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德昌县富有成效抓好“四个好”家庭创建工作
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日前在主持召开的州委常委会议上指出,要将开展“四个好”创建活动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以改善居住条件为基础,增加农户收入为核心,培育文明新风为引领,按村、户、个人分别制定具体标准,纳入各县市脱贫攻坚年度目标考核,整体改变贫困地区面貌。
今年以来,德昌县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和扶贫攻坚韧劲。咬定青山不放松,认准目标不动摇,锁定“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家庭创建工作,靶向施策,精准滴灌,埋头苦干,精准发力,推动中央和省委、州委脱贫攻坚各项部署要求落地落实,确保2017年德昌县率先脱贫。
党政“一把手”高度重视
创建“四个好”富有成效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德昌县在帮助村民“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个好”家庭创建中,选择了小高镇安宁村、高丰村和巴洞镇松柏村作为试点,一边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一边完善方案、全县推开。全县干部真抓、农民真创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四个好”家庭创建,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完成的,大多需要两届党委、政府持之以恒的努力,难免出现本届“栽树”、下届“乘凉”的现象,只有我们的党委、政府领导,特别是“一把手”不谋一时,谋长远,“四个好”家庭创建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德昌县在“四个好”家庭创建中,不等不靠,即便是换届之际,县、乡(镇)、村党政领导,特别是“一把手”一如既往地为“四个好”家庭创建打基础、强推进。县委明确要求,换届中“四个好”推进不力的乡镇、县级部门“一把手”不能调整、更不能提拔使用。投资3亿元、全县五分之一的人要走的德昌县城至茨达镇的公路扩建工程上月已完成征地拆迁工作,投资近9亿元、10万人受益的和平水库本月已完成人员搬迁、大坝基础建设等。今年前6个月,全县新签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等工业项目3个,总投资14.8亿元全部到位。今年1至5月,德昌县32户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5.6亿元,同比增长40.7%;规上工业增加值可比价增速56.5%,增速位列全州第一。
德昌县小高镇高丰村,在村党支部书记李辉忠和村长杨再平的带领下,经过近十年不懈努力,一个平常村变成了人人爱慕的“八无四有村”(全村无一名辍学儿童、无一位空巢老人、无一名犯罪服刑人员、无一起吸毒贩毒案件、无一位大龄未婚青年、全村无上访户、无封建迷信和赌博活动,家家有安全舒适的住房、户均有5万元以上存款、社社有农民艺术团队和活动场地、全村“五保户”都有专人照管)。
书记、村长给力,大力发展枇杷富民产业。德昌县有栽种枇杷的传统。2005年,高丰村已分散栽种有5年以上树龄的枇杷40多亩,本已到丰产期,但果实极少,每亩年收入不足一千元,村民戏称为“公”枇杷。种植户想砍了,改种别的果树或粮食,又觉得已栽种了五六年,既不忍心,又不服气枇杷在他家不结果。为了发展枇杷产业,2005年8月初,村党支部书记李辉忠和村民秦富林商定,由秦富林开上自家的大货车,到成都找农业专家指点。秦富林到成都后,一无熟人,二不认识路,只好坐出租车找到了四川农业大学。秦富林回忆:“太大的学校,太多的人,我不知道要到哪里才能找到需要的人。正在二楼问一学生时,从一楼走上来一位中年人,他说‘我叫谢洪江,听你们在谈枇杷,我知道一些\’。”谢教授把秦富林领到自己的办公室,查看地形、气候等资料后,当天就坐秦富林的货车返回高丰村,到高丰村实地查看,并取走了水、土、肥样带回成都化验。8月底,谢洪江教授又来到高丰村,告诉村民们:“可以先用三种方法试试,但不敢说百分之百成功。”