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洛 一方一味烟火浓
甘洛烤小猪肉保持着数十年如一日的老味道。
一方一味烟火浓
如果说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名片,那么美食就是这座城市的历史传承。对于一座城市的记忆,味蕾的表达来得最鲜活、最直观,所以,当我们走过一座城市,最先记住的,一定是具有代表性的食物。凉山州的北大门甘洛县,自古都是川滇通道中极为重要的关隘和要塞,自战国时期以来的漫长岁月中,甘洛这座小城在风雨中历经了沧桑变幻。甘洛人在经历了千锤百炼后,用智慧开创了自己专属的味道,这些味道,带我们认识了另一个甘洛。
城关镇
烤小猪肉还是老味道
当最后一点夕阳消失在山峰边缘,夜幕便降临了。城关镇的夜色离不开一个个四四方方的小炭炉。干燥的木炭,在小风机的鼓动下火星四射,当炭火旺起来,一道甘洛人耳熟能详的美食——烤小猪肉即将上炉。
甘洛的烤小猪肉盛行要从上世纪90年代说起。90年代初期,大众的生活水平开始蒸蒸日上,人们开始追求一日三餐之外的美食,烤小猪肉的鲜香脆嫩、麻辣爽口刚好满足了甘洛人日益挑剔的味蕾。大约重二三十斤的乳猪,切至两指宽,用铁签串起,在火炉的铁架上来回翻转,直到小猪肉烤得皮脆肉香时,用毛刷刷上调料,当小猪肉在炉火上“滋滋滋”地冒出油花,混合着香辣酱、花椒、蒜水、辣椒面的焦香弥漫开来,坐在一旁小板凳上的食客吞咽着口水,举起手中的啤酒,咬一口肉、喝一大口啤酒,一天的疲惫与劳累在食欲和酒精的作用下一扫而光。在香辣中,甘洛人忙碌的一天有了一个美好的收尾,这个收尾,也让甘洛人养精蓄锐去迎接明天的一切未知。
在城关镇的小街两边,一到夜晚便密密麻麻摆着数十家烤小猪肉的烧烤摊,没有桌子,食客只能坐在旁边的矮凳上或者打包带走。烤小猪肉的老板很有个性,客人再急,她也不会草草了事,“慢工出细活,想要好吃就别着急,急的话不如去吃盘炒肉,我都不急着收你的钱,你急什么……”这是老板最常说的话,也是甘洛人骨子里的精气神——执拗而坚持。慢慢翻转着小猪肉,用小刀细细刮掉猪皮上的焦油,调料刷得均匀,咸淡辣味只凭手感,这是经验带来的灵感,也是老板对每一位客人的负责心态。
甘洛烤小猪肉盛行20多年来,味道不变、烤法不变,连烤肉的老板都是些老面孔,农妇呷阿依就是其中一个。自从丈夫离世后卖了二十多年的烤小猪肉,光是烤炉就换掉了十余个,然而始终没换的,是自己的行当。从女儿的嫁妆到孙子的学费,呷阿依的收入可以在养活一家人后有些小积蓄。每天早上天不亮,呷阿依就要早早地起来去买小猪,回来后自己杀猪砍猪肉,准备烤肉的调料和木炭。做完这些,呷阿依才开始忙活其他的家务或者睡个回笼觉。当夜晚来临,她便将所有东西装在背篼里来到城关镇开摊。从最初的借钱度日到今天有了自己的积蓄,呷阿依一家的日子有了盼头。同时,生活的磨砺也赋予了她坚韧的个性和幽默的谈吐:“你说笑话我可以拍桌大笑,你讲文艺我可以斯斯文文,甘洛老娘性格撇脱,哈哈哈哈……”如今,和呷阿依一样靠烤小猪肉为生的妇女在甘洛数之不清,她们在烟熏火燎中见证了甘洛物质生活的飞速发展,同时也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日子越过越红火。
至今,甘洛的烤小猪肉已经从最初的2.5元涨到十多元一块,越来越多的人说起烤小猪肉都会首先想到甘洛。还有不少人调侃说:“还是想念最初用报纸包着吃的烤猪儿肉,那才是原汁原味。”虽然只是几句玩笑话,也足以证明甘洛烤小猪肉在大家的心目中占据了经久不衰的位置。最重要的是,甘洛烤小猪肉那数十年如一日的老味道,也带着像呷阿依这样的一大批妇女走向欣欣向荣的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李晓超
