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建华薛春本报记者钟美兰甘洛县苏雄乡埃岱村村民
□施建华 薛春 本报记者 钟美兰
6月25日,甘洛县苏雄乡埃岱村村民阿莫一森看着竣工的后山危石应急防护工程,心里大大松了一口气,“心里这块石头终于落地了,有了这三道防护网,再也不担心石头滚落下来了。”
站在阿莫一森家向上眺望,冲沟长300米、宽10多米,坡度为35度至45度,表面原本是松散的碎石,经过28天的整治,现在已被密密麻麻的绿网所覆盖,绿网被钢筋和竹木板固定,在海拔约1100米、1200米和1250米处再分别设置了三道加强型被动防护网,每道网长度约50米,面积约为750平方米,三道防护网交错布置,大大扩宽了防护面积。
“绿网防止小块的碎石滑落,而被动防护网则防止大块的石头滚落。”危石应急防护工程施工队队长杨凤成说,这个工程虽然属于应急性排险,但是依然可以保埃岱村几年的安全。
为护村民安全人工排险
时间倒回到1月31日,对于阿莫一森来说,那是一个心惊胆战的一天,后山岩石顺坡滚落,砸死一匹马、砸毁一辆拖拉机后反弹砸坏阿莫一森的住房,所幸没有人员伤亡。另有9处松动岩石随时可能滑落,严重威胁埃岱村198户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天天都担惊受怕的,生怕石头掉下来。”6月29日,阿莫一森回忆说。这一情况很快被上报给了甘洛县有关部门。几经察看后,该县决定在未列入省级灾害治理项目之前,将此灾害点作为应急工程处理,在甘洛无技术无相应资金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和县人大同时向甘洛境内的国电枕头坝电站建设分公司请求支援。
该公司迅速响应,5月28日,投资60万元的工程正式开工。根据施工方案,坡面危石皆采用人工夯碎的方法。“本来想采用定向爆破,但是担心石头滚落对下面的村民造成风险,我们采用了相对保险的方法。”杨凤成介绍说,整个工程的材料运输也采用人工运送。
经过对冲沟滑坡体进行坡面排险、铺设地网、危石固定、安装三道加强型被动柔性防护网、人工夯除危石等工序,6月25日,甘洛县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合格后,正式宣告此工程完工,比预计工期提前了10天。
今年将完成9个应急工程
埃岱村后山危石应急防护仅仅是甘洛县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一个切片。
早在2009年,甘洛县就向上级争取了1900万元资金,对赤普沟和乐日沟两个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彼时,两条沟被矿区弃渣堆满填平,总方量达161万立方米,加上两条沟地势陡峭,一旦有持续局部强降雨,极可能引发泥石流灾害。
在多方的支持下,赤普沟和乐日沟被列入省级灾害治理项目,2011年11月两个项目的主体工程完成并投入使用。通过修建拦渣坝、谷坊坝、排水沟和恢复植被绿化等工程,能够有效拦截161万立方米的矿渣,彻底消除了威胁矿山务工人员、沟两岸以及成昆铁路的隐患。
“这些隐患点,哪些该列入省级,哪些列入州级,哪些我们需要应急排险,要先做到心中有数。”6月30日,甘洛县国土资源局局长阿西打洛介绍说,根据排查,今年甘洛县地质灾害隐患点124个,其中省级预案点3个、州级预案点2个、县乡级预案点119个,1.1万余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经过申报,甘洛县今年已经有7个灾害隐患点被列入省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
“但是被动地等待项目批下来还是不行的,我们得自己科学预测主动避让,必要的时候进行应急排险。”阿西打洛说,像埃岱村后山危石应急防护这样的工程今年有9个。
据了解,甘洛县组织安装了7台滑坡预警伸缩仪、30个裂缝报警器,建立群测群防预警点124处,监测责任人135人,确保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防治。同时,继已完成的6处应急避让场所后,甘洛今年还将建设15处应急避让场所。
新闻推荐
本报讯(陈伟记者唐万贵)近日,甘洛县检察院检察长熊佐德深入里克乡检查指导***工作及驻村“第一书记”履职情况。在里克乡脱贫攻坚办公室,熊佐德检查了里克乡***建档立卡等相关资料和驻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