方法一是对密集、高大的枇杷树进行修枝、砍伐,村民听说后都不愿意,秦富林嘴上没说,但心里照样舍不得。但秦富林想:“赌一把还有希望,不试就永远没有出路了。”于是,谢教授把秦富林家的枇杷砍伐了一半,留下的也成了“光头”树。方法二就是拉枝,村民觉得可笑,又费工、又花钱,秦富林在一片质疑声中照样做了。方法三就是换品种,要把已长到一人多高的枇杷树挖了栽新品种,并要求先用绳子拉,确定每棵的位置,改过去的挖坑栽种为堆集泥土栽种,达到行列都是一条直线的要求。农民更觉得这个知识分子“太书生气”“又不是为了看,栽那么直干吗?”秦富林虽然也不理解,但还是照样做了。第二年,别家的枇杷多少都有几千元的收入,秦富林家的枇杷好不容易结了点果,谢教授认为“挂果早了伤树”,又把秦富林家仅有的一点枇杷摘下来丢了,结果秦富林家不但一分钱的收入没有,还投入了2万多元。于是,村民企盼的“财神”谢教授,成了人见人躲的“瘟神”。第三年,秦富林家的枇杷亩均收入上万元,而其他村民的枇杷依旧每亩不足2000元。
有了谢教授的无私帮助,全村靠栽种枇杷实现了“四个好”。2008年,村党支部书记李辉忠觉得“少数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是真正富”。因为只有全村都栽种了枇杷,政府的投入才会多,水、路等基础设施有了保障,大家共同掌握科学栽种的方法,才能种出大量的高质量的枇杷,才会有更多的外地客商来竞相购买,在竞争中价格才有保障。于是,高丰村准备大面积发展枇杷,但当时县上的政策是“大力发展桑葚”,出现了枇杷树与桑树争地的问题,李辉忠想到用套种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大面积栽种需要有更多的技术人员,村民杨再平由于有文化、勤奋好学,成为谢洪江教授的高徒。只要谢教授来指导,杨再平就主动邀请四邻乡亲前往参观学习,谢教授不在时,杨再平就主动到每家每户的枇杷地里指导栽种、施肥、修枝等,并把自己多年开发的市场与村民共享。村民们相信杨再平,先选她为枇杷协会董事长、后选为社长,现如今是高丰村的村长。2015年,全村共栽种枇杷2300亩,其中丰产期的有近1000亩、产值超过2000万元,王芝贵家栽种枇杷累计收入已超过100多万元。全村已远远超过县制定的“四个好”家庭创建16项指标。
把科学规划落到实处
是“四个好”家庭创建的前提
“四个好”家庭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科学的规划,并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房屋规划科学适用。德昌县在幸福美丽新村“四个好”建设中,坚决落实房屋建设选址必须安全,其次考虑环境优美、距离公路、包产田较近等,利于村民耕作、生活。在房屋外观设计上,以青瓦白墙为基本色调,注重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符合当地村民的审美习惯。在房屋建设时,户户独院,有前庭方便放置农具、有后院饲养家禽等,适宜农民生活方式。
环境规划留有余地。“四个好”家庭创建只有开始,没有终结,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德昌县在实践中已总结出“十个有”:有绿化美化带、有幼儿园、有小学、有卫生室、有超市、有文化体育场所、有办红白喜事的场地、有两委会活动室、有取款机、有电商平台,并留有空地、空房,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四好”要求留下发展空间。
基础设施规划同步完成。德昌县在“四个好”家庭创建规划建设中,做到新村建设与土地整治,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开工和同步建成,为不断提升“四个好”标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产业规划因地制宜。德昌县在“四个好”家庭创建规划中,以现有产业、当地环境、村民文化素质和科学技能为依据,采用1+X模式,在一村一品基础上,实现一户一产业或者一户多产业,既多渠道增收,又防范了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小高镇安宁村以大棚蔬菜为主,同时还大力发展了草莓、运输、劳务输出等产业。巴洞镇松柏村则是以烤烟为主,兼顾发展畜牧、核桃、纯甜小金橘、小水电站等。巴洞镇松柏村村民张兴建家有装修、核桃等四种产业,2015年总收入超过90万元。
