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河畔叩响大石墓中的邛人
2004年德昌县德州镇阿雍村大石墓发掘现场。 凉山州博物馆提供 发掘大石墓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石墓中出土的镂空铜扣饰。 一座墓是一个家族的归宿之地,一个石墓群是一个氏族的安息之地。
凉山州安宁河流域西北接大渡河、青衣江流域,南临云贵高原,无论是人类学上的半月形传播地带,民族学上的藏彝走廊,历史学上的南方丝绸之路,安宁河流域皆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自古以来便是民族迁徙与文明交流的重要走廊。这里矗立着两百余座巨石垒成的大石墓,由重达数吨的巨石垒成。2004年与2007年,四川省考古研究所与凉山州博物馆先后组织考古发掘与模拟考古,试图揭开环绕大石墓的诸多谜团。种种迹象表明,大石墓的主人,可能正是《史记》中的汉代邛人部落。
曾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林向认为,安宁河流域是北方的氐羌文化与南方的濮越文化的交流地带,北方的小米文化与南方的稻米文化在这里走到了一起,邛人或许是北方迁徙者与南方土著部落融合而成的。
壹
贰
村民家门口的大石包
究竟埋藏着什么秘密?
2004年7月,盛夏的骄阳炙烤着西昌市黄水乡洼脑村,一辆黄色长臂吊车轰隆隆地驶过安宁河东岸,划破沉闷的夏日。这是西昌到攀枝花的西攀高速公路工地,忙碌的却是四川省考古研究所与西昌文物管理所的考古工作者。由于西攀高速将从地势平坦、古文化遗址分布密集的安宁河东岸通过,六座大石墓即将从地面消失,抢救性发掘迫在眉睫。
吊车停在洼脑一号墓前,一号墓长25米,宽12.6米,高2.9米,由十余块扁平的巨石竖立成长方形石壁,尔后在墓室中堆砌石块、泥土,再在其上覆盖墓顶石,最小的一块也有几吨重,没有几十个壮劳力休想移动分毫。
随着考古工作者的哨声,一块块墓顶石被吊离大石墓,在起吊洼脑一号墓时,起重30吨的吊车居然也力不从心,连续吊了几次,巨石依旧纹丝不动,反倒是吊车尾部几次离地而起,惊出司机一身冷汗,最后不得不缩短吊臂,这才将巨石吊离。
迄今为止,考古工作者在安宁河流域共发现大石墓232座,自北向南分布在安宁河及其支流两岸的台地、山坡上。墓高约2—3米,规模最大的长达数十米。在空旷的安宁河谷,这些庞然大物矗立在河边、公路旁、农田里,甚至村民的家门口。洼脑一号墓就在杨建华与王仁芬夫妇俩的包产地里,每次下地劳作,夫妇俩都能碰到这个“老邻居”,累了还能坐在上面歇歇脚,不过说起大石包的由来,却一直犯嘀咕。夫妇俩挤在人群里,想看看大石墓中究竟藏着什么。
贰
巨石中的神秘部落
是《史记》中强大的邛人?
对大石墓第一次考古发掘是在1975年,时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林向与西昌文化馆组建“安宁河流域考古调查队西昌分队”,并在西昌新星村坝河堡子发现一个大石包群。与岷江上游、横断山脉的石棺葬,东北地区的大石棚墓、大盖石墓,东南太湖地区带有大量封土的石室墓相比,大石包群规模更为巨大,石块动辄数吨、数十吨,遂命名为“大石墓”。考古发掘随后展开,墓中尸骨遍地,横七竖八地堆积在一起,随葬品仅有些简单的陶杯、陶罐、陶壶与一些石质工具,林向等人认为,墓主的身份,可能跟汉代邛人部落不无关联。
有关邛人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司马迁撰写的《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滇之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自滇以北的安宁河流域,生活着众多西南少数部族,又以邛人最为强大,堪与夜郎、滇人、昆明人鼎足而立。历史上的邛人保持着一种恐怖的军事制度:“邛之初有七部,后为七部营军”,七支部落就是七支部队,战争来了,邛人举族皆兵,这种靠亲情、血缘维系的军队组织在战场上往往令敌人闻风丧胆。
从地域上看,滇以北、蜀之南的安宁河流域,是大石墓的聚集地带,这正是《史记》中邛人的地盘;从年代上看,大石墓春秋时期出现,东汉年间逐渐消失,这也是邛人的活动时间;数目众多、规模宏大的大石墓,似乎也只有《史记》中强大的邛人才能完成。考古工作者希冀从洼脑大石墓群找到更多线索,去复原这个强大却又神秘的部族。
叁
独特葬俗“二次葬”
为何出土文物近乎寒碜?
