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合作社建集配中心省上支持逾百万元

四川日报 2015-02-27 10:34 大字

凉山州德昌的这个中心将大幅提高产品营销能力

本报讯 (记者 钟美兰 何勤华文/图)2月8日,阳光煦暖,德昌县学成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几个工人正忙着晾晒板鸭,理事长沈学成的电话响个不停。这段时间,他奔波于德昌各车站、农贸市场和快递站,给客人送货发货,“等集配中心运行,生意会做得更游刃有余。”他说的集配中心是指合作社投资建设的德昌农特产品集配中心。中心去年6月建设,今年3月底将完工并投用 ,这是凉山州首个以合作社名义建设的农产品集配中心,也是凉山州唯一获得全省农产品集配中心试点项目的合作社,支持资金高达125万元。

缘起:建合作社为统一质量

沈学成养建昌鸭三十年了,说起未建合作社前 ,“一直乱的,一乱,大家都跟着遭殃。”沈学成说,散户养殖不规范,不做预防,一遇疫情,无鸭幸免。这倒逼他寻找出路,同年底,在政府支持下,他带领8户村民成立了学成养殖专业合作社,从孵育养殖,他手把手地教会社员,养殖程序统一、技术统一。

养殖规范了,销售因为集中让养鸭者议价能力更强,合作社出面与德昌建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谈判,约定最低收购价,按照不同等级出售。“养鸭虽能挣钱,但就只有这么一季。”加入合作社的村民兰质礼说。

瓶颈:不少散户退出养殖

只能挣一季的钱成为养殖户的遗憾。据了解,建昌鸭从农历六月养殖,4个月后出栏制成板鸭,春季过后板鸭基本销售完毕。“忙的时候特别忙,闲的时候特别闲。”沈学成说,最忙的现在,早上五点就得起床发货。

对口收购的德昌建昌食品公司也是如此,集中生产半年,其他时间基本停产。“季节性特别强,想做大难。”该公司总经理邝冬云说。合作社与公司合作的订单模式弊病也暴露出来,行情好时农民自行销售,不好时“往公司送”,沈学成是德昌县最大的养鸭户,年养殖量3万只,每年他仅有一半鸭子销往公司,另一半自己制成板鸭销售。沈学成说,2014年,销售形势不好,不少散户纷纷退出养殖,大量圈舍空置。

探索:双方牵手建集配中心

沈学成认为,合作社的“技术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统一”虽然摆脱了散户养殖的制约,但却更依赖订单公司。“如果合作社自己有集配中心,那就不一样了。”沈学成说,去年6月,征求全体社员同意,合作社集资475万元启动农特产品集配中心建设。

这一想法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凉山州农工委向上申请,省农工委给予合作社农产品集配中心试点项目资金125万元,这是凉山州合作社获得支持资金单笔最高的。“合作社在产品营销方面普遍比较弱,学成合作社建集配中心是在探路。”凉山州农工委负责人说。

合作社建集配中心,邝冬云以个人名义投资了17万元,公司还为合作社做了150万元的担保贷款。“要突破季节性问题,我们公司同样需要通过集配中心来扩大市场,只有做大了蛋糕才能多分蛋糕。”邝冬云说,该集配中心包括储量1000吨的冻库、面积10亩的交易区和加工区。

据了解,德昌建昌鸭养殖约有200万只。合作社和公司打算,通过集配中心的冷藏和初加工,开发出除板鸭之外的新产品,扩大消费群体。

新闻推荐

德昌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违法犯罪

本报讯(记者何勤华)6月12日,记者从德昌县政府获悉,该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林业局和森林公安局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为期7个月的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据悉,此次行动将重点查处...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