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代表委员的“利器”

四川日报 2016-03-04 00:37 大字

首席观潮

□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张守帅

“时间怎么过得那么慢?”3月3日上午,有记者在四川代表团驻地不时看表,边看边感慨。

快与慢只是相对概念。忙起来抓狂地追问“时间都去哪儿了”,才是两会常态。之所以感觉慢,是因为敲门采访遭遇了“闭门羹”,需要等候。按照议程安排,当天尚未进入正式会期。多数代表在住处伏案看文件、敲电脑,拿着钢笔修修改改。他们善意地对记者提建议:下午开完第一次全团会再来采访更合适。

后来得知,那段时间,部分代表在仔细翻看四川省和地方的“十三五”规划,希望能将地方战略谋划升格为“国家意志”,争取国家对四川给予更多支持。还有代表在修改完善所提议案、建议;也有聚在一块探讨商议的,有的还专程找专家教授“碰撞”去了,以使文稿更加严谨、更具可实施性。

两会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因此庄重而严肃;代表委员的使命,神圣而光荣。既要讲好“普通话”,又要讲好“四川话”。

记者与一些年轻的代表交流,他们表示自己所提建议的质量这几年不断提高,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对解决本村、本区域的具体问题提得少了,对更具广泛“痛点”的民生热点话题关注多起来。

代表委员都有自己的“利器”,联名提交议案、建议或提案,即是其一。它能加重砝码,引来更多的关注,推动问题尽快得到答复、解决。

记得前两年,有四川代表专门就革命老区发展问题找到相邻省的代表联名,形成了一份跨省建议,这样所反映的人民呼声和发展诉求就更具针对性和代表性。

但是,“利器”能不能使用好,关键还取决于议案、建议或提案本身的“含金量”。记者发现,过去一年,有50多位四川代表加入同一个微信群,相当于建了一个“智库”,他们一旦收集到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就在里面商讨建设性对策和可操作的办法。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耿福能,则是另外一种类型:通过“实战”,带来一个关于产业化扶贫的建议。他在凉山州布拖县三个乡帮助群众种植中药材,通过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价,带动农户增收。“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解决了贫困山区群众的致富难题,也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药材原料。

一周前,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字眼,令耿福能倍感振奋。***与中药材发展,两大主题可以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耿福能说,一定要把这个实战证明了的结论讲出来。

与记者碰面时,他的稿子与前一天相比,又修改完善了很多地方。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