“四个好”家庭创建标准明确,程序适用,奖罚有力。德昌县在”四个好”家庭创建中,不断总结,提炼出了一整套管用的评比标准和推进方法。县上制定了统一的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基本标准共16条,乡镇、村根据自身实际,在县上16条的基础上,制定了更切合实际、更高标准的要求,如县上要求乡镇60%以上的非贫困户要达到“四个好”家庭创建标准,小高镇安宁村的目标是达到80%以上。县上统一标准要求脱贫的建卡贫困户25%以上要达到“四个好”家庭创建标准,而巴洞镇松柏村自订的要求是超过30%。同时明确了个人申请、村“两委”会研究上报、乡镇审批、公示通过、县委县政府表彰的评选流程,让村民评得服气,评出比、学、赶、帮、超的干劲。通过民主评选达到“四个好”的家庭,由县上统一授予四星级“四好家庭”牌子,对只能达到两三项标准的,授予相应的两星或三星的“四好家庭创建户”的牌子。同时,由县委书记王顺云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苏正清任副组长,其他县级领导任组员的“四个好”家庭创建领导小组,高度重视该项工作的开展。
整合项目投入
是“四个好”家庭创建的基础
县上财力有限,只有把上级下达的项目整合到一村一社,才能又快又好地为“四个好”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小高镇安宁村,通过整合新农村、教育、卫生、小农水等项目,建成了环绕全村的绿化带、房前屋后花草地、村幼儿园、村小学、村卫生室、村超市、村运动场、村两委会活动室、村民办红白喜事的伙房等,新近又增设了取款机和电商平台。
安宁村实施了全州第一个土地整理增减挂勾项目,财政投入资金1.3亿元,对全村4292亩耕地和332户宅基地共225亩进行整治,整理后的土地在抵销掉新村建设用地后,还净增加土地436亩,获得土地指标191亩,这个土地指标既可用于工业发展或城市建设用地,解决县上用地难问题,又可出售,增加县财政收入。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配套建成村内水泥主干道3369米、铺设排污管网739米,钻300米深机井1口,铺设供水管网18公里,新建沼气池332口。搬迁村民332户,由于原有的宅基地政府出钱收购,新楼房成本价减去村民卖老宅基地所得后,全村户均新村楼房价格仅为每平方米600元,远远低于县城房价每平方米3500元和当地造价900元的标准。陈绍学家从150平方米的土房搬入238平方米的楼房,还“赚”了30万元。靠这30万元起步,如今,陈绍学家已发展到拥有3架双桥大货车和一辆家用小车。农民得到实惠、政府盘活了土地、国家在发展中守住了基本耕地的“红线”。整理后的土地,平整、无石头,四面光的水渠已入地,搭建的蔬菜种植大棚比比皆是,机械化耕种、滴灌、工人采收已经实现。大棚蔬菜效益较传统种植方式增加了5倍。罗雄说:“我家有大棚近5亩,种海椒已十多年了,虽说收入总的在增长,但大棚栽种前也就是每亩七八千元,现在每亩达到5万元,这都得益于土地增减挂勾项目的实施。”
农民真心参与
是“四个好”家庭创建成败的根本
“四个好”到底好不好,村民最有发言权。用钱堆出来的“四个好”,如空心萝卜,好看不好吃,没有村民真心参与的“四个好”,如花拳绣腿,好看不管用。德昌县充分发挥乡村积极性和创建性,探索出了一整套管用的调动群众参与“四个好”创建的方法。
巴洞镇松柏村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三字经”和文艺节目加强宣传;党员带头分段清扫通村路卫生示范引路;每位党员联系二、三十户村民采取上门一家一户动员引导、实行打分并在村民大会上表扬先进批评激励后进;先致富的党员、村干部慰问和帮助贫困党员、困难群众扶志;建成垃圾池等基础设施方便群众等方法,调动群众参与“四个好”家庭创建的积极性。
小高镇高丰村村社党员干部轮流入户检查,以“四个好”为标准,表彰优秀村民代表等,调动村民参与“四个好”家庭创建的积极性。
