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福寿螺入侵 秧苗两三天被咬去大半

四川日报 2015-06-11 08:48 大字

一只雌螺一年两代可繁衍32万个后代,德昌福寿螺灾害发生面积约2000亩——

□但华民 本报记者 何勤华

“福寿螺最容易辨认的特征是:雌螺在水线以上的固体物表面会产下‘粉红色的卵块\’。”6月2日,德昌县农牧局组织召开福寿螺危害及统防统治技术培训会,技术人员为村民讲解了福寿螺的辨认、防治等知识。

今年,德昌县多个乡镇遭遇福寿螺入侵。为保障全县水稻的生产安全,该县农牧局组织植保技术人员深入农田、池塘、沟渠等处,开展螺情普查,科学指导群众防治福寿螺。

福寿螺泛滥成灾

福寿螺最早是由德昌县德州镇果园村一农户作为食用螺引入的,后迅速繁殖蔓延,在2008年,造成德州镇果园村、王所乡王所村、大冯村、小冯村近500亩水稻受害严重。目前,德昌全县福寿螺灾害发生面积在2000亩左右。

“福寿螺以植物为主食,主要危害水稻、蔬菜、慈姑和甘薯等作物。”德昌县农牧局技术人员说,福寿螺不单危害农作物,食用未煮熟的福寿螺,还极易染上食源性广州管园线虫病。

记者在德州镇大坪村一组、二组、三组采访时发现,一些水田、水沟里的福寿螺密密麻麻。田边及水沟边的水泥壁上,更是布满了粉红色的卵块。沟渠两边的道路上,随处可见被农民捡拾起来砸烂后暴晒在太阳下的福寿螺。“福寿螺的繁殖能力十分强,繁殖速度惊人。”德昌县农牧局局长杨勇告诉记者,福寿螺一年可繁殖两代,一次产卵数千粒,孵化后的幼螺生长4个月就可产卵。由此,一只雌螺经一年两代可繁衍32万个后代,繁殖速度比本地近缘物种快10倍左右,危害很大。

多种方式灭螺大战

“从来没见田里有过这么多福寿螺,幸亏农牧局的技术人员及时指导我们使用药物灭螺,你看,这一堆堆的都死了。”6月2日,德州镇大坪村村民肖启春把记者领到了她家的农田边。顺着她手指的方向,密密麻麻的死螺让人看了心里直发麻。

“这段时间的秧苗,刚刚开始转绿,若不及时对福寿螺进行统防统治,两三天之内秧苗就会被咬去大半。”提起福寿螺,同村村民肖崇也是痛心疾首。

根据眼下情况,德昌县农牧局迅速展开围剿行动,有关技术人员纷纷奔赴一线指导农民防治福寿螺。

目前,德州、王所两乡镇剿杀福寿螺的方法,主要以农业防治、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以化学防治为辅。不少农民用的是土办法,人工摘螺,集中捣毁,或敲碎去壳后喂鸡鸭。这种办法虽能迅速除去田里的大螺,但对成千上万的小螺只能望而兴叹。“对付螺卵和小螺,农民可以把鸭子放养到田里、沟里吃掉幼螺。”杨勇说。

在各种防治方法中,应用茶麸杀螺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办法。茶麸也称茶枯、茶籽饼,是油茶籽榨油后剩下的渣料。茶麸不但能较快杀死福寿螺,而且不会损坏土壤结构和造成植物农药残留超标。

名词解释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流域。上世纪70年代末,台湾水产养殖业者将之当成美食引入台湾。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广东、福建、广西等地开始养殖福寿螺,后因其肉质太松而失去市场,养殖户纷纷弃养,将其抛进水沟、池塘。不到几年,便酿成螺灾,现已成为我国危害水稻等作物的恶性水生动物。2003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将福寿螺列入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物种“黑名单”。

新闻推荐

新增13个省级生态乡镇

本报讯(记者钟美兰)7月1日,记者从凉山州环境保护局获悉,在2014年度省级生态乡镇验收中,凉山州13个乡镇申请并通过了省级生态乡镇验收。凉山州通过省级生态乡镇验收的13个乡镇分别是宁南县的竹寿镇、大...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