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天惜字 德昌字库塔的百年文事
学生赴字库塔焚纸敬天。张杰摄
仓圣宫字库塔。王勇摄
茨达字库塔。王勇摄
鱼洞寺字库塔。 周雯摄
小高字库塔。周雯摄
麻栗字库塔。周雯摄
仓圣宫。张杰摄
德昌仓圣宫供奉的仓颉圣人塑像。 贾斌摄
六所字库塔。王勇摄
□周雯 赵英
“德昌字库塔群”由6座字库塔组成,分别位于现凉山州德昌县茨达、巴洞、德州、六所、小高、麻栗6个乡镇,先后建造于清道光至光绪年间。2012年,“德昌字库塔群”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德昌县字库塔群”也是国内保存较完整的字库塔群。
字库塔,亦称“字库”“惜字宫”“敬字亭”“惜字塔”“焚字炉”,是古人专门用来焚烧字纸的建筑,始建于宋代,到元明清时已相当普及。字库塔的兴建除了对先人的文字崇拜外,还与科举考试的盛行相关。古时,人们要想升迁致仕,只能通过科举考试。“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崇尚文化,尊重读书人,进而演变为对文字的崇拜。字库塔逐渐成为文字和文化的载体,人们对其顶礼膜拜,祈求护佑,金榜题名。
多文化融合
形成﹃九宫十八庙﹄
汉晋时期,从川西、滇西向滇西南出境连通东南亚、南亚,已开通了民间商道,史称“蜀身毒道”。其主线之一的零关道(旄牛道)蜿蜒于横断山南北走向之上,沿今成都、邛崃、雅安南进再经会理黎溪渡金沙江入滇,逐步成为民族迁徙、经济贸易、文化传播的大走廊。德昌便是这条重要交通干线上一个历史悠久的驿站。貌不惊人的德昌的地理位置不容小觑,正如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县境内标志性建筑魁星阁上所书“北达京畿”“南通蒙诏”。
元、明、清三代均值德昌大规模开发时期,迁入移民甚众。《德昌所志略》:德昌纵横数百里,田地膏腴,虽遭兵燹,犹蒸蒸然烟火相望,良以五方杂处,生齿浩繁故也。天下田赋,古称一扬二益,盖蜀地沃饶实过九州,德昌虽地处偏隅,亦肥壤也。民有乐输之忱,官无催科之令,诗歌乐土,良有以也。
于是在德昌这片乐土上,从东西南北迁徙至此的人们辛勤耕耘,生生不息,将长江中下游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带入并传承下来。外省人迁入德昌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和多样化,以至于纵横数百里的境域内,就有28座宫庙之多,有“九宫十八庙”之称,可见各类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兴盛。从《德昌所志略》中收集的两首邑人林锦朴描述本地风土人情的竹枝词可略见一斑:
《五方杂处》
水绕山环绿野沃,人烟辐辏风雨和。
语言错出难分辩,自是他方杂聚多。
《纺织》
唐魏遗风俗未更,内勤纺织外勤耕。
家家机杼催残月,半杂儿童诵读声。
字库塔焚字
专人经办并有专门礼仪
受我国传统文化中“惜字如金”“敬天惜字”观念的影响,旧时,读书人废弃的字纸不能有随意丢弃、践踏等秽用举动。民间有种说法,糟踏字纸会生疮害病、瞎眼睛,受到惩罚并祸及子孙等,所有用过的字纸或废书,都要统一收集起来,放到字库塔集中焚化。
清代德昌社学兴盛,修建了六座字库塔。人们焚烧字纸时非常郑重,不但有专人经办,还有专门的礼仪,并且建有专门的场所和设施。一些地方还设有“惜字会”,除了自觉惜字外,还义务上街收集字纸;有的则由地方政府、大富人家或祠庙宫观出资雇专人收集。所有用过的磨损残破的经史子集,要先将其供奉在字库塔内十年八载,然后择良辰吉日行礼祭奠,再点火焚化。
从外观看,德昌字库塔具有不同风格与造型,大多采用六角柱体或八柱体,也有的建成简朴的四柱体。塔身有一小孔,或方、或圆或倒U形,字纸便从小孔投入。塔顶及塔身装饰风格各异,雕梁画栋,特色突出;有的非常古朴,青砖碧瓦,未作更多装饰。
仓圣宫字库塔
位于县城(德州镇)东北约300米处的凤凰嘴山顶,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系仿楼阁三级六角攒尖式塔,砖石结构。塔高13.7米,三层塔身逐级上收,每层均有烧陶龙凤或装饰浮雕,底层环周镌刻有“凤、凰、鸣、矣”四个大字。
茨达字库塔
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位于茨达镇新胜村北300米的德昌至米易公路旁,四周为荒坡,系仿楼阁五重檐、六角攒尖式砖石结构建筑。塔座周长16.2米,占地21.9平方米,通高25米。第一层有二通碑记、三通功德碑,南开窗;第二、三层除南面开窗外,其余置烧陶人物深浮雕;第四层开窗,北面是人物浮雕,其余四方撰“龙吟虎啸”四字;第五层南面开窗,其余五方撰“唯有读书高”五字。底层入炉口处阶梯斜面长2.8米,宽1.9米,高1.05米,系尖云梯。
鱼洞寺字库塔
位于巴洞镇前进村二组境内,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东距茨达河30米,西面为农舍,其余三面为荒坡。塔高12米,为三重仿密檐、六角攒尖式砖石结构建筑。有碑刻及精美的图案纹饰、大字等,十分美观。