平坝乡
高寒野食尽收深山绝景
甘洛县平坝乡的清溪古道乃唐贞观年间开辟的清溪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段。清溪峡内两岸千仞峭壁,古木参天,谷中溪流淙淙,潺响回环。从平坝乡政府出发,沿河道走不出一公里便能寻得茶马古道的蛛丝马迹,再往前,花岗石嵌成的古道上,马蹄印深深陷于其中,美景接踵而来。这里曾发生过什么惊天动地荡气回肠的历史已经不重要,置身古道,心境早已被这峡内大气磅礴的自然山水所感动。
寒冬一到,平坝乡公路两边便平铺着成片的丰收果实。平坝属于高寒山区,四面环山,气候寒冷,而且土壤肥沃、泉水清澈,种植出来的蔬菜瓜果绿色健康,深受大家的喜爱,销量也每年逐升,农民收入年年攀升。每年立冬时节,平坝乡家家户户地里头都是一派大丰收的美景,一尺多长的韩国萝卜、紧实的“寒将军”莲花白、娇嫩欲滴的大白菜堆积如山,老人孩子齐上阵,采收、清洗、过秤、装车,繁忙无比……
早上的雾气笼罩着平坝乡,到了午间才渐渐散去,远处连绵不断的山腰间,还缠绕着一圈白雾,仙气十足。农村的村民要操持农活,早饭和午饭并作一顿,临近中午,村民们的厨房内响起“哆哆哆”的切菜声,简单的食材,经过巧妇的双手,也能为一家人带来一顿丰盛的美食。萝卜清洗后连皮切块,和腊肉炖煮,无需任何调味品,一道热气腾腾的冬日靓汤出锅了,萝卜的清甜味和腊肉中的盐分通过柴火的加热,巧妙地融合在这锅汤里,鲜甜无比。山上采摘回来的新鲜竹笋,是大自然的馈赠,无需其他配搭,切片用猪油爆炒,就足以下饭。村民家的厨房内,少不了的泡菜坛子里,是前些日子刚泡的莲花白,捞出一把,粗粗切几刀,淋一点麻油,既解油腻又爽口。在平坝,村民们的生活都来源于泥土的滋养和自身的勤劳。
当然,在平坝,最迷人的不是这里的农家菜,而是一条自南朝北、充满历史色彩的茶马古道——清溪道。清溪古道是早年间从成都——邛崃——芦山——天全——荥经——汉源——甘洛——越西——喜德——冕宁——西昌——云南的重要通道。在甘洛县境段北起平坝乡桦林沟(深沟,古称清溪峡),南至蓼坪乡白沙沟,全长48公里。在平坝境内的5公里清溪道,仅是目测,就能知其建造初期的艰辛和不易,然而,也正是这条茶马古道,给平坝带来过一段贸易往来频繁的鼎盛时代,曾经的驿站旧址、马房至今还在,修建百余年的商铺门坎旁,曾经威严的石狮已被风蚀,房梁上精雕细琢的麒麟也只剩下个身影,昔日的风光犹可追溯,但却无法还原,只剩下仅供凭吊的思绪而已。
来到平坝,也不是只有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清溪道两岸的自然美景恰似鬼斧神工,足够满足一次旅行的野心。一年四季,皆有不同凡响、出乎意料的美景接替出现,清溪河水四季冰凉清澈,水质好到可以直接饮用,窄窄的茶马古道两边,巍峨高耸,植被丰富,任何稀奇古怪的树木石头在这里都不过是稀松平常,天然形成的深潭水穴让人感叹:身边有海南,何必去天涯。
本报记者李晓超
海棠镇
古镇过客,食之有味
如果说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成就了海棠古镇的美名,那么海棠腊肉、白酒、麻花、灰豆腐等美食就是海棠人勤劳致富的结晶之作。海棠镇是甘洛县海拔最高的小镇,由于当初漫山遍野开满海棠花而得名,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灵关道进入凉山的第一重镇与重要关隘。今天,海棠镇还保存着北城门、千佛寺和众多木楼房,真可谓古迹斑斑,耐人寻味。
