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桑树全身都是宝凉山如何开发好

四川日报 2015-04-30 09:14 大字

利用桑葚和桑叶,德昌县和宁南县培育起亿元产业。专家认为,该产业尚有巨大潜力可挖——

□本报记者 钟美兰

“桑树全身都是宝,我们如何能用好”,4月15日-16日,中国蚕学会现代蚕桑生产模式现场会在德昌和宁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专家和商家齐聚凉山,为凉山蚕业发展建言献策。

利用桑葚和桑叶,德昌和宁南培育亿元产业。数据显示,2014年,德昌产桑葚1.5万吨,农户售果收入7500余万元,综合产值1.5亿元;宁南桑树面积22万亩,养蚕27.2万张,蚕茧25万担,农民售茧收入4.43亿元,全县茧丝和相关产业的产值达到28亿元。

然而,数据背后却有不可忽视的现实——两县的目光过于集中在桑叶和桑果上,没有利用好桑枝、桑树根等。

效益好但尚有潜力可挖

4月,正是桑葚成熟季节,驱车沿着山路前行,来到德昌县永郎镇永跃村,一望无际的桑树上挂满了桑果,果农提着果篮穿梭在林间。

据了解,德昌蚕桑面积6万亩,其中果桑面积达3万亩,值得一提的是,桑树都种植在山地。“利用山地大面积种植桑树,在全国很少见。”山西康禾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金成说。去年,德昌产桑葚1.5万吨,农户售果收入7500余万元,综合产值1.5亿元。

宁南县华弹镇10万亩蚕桑也分布山区。据宁南县委书记张硕介绍,宁南充分发挥坡地优势种桑树,推行田边地埂栽成线,荒坡斜地栽成片,房前屋后建成小桑园。目前,宁南有桑园22万亩,去年全县茧丝和相关产业产值达28亿元。

虽然德昌和宁南蚕桑产业产值上了亿,但专家们认为,两县的蚕桑产业,从种植、营销到加工,尚有巨大潜力可挖。

目前,德昌桑葚采摘主要是人工用手摘,即便是采摘熟手,一天最多摘80斤。“用手采摘,人力成本高,人的汗液对产品也有影响。”马金成说,在山西,桑树种植密度不大,这为后期规模采摘留下了空间,到了收获季节,果农在树下围一块无纺布,将树一摇,一人每天可收500斤桑葚。

德昌县委常委刘庆红说,目前桑葚主要卖鲜果为主,采摘方式也正在改进,采用无纺布和人工两种方式采摘,“卖鲜果的不能太熟,必须人工摘,用来加工的,可以摇。”

“德昌桑葚甜度太高,用来生产酒或者果汁,在发酵方面有问题。”马金成说,天气干燥,出汁率不到50%,生产果汁很浪费,不如发展果干或果脯。德昌目前已经引进了一家果脯企业,预计年内投产。目前,宁南县冬桑凉茶饮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冬桑凉茶目前已敲开川北、渝北等六个区域市场的门,去年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德昌元坤果业有限公司果业去年桑葚系列产品的销售额是3000万元。

广西一企业负责人杨正帆认为,所有蚕桑和果桑企业加强合作携手开发产品才是王道。宁南和德昌具有良好的基地优势,但是该地果桑到底适合开发酒类还是果干类,需要进一步进行试验才能决定。“初步的意向是,凉山的同类企业为其提供桑葚原料。”杨正帆说。

加强合作携手开发

桑树全身都是宝,咋个才能用得好?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向仲怀认为,宁南地处金沙江流域,其套种模式既有利于水土保持,又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值得大面积推广,此外,要进一步加大蚕桑资源综合开发,推动蚕桑产业向生态旅游、食用养生领域发展。“蚕桑是传统的产业,有着比较成熟的生产模式,但需要进一步加大桑叶、桑枝、蚕茧等资源的综合开发。”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副站长吴钢说,而果桑是新兴产业,其加工全国各地都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在产品研发等方面下更多功夫。

马金成绕着永跃村走了一圈,发现村民房前屋后都堆放着桑树根。“桑树根是一味中药材,这样子当柴烧太浪费。”马金成说。后来,他得知宁南县也是把桑树枝当柴火烧。“桑枝可以用来做加工。”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教授赵爱春说,桑树全身都是宝,但是德昌和宁南仅把目光停留在桑葚和桑叶上,没有利用好桑枝、桑树根等资源,以桑枝为例,宁南县有桑园22万亩,一亩桑树可以产枝条2吨,22万亩即是44万吨,完全可满足一条生产线的原料需求。“如果要在这里投资建厂,那和当地企业必定是一种合作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江苏南通市新丝路蚕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家华说,但他担心的是,目前德昌仅有6万亩桑园,厂建起来后可能面临原料不足的问题。

张硕表示,总投资12亿元的四川舜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桑枝综合利用项目正在开展环评等前期工作,此项目可解决桑枝利用的问题。

新闻推荐

拼党课知识比养石蛙这堂党课上得生动有趣

凉山州创新党员教育活动,寓教于乐——□本报记者钟美兰文/图5月26日,德昌县小高乡安宁村,5名身着傈僳族服装的男女手拿一个小捞杆,正努力地将水中的乒乓球移到另外一个盆里,好不容易捞起,却在途中滑落,...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