小高镇安宁村采用国学上墙、“星”级户评定这些窍门,调动了村民“四个好”家庭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书法美术上墙,村民从反感到拥护。“四个好”中的养成好习惯和形成好风气最根本的是要提升村民的文明素养,德昌县请省、州、县书法家、从学校抽调美术老师,在新村墙上书写、绘制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如孔融让梨等故事,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树新风。在安宁村,刚开始时,许多村民担心:一是在做广告,二是怕写的字、绘的画在风吹日晒中过两天变花了,不好看。所以,多数村民坚决反对在自家洁白的墙上写字绘画。于是只好从党员、村社干部家的墙上开始。省书法协会会员、县书法协会主席诸泽俊回忆当初的情景说:“想到村民家喝口水,洗洗笔,村民脸色都不好看。”可只过了4天,不少村民拉着老师们不让走,非要在自家墙上写字绘画,有的甚至头天收工时就把老师们用的笔、墨、梯子等搬到自己家中,第二天老师们只好首先从他家墙上写画起。原来,村民们看到墙上的字写得好、画也美,内容切合实际,天黑后又用扫把扫、水泼等,字画依旧,质量没问题。
少一颗“孝老”星,女朋友告吹。今年2月,为了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德昌县在小高镇安宁村率先推行“诚信守法、创业致富、孝老爱亲、文明风尚、卫生整洁”“五星”评定,在“四个好”家庭创建中,借鉴原有的“五星”评定经验,制定推广“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星”评定标准。
张三(化名),家中有父母、妹妹共四人,家有楼房、有小车,年龄26岁,在外做工程,年收入超过20万。2016年4月初,经人介绍与能干、美丽的王姑娘见面,双方及父母都很满意。4月21日,两家人在县城高高兴兴吃完午饭后,一起到张三家做客,可王姑娘一家在张三家坐了不到10分钟,就坚决地离开了。张三的家人先是怀疑茶有问题,在家的四个人都喝了,没事;又怀疑水果不好吃,四个人都尝了,也无异味;又担心说错了话,经回忆,也没有得罪人之处。一家人分析了一个晚上也没有结果。第二天,抱着一线希望的张三父母找到介绍人一问,才知问题原来出在“星”上。原来张三的母亲妹妹常为一些小事大声争执,在星级户评定中,张三家就少了一颗“孝老”星,精明的王姑娘母亲进门时看到张三家少了“孝老”星。又见张三母女俩说话如吵架,于是断定“亲生母女都这样,与媳妇更难处”。这门亲事就这样“黄了”。
多一颗“诚信”星,月增收2万元。从今年3月至4月,德昌县产的2.5万吨桑椹大量上市,引来了山东等省外客商云集收购,外地客商的通常做法是找一个他们认为可靠的人,把钱交给他,由他代为收购,每帮助收购一市斤给予2角钱的费用。孙老板找李四(化名)帮助收购三天后,李四因为每天有2000多元的收入而高兴,在家请孙老板吃饭。酒过三巡后,与陪客的朋友谈到自己因当初欠账的事没有评上“诚信”星,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孙老板借故出门一看,果然缺少“诚信”星。从第四天开始,孙老板就请有“诚信”星的王五(化名)代收桑椹果。一颗“诚信”星,每月给王五带来了2万多元收入。
产业不断发展
是“四个好”家庭升级的动力
村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永无止境,所以,“四个好”家庭创建永远在路上。高丰村正在建成的万亩枇杷园,为村民提供了“四个好”家庭上档升级的底气。2014年,德昌县规划以高丰村为中心,建设1万亩枇杷园,以2016年价格计算,农民增收将超过3亿元。截至2016年6月底,财政已投入资金2072万元,完成了万亩枇杷产业园区20公里的道路硬化、5公里的水沟“四面光”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栽种大五星等枇杷8335亩。高丰村已有枇杷2300亩,全部丰产后,农民收入将超过9000万元。
小高镇安宁新村近期规划发展大棚蔬菜2000亩,产值5000万元;远期规划发展4000亩,产值1亿元。
巴洞乡松柏村已栽种核桃等果木8000多亩,正积极发展运输、劳务输出等产业,预计5年后,全村人均收入将超过3万元。
到那时,现有的“四个好”家庭将有升级版:村民居住有别墅、代步有小车、孩子上学全免费、看病都报销、60岁以后能领取养老金……
赵泽卫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尹华高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整治乱停乱放,真是太好了,有个别人太不像话了,车辆随意停放。”“是啊,早该整治了,有些车辆还横着停放在人行道上,有些停在停边造成堵车!”据了解,金阳县于4月18日起,将在县城区道路启用电子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