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茶园大石墓 2000年前的邛人遗迹

四川日报 2013-03-01 17:18 大字

□本报记者 陈四四

巨石镶砌的古墓,隐藏在茨达河西岸高高的黄土堆中,毫不起眼。这座被命名为“茶园大石墓”的古墓,因奇特的形制和独特的文化面貌,日前被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茶园大石墓位于凉山州德昌县王所乡茶园村三组,被一大片农田包围,南北方向各有一棵粗壮的黄桷树。据考古工作者勘探,长方形石室墓由巨大的花岗石镶砌而成,墓长11米,宽3米,有7块盖顶石露出封土堆1米。

这座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古墓,怎么会吸引研究者的目光?原来,根据学术界多年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大石墓是战国至西汉时期邛人的文化遗存,对于研究西南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与西南古代民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弘说,大石墓是我国西南地区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古墓葬,主要分布于川南安宁河流域。其特点是墓室呈长方形,墓顶皆用数块巨石依次覆盖,盖顶石重达数吨,最重的达10吨。墓室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用10余块大石围砌,另一种用小石块砌成,墓室外皆有封土。葬式为二次拣骨葬,每墓入葬10余人至百余人不等。出土器物有石器、陶器、铜器等。晚期大石墓出土铁器与文帝四铢、宣帝五铢钱。大石墓大多成群分布,每群4至10余座不等。

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秦汉时期分布在西南地区的民族,主要有夜郎、滇、邛、笮、昆明等,而滇之北是邛人的分布区。在《汉书》、《后汉书》、《华阳国志》等史籍中,邛人又称邛都、邛都夷,是“椎结、耕田、有邑聚”的民族。“一直到三国时期史籍上还有邛人活动的记载,其后邛人可能融合于其他民族之中。”刘弘说。“德昌原属邛都县地,是邛人分布区,也是大石墓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刘弘曾对川西南大石墓所呈现的7个相对集中区域进行研究,认为大石墓的这种分布特征与史书所载邛都夷的7个部落有关,大石墓即《史记》所记载邛都夷的文化遗存。

新闻推荐

德昌草莓,红了

眼下,德昌草莓进入成熟期,草莓种植户们喜上眉梢。12月7日,记者来到德昌县,发现该县小高乡、德州镇等地的草莓种植户都已开始采摘、销售草莓。图为德州镇李所村草莓种植户忙着将草莓装箱。本报记者何...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