随着墓顶石一块块被吊离,围观人群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上:这么大的墓,里面得有多少金银财宝啊?由于年代过于久远,洼脑一号墓中沉积着一层厚厚的淤土,考古工作者用竹签、毛刷仔细清理,墓室渐渐暴露在眼前。出人意料的是,墓室仅有8.4米长、0.65—1.2米宽,与巨大的墓丘比起来看起来像条沟渠。这种反差在其他几座大石墓同样存在。
墓中并无棺椁,森森白骨遍布墓底,骨架全部错乱,全无一具完整,经辨认,这些尸骨分属数十位死者,且男女老少都有,应该是分批放入的。这种葬式,称为二次葬,有族人死后,先安放在一个地方,等到皮肉腐烂后再将尸骨捡入大石墓,大石墓墓门一般以碎石堆砌而成,就是为了便于在不同时期放入骸骨。二次葬在中国南方颇为常见,这种葬式最初为凶死者与早夭者举行,目的是为了安慰他们的灵魂,使之不危害生者,后来逐渐为许多民族所接受,并演变为独特葬俗。
在尸骨周围,考古工作者找到一些残破的陶罐、陶杯、石质工具,一颗玛瑙珠已是稀罕的宝贝,这就是这群邛人共同的随葬品了。围观人群显然很是意外,“这么大的墓,东西怎么这么少?”有人甚至开玩笑说大石墓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自1975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共对47座大石墓进行了发掘,春秋时期的大石墓一般不超过3米,战国年间达到6米上下,西汉、东汉两朝则是大石墓的极盛时代,出现了20余米的巨型墓葬。奇怪的是,不管墓丘多宏大,出土文物都近乎寒碜,陶器有双耳陶罐、单耳陶罐、陶带流壶、陶簋;青铜器多是小件饰品,如项上的铜铃、头上的发钗、发笄、手上的铜镯等等;晚期大石墓也零星有西汉五铢钱、新莽大泉五十钱、铁刀出土。
一种发钗、铜镯在大石墓中屡有发现,铜钗出土时大多位于死者头部,想必是主人生前心爱之物,发钗有Y形、长方形、椭圆形、马鞍形等样式,出土时齿部已断裂,却仍不失为一些精巧的饰品。中国西南夜郎、古滇等部落都有佩戴发钗的传统,使用发钗前将头发挽成椎形的髻,称作椎髻或椎结。铜镯由铜丝、铜片简单弯曲而成,是大石墓中最为常见的青铜器。
洼脑大石墓连同之前的考古发掘已大概可以为邛人画一个肖像:邛人头插发笄、发钗,手戴铜镯,是个典型的西南少数部落;族人死后实行二次葬,墓中尸骨无高低贵贱之分,这也是处于氏族社会时期的古人经常采用的葬式。
肆
“月鲁坟”“濮苏乌乌”
背后的文明密码
洼脑大石墓发掘结束后,笔者来到德昌县六所乡永兴村,小六所大石墓群就在永兴村村口一块空地上,与当地百姓相处甚安。午后的永兴村有着难得的安宁,罗朝友倚在一座大石墓上,悠闲地打着盹;两头牛拴在榕树上,嚼着干草,甩着尾巴;大石墓上生长着一株遮天蔽日的大榕树,阳光从茂盛的枝桠间透出来,在松软的土地上洒下碎碎的影子。
