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以增加百姓收入为落脚点,狠抓优势产业发展德昌果桑产业群众致富“法宝”

四川经济日报 2017-03-29 10:31 大字

德昌是四川省攀西优质蚕桑基地核心示范区,四川省蚕桑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县,四川省优质蚕茧生产基地;

2015年,德昌桑椹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同年德昌被中国蚕学会命名为全国第一家“中国果桑之乡”荣誉称号,全国最大果桑生产基地;

2007年,德昌桑椹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绿色食品;

……

在德昌,蚕桑是最有优势最具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近年来,德昌县委、县政府始终坚定“夯基础、攻质量、突果桑、促增收”的蚕桑发展思路,进一步规范桑椹鲜销市场,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化发展,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狠抓优势产业发展,将蚕桑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落实政策

最大限度让利蚕农

一直以来,德昌秉承让利于民的理念,大力发展蚕桑产业。与此同时,该县为企业发展蚕桑积极提供技术指导、开拓销售渠道等全方位服务。

继续让利广大蚕农。德昌坚持最大限度地让利于广大蚕农的惠农茧价政策,在茧丝市场略有回升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收购价格。2016年全年收购均价37.48元/公斤,比上年提高0.78元/公斤,晚秋提高至39.5元/公斤,比上年提高2.8元/公斤,全年蚕农仅提价实现增收261.69万元。全年继续执行桑果直补政策,对蚕农销售给德昌元坤果业和县上认定的其他加工企业的桑椹,县财政直接补助蚕农0.8元/公斤,共兑现桑椹补助332万元,稳定增加了果农收入,极大地鼓舞了蚕农的积极性。

抓好技术服务指导。德昌县蚕办、蚕茧公司全体职工采取长期驻乡工作制度,全程指导蚕农贯彻落实德昌“10个100%”的蚕桑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以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动蚕桑产业提质增效,通过严格的督促引导,各项标准化果桑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全面落实。德昌从发展果桑之初就不断探索和总结,通过反复摸索实践总结了一套适合德昌实际情况的果桑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即“根伸苗正三寸土,踏紧灌透擦地剪,双芽对接,三寸摘心,巧防病虫,冬夏轮伐,果茧双丰”,按十个100%的标准大力推广这一技术,对全县果桑发展起到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主动联系企业,搞好生产销售。德昌主动联系桑椹加工企业和果商来德昌收购桑椹,在生产、收购、销售等环节密切配合,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在桑椹收购期间,深入各收购站点,为加工企业无偿提供场地,工作人员全程参与企业收购,全力满足各收购商贩和加工企业所需所盼。设计统一的外包装和品牌标识,免费提供给企业使用,打造德昌桑椹品牌。

搞好宣传

全面提升桑椹知名度

2010年以来,德昌每年通过举办桑椹樱桃节,邀请中央、省、州各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德昌桑椹,各类新闻媒体宣传报道量达2000多篇,网上点击率达20多万次。中央电视台七套农业节目《每日农经》栏目组于2009年、2012年、2014年分别对德昌果叶兼用桑发展进行专题报道,目前德昌桑椹已在全国享有盛誉。通过宣传,引来大批游客和收购商前来,德昌桑椹知名度得到全面提升,品牌战略初见成效,蚕农收入显著提高。

目前,德昌拥有桑园5.9万余亩(其中果桑3万亩,投产8500亩),2016年新栽桑110万株,新发展果叶兼用桑1100亩;养蚕7.51万张,产茧335.5万公斤(67100担),养蚕单产44.7公斤/张,蚕茧解舒率70%以上,蚕茧收购平均价格37.48元/公斤,售茧收入12576万元;新嫁接果叶兼用桑4000亩,产桑果25025吨,较2015年增加9953吨,果农收入13500万元,增收4457万元。全县蚕桑产业总产值实现26076万元,助农增收4872万元。今年,德昌预计能产桑椹3.5万吨,收入1.75亿元。

余洋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尹华高胡智

新闻推荐

德昌桑果“丰收” 销售场面“火爆”

四川经济日报凉山讯(余洋记者胡智文/图)每年三、四月份,是桑果大量上市的季节。当前,德昌县漫山遍野的桑树上挂满了黑黝黝的桑果,在菜市场里、水果摊上桑果销售的火爆场面随处可见,新鲜的桑果已成为这...

德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昌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