一方水土一方人,海棠镇平均海拔2000多米,高寒气候使得小镇四周的植被郁郁葱葱,山泉甘甜,空气清凉,不仅是避暑胜地,更是盛产佳肴的地方。聪明的海棠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制作出了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的海棠腊肉以及清香扑鼻、甘甜留香的海棠白酒。腊肉盐腌晾干后烧松柏枝熏烤,存放便宜且口感越放越好。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吃海棠腊肉,海棠腊肉也因此成了逢年过节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和家家户户的送礼佳品。聪明的海棠人看出了这里面的商机,大量制作腊肉售卖,挣下第一桶金。
有句俗话说:“汉族以食待客,彝族以酒待客”,生活在彝族地区的海棠人保持了汉族和彝族的习惯,饭桌上,有肉必有自酿的白酒。山泉和五谷酿制,经过数道工序而来的佳酿,喝一口沁人心脾,正所谓“清泉甘酿,匠人有心”,海棠白酒也成了另一张海棠镇的名片。
海棠虽小,当地美食却足以摆一桌,比如海棠人自制的灰豆腐,鲜嫩可口,其味美程度不亚于腊肉。说到灰豆腐,这当中的一个小典故就不得不说,传说有一个云南来的客商做生意经过海棠镇,叫饭店老板给他煮点饵块,老板压根就不知道饵块为何物,客商只得解释是“小块小块白白软软的东西”,老板以为他说的是豆腐,煮了一碗端给他,客商一见生气地顺手将豆腐泼在了灶前的灰堆里。
老板心疼豆腐,捧起来放在灶边的一个空碗里面说:“浪费粮食可耻,你不吃我自己吃。”老板把豆腐煮好后一尝,立刻喜上眉梢,原来豆腐跟没煮过一样嫩嫩的,香滑爽口。老板把剩下的豆腐用油来炸,表面焦脆里面却还是嫩嫩的,他把炸好的豆腐端给家人品尝,家人拈了一块放进嘴里,细细品尝后点头说:“味道很好,皮脆心嫩好吃好吃,比普通豆腐好吃多了。”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家家户户都效仿这位老板做灰豆腐品尝,灰豆腐也因此走进了海棠各家各户。当地人都说:“如果是用荞麦秆灰或者红须秆灰做出来的灰豆腐,煎炸出来那味道就和土鸡蛋的蛋黄味一样别有风味儿。”现在,外来人一到海棠,必吃的菜肴里面一定会有灰豆腐。
小城故事多,在海棠,每一道食物、每一个古迹皆有两三个小典故,这些典故为海棠这座古镇增添了不少趣味和色彩,然而典故终会被忘却,难忘的是身处海棠品过的那壶酒和那一桌菜肴,时间越久,越叫人觉出那份美中藏着的含蓄与匠人心意来。
本报记者李晓超
田坝镇
一碗榨榨面品味生活密码
田坝镇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小镇。最初,周围居住的彝族人多,需求大量的羊毛制品,所以田坝镇的纺织传统悠久,“羊毛街”的美名从当时流传至今。田坝镇曾经是凉山北部彝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类商贩云集,往来贸易不断。“哪里机?田坝机。机咋子?机买鸡”,甘洛当地的方言,“机”(音)意为“去”。所以这段颇为押韵的顺口溜在全州各地盛传,很多人一说起甘洛,就会念起这段顺口溜。