罗朝友告诉我,村里老人称大石墓为“月鲁坟”,说是元末明初月鲁帖木儿将军的坟墓,不过这个月鲁为什么这么多墓,却谁也答不上来。永兴村几百号人的先祖都是清代“湖广填四川”才迁到安宁河流域的汉族,迁来时大石墓已经在这里了。这些迁徙者对大墓颇为虔诚,在墓上栽上了一株株寓意安详的榕树,百年之后,他们的子孙最终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立足,榕树也已经百岁高龄了,与大石墓盘根错节在一起。
在大凉山喜德县一个村庄,当地彝族告诉我,大石墓是“濮苏乌乌”留下的石头房子,跟他们的祖先没有关系。彝文典籍记载,彝族人最早以放牧为生,“濮苏乌乌”从事农耕,彝族先祖迁入凉山时,与这些“濮苏乌乌”还有过冲突,并最终占领了他们的地盘,“濮苏乌乌”丢下这些石头房子迁徙到了远方。
这些“濮苏乌乌”,已故学者童恩正认为可能是濮人的一支。最早的濮人生活在江汉流域,部落众多,故有“百濮”之称,西周年间,楚人来到这一区域,并日益强大,濮人不得已,举族向西南迁徙,成为滇人、夜郎、邛人等西南夷的主体部族。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邛人的族属,可能与羌人不无关联。大石墓出土了大量双耳陶罐,而双耳陶罐的出现往往是与游牧民族联系在一起的,陶罐上的“水波纹”,在岷江上游石棺葬出土陶罐上也能看到。更为直接的证据是,羌人历来有修建碉楼的传统,碉楼以碎石堆砌而成,与大石墓墓室修建方法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联系,恰好验证了一条史前民族迁徙走廊的存在——根据体质人类学与民族学的研究成果,古羌人各支系曾从西北高原而下,成为中国西南诸多民族的祖先,引燃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壮观的一次迁徙。
伍
十八壮汉难撼巨石
模拟考古以失败告终
2007年11月24日,洼脑大石墓发掘三年后,笔者再次来到凉山州德昌县。这天,凉山州博物馆在德昌县麻栗乡大坝村组织了一个模拟考古,博物馆在当地找了18个壮汉,让他们将一块从大石墓垮塌的墓顶石,搬运到一个长21米、坡度为15—18度的土坡上,搬运人员不得借助任何现代化机械工具,只能采用滚木、撬棍、麻绳等原始工具。模拟考古在欧洲、日本经常运用,这是一种现代考古方式,通过再现古代某些工程,从而了解古人的生产力水平以及某些古代工程的修筑难度。
这是一块1米见方、重约4吨的花岗岩石块,当天上午,18个壮汉手持碗口粗的木头,肩负粗麻绳,又撬又拉,用了将近两小时,墓顶石才移动了20厘米。模拟考古最终以失败告终,不过这倒令大石墓的工程量逐渐清晰起来:18个壮汉拉动一块4吨的石块尚且困难,一个大石墓总重量动辄百吨,没有成百上千的劳力根本无法完成。
奇怪的是,安宁河谷几乎随处可见一些巨石,不过邛人很挑剔,大石墓的石料全部为坚硬的玄武纪花岗岩,这种石料只有几公里外的螺髻山才有。要将石块从遥远的螺髻山开采下来,再运送到安宁河谷,在今天即便动用吊车、挖掘机仍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而两千年上下,大石墓曾经密布安宁河流域,邛人究竟是如何将这些巨大的石块垒成墓葬的呢?
