱了自己也要修房子,就在会东县内附近的乡镇农村,也能找到不少活路干,他就又再次拾起了当年的手艺。

郑子建很务实,他说,干什么都要兼顾好,不能一头就想到要干个啥子发大财,日子要稳稳过,发展要一步一脚印。因此,烤烟还是家里的重点活。这几年,一般四至九月份都在忙烤烟,十月至次年三月会去做点木工活。

虽然郑子建说靠这个没挣多少钱,一年也就一两万,但以目前的木工市场推断,这明显是有些谦虚了。这门手艺,不仅让他在外面能打工挣钱,也让他在修建自己的房子时节省了不少成本。尤其是在装修阶段,别人家要花几万的,他一万多就完成了。

令他感到欣慰的是,他的大儿子懂事踏实,学会了他的木工手艺。大儿子之前在上海从事了四年消防工作,每个月四千多的工资,一个年轻人居然在那样高消费的地方带了六万多存款回来。家里修房子,还靠了他这些钱的支持。

去年春节,大儿子结了婚,辞去了上海的工作回到了家里。平时一家人一起在村里干活,烤烟收了后,父子俩就一起出门做木工活,妻子和儿媳妇就呆在家里操持家务。父慈子孝,夫唱妇随,一家人挣钱稳当,享受着平凡而安稳的幸福。

新闻推荐

会东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种子站工作人员 李旭 城乡同票同权让山里的她当上代表

两会新人她们,今年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这位代表祖辈都是彝族“呷西”,为参会定制了生平最贵的衣服:价值1200元,“我是人大通过‘同票同权\’后才有机会当选的,代表的是67万农民。”她,想和刘永好交...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