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生产两不误 川农大专家“智援”春耕
□张俊贤
连日来,为做到疫情防控和农业春耕两不误,川农大专家发挥科技、人才优势,通过远程技术指导、技术下乡、提供春耕物质保障等多种形式,“智援”春耕生产,助农增收。
贴心 技术送到农户身边
2月25日,一堂春耕技术培训会在互联网“云端”开播,园艺学院龚荣高教授为汶川县200多名村民作了甜樱桃春季管理技术培育。一根网线连接起果农和专家,“小叶病该打什么药?”“生长过程中果子变小变黄是啥子原因?”……果农踊跃提问,龚老师一一耐心指导。
和他一样,学校水稻、小麦、油菜、食用菌、茶叶等多个领域专家结合春季农业生产需求,通过现场示范、发放资料、电话咨询等方式,把技术送到农户身边,保障春季生产,不违农时。
农学院任万军教授提交的《四川水稻防疫备耕与育秧技术要点》,2月12日被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写入《近期主要粮油作物生产技术措施》下发到全省。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黑麦草三叶草品种改良岗位专家张新泉教授针对企业春播面临的问题,开展远程技术服务,整理汇编技术资料发送给各大企业,助推种养企业逐步恢复生产。
2月21日,布拖县乐安乡伟子坡村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三头犊牛拉稀,求助川农大专家。科技处副处长王之盛教授、动物医学院左之才教授等通过“网络诊断”,给出治疗方案,在他们的指导下,三头犊牛顺利康复。
中草药专家、科技特派员田孟良教授先后赴金堂县隆盛镇古顶村、新都区新繁镇汪家村,指导立体种植模式下红橘春季施肥和黄精种苗病害防治。“季节不等人,不到现场看看总是不放心。”他说。
暖心 保障春耕农资供应
“我们这个有机肥是植物源的材料,经过90天的生物发酵工艺,不会造成二次发酵烧根,也不会带来病原菌的侵入……”这个直播内容是四川农大产研院利用旗下平台——四川(成都)土壤修复与肥力激活研发中心,开通网上直播与线上订货会,保障有机肥供应的一次尝试。据统计,通过这个渠道,最近几天就销售出近 1000 吨有机肥。“我们一直在努力协同校内外各类资源,全心助力春耕生产。”产研院董事长周伦理介绍。他们还畅通供应链,通过川农牛e购平台采用多条途径为成都滞销的蔬菜、草莓、花卉等打开销路。
学校派驻雷波等地的张韬、饶远林、胡剑锋、葛飞、何祖峰五位扶贫干部,则站到了服务春季农业生产第一线,指导农户备好优质水稻、玉米、大豆、花椒等品种,选好畜苗、禽种、饲料等,做好春耕物质准备。
热心 当好智库促农增收
为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川农大专家向省委农办提供了新冠肺炎疫情对春耕生产影响分析报告并提出建议。
川农大党委书记庄天慧教授建议,目前应该科学划分各区(市)县疫情风险等级,根据疫情轻重缓急分类施策,对于四川省广大无疫情农村地区,特别是川南再生稻区,要把防疫重点转到正常的粮油作物生产上;各地应以更加科学的方式搞好疫情防控,放宽生产性服务人员入村限制,减少或者取消通村路口的关卡,让技术专家、农技人员、社会化服务组织能顺畅地到达田间地头组织生产,指导生产。
动物营养所所长余冰教授建议从科学层面重点分析不同应激源对畜禽机体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功能的影响,揭示其中的免疫作用机制,为提高畜禽抗病能力和改善畜禽机体健康提供理论基础。
针对早期高档名茶原料少采制少带来的损失,茶叶专家唐茜教授等建议茶叶企业可因地制宜调整产品结构,增加机械化采摘比例,节约人工及采收成本,适当增加黑茶生产比例,拓展四川黑茶(藏茶)的消费市场。
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漆雁斌教授则通过媒体呼吁,在反思此次疫情影响时,需着力补齐乡村公共卫生短板,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依法从严保护野生动物,强化对农村活禽及肉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监管,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闻推荐
阳光照进阿布洛哈村2020年1月17日,阿布洛哈村的村民乘坐刚投入运行的悬崖“摆渡车”穿越深壑峡谷进出山。2006年3月20...
布拖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布拖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