陆
大石墓奇怪的“尾巴”
类似古埃及人的斜坡
考古工作者发现,几乎每个大石墓背后,都留有一连串由高而低的石块,如同蝌蚪的尾巴一般,连接着背后的山坡,这些“尾巴”起初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还是从埃及金字塔壁画中得到启发。为了搬动重达十余吨的巨石,古埃及人专门修建了一个斜坡,用降低坡度的方法减轻重力,金字塔越高,斜坡也就越长,这项技巧正是金字塔得以建成的关键。大石墓的“尾巴”,就类似古埃及人的斜坡,邛人先建造大石墓墓身,尔后修筑“尾巴”,利用“尾巴”将巨石运上墓顶,看来人类的思维,实有共通之处。
在青铜出现之前的石器时代,古人的狩猎工具、生活用品、兵器多以石头来制造,因此,古人便将石头赋予精神内涵加以顶礼膜拜,死后也用巨大的石头作为灵魂栖息之所。在世界范围内,巨石崇拜主要有墓葬、列石、石棚、石圈、石雕、石台等形式,在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英伦三岛,亚洲的两河流域、西伯利亚、蒙古、朝鲜皆有广泛分布。
已故学者罗开玉则指出,邛人修筑大石墓,其实是无奈之举。安宁河谷主要为紫色土、红壤,土质以侏罗纪、白垩纪紫色沙泥岩为主,富含钾、磷、钙、铁成分的长石、云母、磷石灰酸性极强,对人、畜、动物的骨骸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罗开玉考察了安宁河流域大批远古墓葬,他发现在大石墓出现之前,墓葬中鲜有尸骨能保存下来,邛人修建大石墓,正是为了保护祖先的骸骨,有些大石墓底部还铺有鹅卵石,更是防腐蚀的直接证据。再者,凉山州是地震高发区,四川现存百余通记录古代地震的碑石,百分之九十多在西昌,单从1901到1984年间,这里就发生过84次强震,大石墓客观上也有防震功用。
柒
邛人醉心拓展疆土
“邛崃山”因之得名
安宁河流域地处川南山区,两侧为山地,中间形成一个宽约40公里的槽型谷地,这便是素有“川南粮仓”美誉的安宁河谷平原,土地肥沃、日照充沛的平原适合农耕,邛海和安宁河则为邛人提供了充足的鱼类资源。大石墓中屡有石刀、石砍砸器、铜刀、铜镰等农具出土,石刀用于收割庄稼,石砍砸器则用于清理荆棘,考古工作者在坝河堡子大石墓中还发现了稻壳痕迹,看来邛人已事农耕。在这里,这群迁徙者最终停下了脚步,他们自由游荡,大声歌唱,因此,《后汉书》中的邛人又给人留下了“俗多游荡,而喜讴歌”的印象。
没用太多时间,邛人就占据了整个安宁河流域,并分化成七支部落。有意思的是,安宁河流域大石墓,大概可以分为越西、喜德、冕宁、西昌、德昌、米易、普格七大区域,每个区域相对集中,各区域间又保持一定的距离,可能对应着邛人的七支部落。七支部落平时沿河而居,一有战争,就成了七支军队,也就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七部营军。
与其他西南夷一样,邛人亦醉心于拓展疆土,他们一直试图往大渡河流域渗透,晋人常璩的《华阳国志》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邛崃山原名邛笮山,是邛人与笮人的分界线,邛人屡屡试图翻越此山,故更名为“邛崃山”,在这里,他们遇到剽悍的笮人,北上始终未能有更大进展。云南祥云、宾川县发现过一种奇怪的大石墓,规模比安宁河流域小,墓主却似乎比邛人富裕得多,墓中出土了铜山字格剑、铜矛、铜戈等诸多兵器,头骨呈五的倍数、整整齐齐堆放在一起,可能与古人“尚五”的习俗有关,这种大石墓与邛人的南下究竟有无关联,尚有待更多的考古学证据。
在德昌县永兴乡,人们在大石墓旁建起了房屋,甚至树木也在大石墓中寄居生长。
新闻推荐
西昌的屯与古代屯垦驻军息息相关遍布安宁河河谷平原和邛海湖盆平原一带西昌有很多称为“屯”的地方...
德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德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