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交给群众”

四川日报 2014-07-10 12:52 大字

对话

主持人

何勤华(本报记者)

嘉宾 王顺宏(德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 东(德昌县委农办主任)刘裕忠(松柏村建房业委会主任)

对德昌县而言,松柏村的新农村建设,“走出了一条路,一条让农民充分做主的路子”,王顺宏、陈东对于其间取得的经验,十分珍视,经常在一起讨论、总结。和他们一样,这里鲜活而充实的基层探索、草根智慧,引起了记者的浓厚兴趣。

记者:听说第一期的成功,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刘裕忠:第二期有11户参与,一次性就交纳了14万元保证金,积极性很高。今年,有40多户报名要参加第三期,可是只有9个建房位置了,所以还在继续征集意见,要由最后交纳保证金的户数来确定。

考虑到群众的积极性很高,县里准备扩大松柏村聚居点的规模,另外协调出11户的宅基地,提供给第三期农户,当然,这个要看农户最后的选择。

陈东:松柏村新农村建设现在已进入良性循环,只要群众有意愿,县里就大力支持。第三期将在10月进入申报程序:村民自愿申请、村组承诺、乡镇保证、县财政差额补贴。到2020年,全县要建成530个像松柏村一样的新农村聚居点。

记者:这两年推动新农村建设,有没有感触颇深的地方?

陈东:通过松柏村的实践,我们基本完善了建设思路:通过业委会组织发动、监管协调,县级职能部门驻场指导和服务,县财政资金配套完善公共设施,特别是公共厨房可以作为今后村集体经济的资产运营,使其能够自我运转。

这些聚居点就是将来的农村新型社区,建房业委会经过村民认可后可转型为社区居委会,县财政每年每村配套5万元农村基层公共服务费,确保新农村建成后有人管,同时,也可为村里的弱劳力提供一个就业岗位。

王顺宏:这两年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感触很多。有一年,根据省里安排,县里拿出1000万元建设新农村,让各乡镇上报建设点,结果一个也没报来,最后是硬下了8个点的建设指标,但实施和完成情况很不理想。我们也听说有其他地方由于政府强推,新村修起后无人入住,成了“空心村”。

新的县委、政府领导班子一直思考的是,怎样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通过松柏村的探索,给我们一个启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交给老百姓,由他们自主决定建不建、建多少、在哪里建、怎么建、怎么监督,县乡两级政府全程提供监管和服务。说实话,我们现在感觉这项工作进入良性循环,工作人员也要轻松多了。

记者: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能否总结几条“黄金法则”?陈东:一是定位准确,群众要干;二是机制要对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三是各级政府监管要到位,在指导成立业委会、建设管护、后期运转环节特别不能放手。

在建设阶段,政府部门的监管也是重点抓三个环节:浇筑基础、第二层楼面布钢筋、楼面封顶。

新闻推荐

到德昌 品草莓

本报讯(赵泽卫记者何勤华文/图)1月1日,记者从德昌县获悉,该县从当天至3月10日,举办纯雨草莓旅游文化节。活动期间,游客可到德昌品草莓,享受温暖阳光。德昌县众康果蔬专业合作社2014年在德昌县麻栗镇投资...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