六所字库塔
位于六所镇集市西50米处,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四周为房舍及农耕地,系六角仿密檐式四级字库塔,砖石结构。四方形素面石条塔基,石刻云纹、须弥座。通高16.8米,占地面积15.4平方米。整塔皆为青砖砌成,无外表粉饰及雕刻。第一层有字库门,左右两面各嵌功德碑一通,后三面无窗;第二层仅正面开窗;第三层六面开窗;第四层正面及正后面有窗。
小高字库塔
位于小高镇旧街南端小高中心校旁,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系仿密檐、六角攒尖式三级字库塔,砖石结构建筑。塔高16.2米。
麻栗字库塔
位于麻栗镇民主村三组麻栗街南端,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东面为沟渠,南面为小路和斜坡,西面为农耕地,北面为房舍,系三重仿密檐、六角攒尖式字库塔。通高12.6米,砖石结构建筑。底层无雕饰,二层一面有炉洞其余五面为碑石,正面窗口横额刻有“惜字宫”三字。三层有一炉洞和五个烧陶人物。
德昌书院
字库塔的文化根基
外省人进入德昌后,除开垦田土外,也有官绅兴办社学对乡村学童传授知识。
清代有设馆授徒之风。或由地方塾师开设“团馆”,相收附近学童入学;或由士绅富户延师教授,谓之“东馆”。
私塾教材多采用《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之类,视学童识字程度与塾师爱好而定。授课以读书、背诵、习字为主,具备一定基础后开讲(教师授课)、开笔(学生作文)。“乡设义学”。义学又称乡学或义塾,多由热心教育人士筹办。校址多借用庙宇、祠堂,经费或来自庙产地租,或由私人捐输。教育由主持人延聘,学童不纳束脩,贫家子弟亦可入学就读。德昌义塾可考者有三所;一是明善义学,在县城上翔街观音堂;二是务本义学,在县城下翔街桓侯宫;三是宽元鼎义学,在宽裕五官庙。道光二年(1822),王、何二姓争南坛旱地兴讼,经德昌巡检牛梦祺等判作官地,年收地租八十串作明善,务本两义学经费。宽元鼎义学每年经费三十串。光绪末年,因章程改易义塾停办。
德昌书院设于清代中叶,主持院事者曰山长,由邑令遴选名儒或贡举中人充任。主授“四书”、“五经”,间及诗律、策问、时政、尤重八股文,“储才以应科举”。生源多来自秀才、贡生、监生。亦有经考试合格之私塾生员。德昌有书院二所:
凤池书院院址设南郊一里处之龙王庙侧节孝祠前,有讲堂三、学舍十四。道光甲午年(1834),德昌巡检王仕馨倡议,由功德局、茨达虫会及王本人等捐资筹办,王自任山长。王离任后十余年,书院经费来源枯竭,一度颓落。道光二十七年(1847),巡检贾惟善力加整顿,以南坛官地地租、德昌牙行、巴洞六所等地经纪交纳之款充作书院经费,凤池书院乃得复苏延续。
圣功书院院设城南青狮庙三教寺,咸丰三年(1853)创建。初,因陋就简,旋经邑令命巡检王祖培主持改造,院貌得以改观:正厅有三间大讲堂,东西侧楼为生童宿舍,前有曲池小桥,夹道竹树,门前两株黄桷树枝繁叶茂,巍然挺拔,至今犹存。三教寺庙产多,地租丰,书院之月课膏火充盈。山长多系县之名流,如高焕然、金魁、张联芳等。金魁掌院约二十年,及门弟子数百人。
仓颉文化
衍生字库塔习俗
德昌崇尚仓颉文化由来已久,清道光十三年(1833)六月,德昌地方绅耆毛颖、周爱莲、曹兴德、江允明、方履中等人发起,众绅士捐资建仓圣宫,选址在邛都六名胜之三“凤浴寒潭”之凤头上。于道光十六年(1836)三月告竣,宫内供奉仓颉、魁星、文昌帝君等神像。它是全国仅有的两座供奉仓颉圣人的道教场所之一。
德昌魁星阁原有三座,分为上、中、下魁阁,现仅有中魁阁保留下来。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同治初毁于火灾。光绪十三年(1887)重建,三十一年(1905)又毁。现存建筑是清宣统二年至民国元年(1910-1912)重建的。早年阁内曾装塑有魁星神像,供文人学子祭拜,意在于祈求魁神降笔相助,以利培植本地文风。魁星阁拱门南额上书“北达京畿”,北额上书“南通蒙诏”,表明不仅是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也是通过科举考试,走向仕路之路的起点。
德昌虽崇尚仓颉文化,文风昌盛,但由于“德昌去省垣千有余里,山则有大、小相岭之高,水则有泸、羌江河之险,赴乡试者不分贫富皆苦之。是以,每逢三年大比,赴乡试者寥寥。非畏道路之维艰,即苦斧资之不继”,故难以中举。
仓圣宫的建造迄今有180多年历史,魁星阁和德昌字库塔也先后在这一时期建造,它充分展示了德昌人崇文敬字的优良文化传统,彰显了教化世人、敬天惜字的人类文明,催生了德昌先人崇文厚德的淳朴民风。至今,仓圣宫还保留有汉服祭祀仓颉圣人、文昌帝君仪式。
本版文图据四川地方志 新闻推荐 本报讯10月7日下午,攀枝花市检察院督察人员周伟、谢波一行根据省检察院统一部署,对德昌县人民检察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德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