当时的田坝镇是周边村镇老百姓购买商品的首选去处,也体现出当时田坝镇的贸易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今天的田坝依然活跃如初,每逢赶集之日,街头巷尾人头攒动,吆喝声此起彼伏。从田坝人脸上的笑容不难看出,昔日的荣光至今还在,也许,时代给予田坝人的最大馈赠不是繁华市井,而是大气豪爽和不拘小节的性格。
田坝人美好的一天是从一碗榨榨面开始的。到田坝,如果你没有吃上一碗酸香四溢的榨榨面,那么你就不算到过田坝。虽说只是一碗面,但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嘉庆年间,迄今已有两百多年。普普通通一碗面里,融汇了世代祖辈的心血和汗水。甜荞、苦荞混合的荞麦面加水揉成面团,放进横在锅灶上的木架圆孔,通过挤压,新鲜的荞面成细丝状直接进入锅中。半米长的竹筷快速挑起面条在滚开的锅里翻滚几圈,再将面条挑进另一个盆里过冷水,最后进入预先配好调料的瓷碗,前后过程不超过两分钟,加上酸菜、豌豆、芝麻油、辣椒油、小葱和肥美的豌豆尖,一碗清香、酸爽的榨榨面便被端到了食客面前。
田坝人的生活哲学简单而丰富,统统融汇在这碗榨榨面里,埋头苦干挣良心钱,抬头挺胸做个好汉,简简单单过日子,开开心心又一天。
彭有建夫妇的榨榨面店在老街上,店面不大,连个招牌也没有,但食客络绎不绝,客人若是来迟了,就只能端着碗站在门口吃面。不仅如此,食客们还只能在赶集这一天的上午才能吃到他们家的榨榨面。
赶集对于田坝人来说,是繁忙的一天,彭有建夫妇得天不亮就起来准备营业。早上的空气清冷有劲,店内的锅碗瓢盆开始碰得叮当作响,干豌豆要提前泡水再用小火慢炖,荞麦面要揉得软硬适中,豌豆尖要新鲜肥美。总之,在第一个客人进门前,夫妇俩基本上停不下来。等到客人临门,彭有建的大嗓门便喊开了:“1号桌两个大碗,2号桌一大一小……”在彭有建的吆喝声中,一个上午很快过去,几十斤荞麦面也卖个精光。十多年来,彭有建夫妇靠着一碗榨榨面,“榨”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彭有建说:“田坝榨榨面的特点在于,制作过程保留了荞麦的营养价值,没有一点添加剂,完全是用心做出来的一碗好面。”健康的,固然吸引人,但在田坝人的心里,最实在的还是这个味儿,这个味儿是属于田坝的。
细细算下来,彭有建夫妇一个月只做了7天的买卖,其余的时间做什么呢?“不做生意的时候,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过日子,不能只看到钱,开心很重要。”过日子三个字,看似普通却千丝万缕。生活就像彭有建手中的这碗面,日复一日地揉面、煮面,收钱、找零,看似枯燥乏味,其实个中收获,除了彭有建,谁又懂得。“和客人交流,能知天下事,和客人交朋友,有事大家来帮忙,开了十多年的店,现在门口路过的人都会停下脚步和我们打个招呼,这些收获是无价的。”这就是田坝人的生活理念,不负光阴不负金,钱固然要挣,但更重要的是要把每一天过得开心才算是圆满。
本报记者李晓超
新闻推荐
甘洛县开展“庆七一、一线教师大比武”暨学校食品安全知识技能竞赛 着力三个关键环节保障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知识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上台领奖。“没有煮透的黄豆不能吃的原因是,黄豆中所含的天然毒素没有被破坏掉,易引起中毒”...
甘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甘洛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