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鸟的天堂 人鸟和谐 沧桑乐安 回归自然

凉山城市新报 2015-12-14 17:05 大字

这里是百鸟的天堂。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阳光漏下一缕光,让这里更加温暖灿烂。 在湿地里徜徉游走,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有幸经历的。

大美乐安

宛若仙境

(上接A10版)

大美乐安

宛若仙境

乐安湿地是四川最美丽的湿地之一,湿地的每天是美的,湿地的四季是美的,以夏之景为盛。

今年暑假期间,读小学的儿子不知从哪里听说了乐安湿地有人钓鲫鱼的消息,本不善于垂钓的我,在儿子执着的央求下,不得不相邀几家朋友,备足干粮和鱼具一同前往。

我虽数次涉足湿地,但每一次重游,仍被其美景大气所震撼。夏季的乐安湿地天高气爽,能见度很高。天地之间,绿草茵茵,繁花似锦,芳香幽幽,一望无涯。湿地中星落棋布地点缀着无数小湖泊,湖水碧蓝,小河如藤蔓把大大小小的湖泊串连起来,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

顺着小路登上山坡上的“观鸟台”,湿地全景尽收眼底,草地与河流相交相融,大气磅礴,恍若置身于仙境中。碧草茵茵,流水潺潺,既凝固又流动,向世人缓缓舒展开了一幅大自然壮美的画卷。

晨曦微露,湿地开始了一天的热闹与繁忙。成百上千醒来的鸟儿争相亮起了歌喉,发出清脆的鸣叫,时而低旋,时而跃起,尽情地向大地舒展着它们的美姿,构成了一首抒情的交响乐。

旭日初露,蛙声一片,不绝于耳,湿地沸腾。千姿百态的水鸟万鸟齐飞,翱翔于水天之间,自由自在地鸣叫着、嬉戏着,享受着阳光的温暖。短暂停落休息,数十分钟后,又一次汇聚,又一次万鸟齐飞,湿地旺盛繁茂的生命力彰显十足,壮观不已。

看够了万鸟齐飞的壮景后,选好位置,挂饵放钩,恍然一瞧,才发现湿地之中早有晨钓之人,身穿齐胸雨裤,头戴遮阳草帽,手执鱼杆伫于水中,一看便知是深谙此道之人。

夕阳西下,随着晚霞和湿地之水深浅的变化,蓝色的湿地之水呈现出五颜六色,波光粼粼,斑斓耀眼,让人沉醉。收拾战果,拾些干柴,点火剖鱼,一边聆听着潺潺流水、鸟儿与鱼蛙的鸣叫,一边品味着香气四溢的烤鱼,望着四周村落里飘起的袅袅炊烟,瞬间,便融入到了大自然中,似乎达到了天地人合的境界。

劳作一天的彝人牵马暮归,穿越湿地时,水深齐胸,彝人双手高举衣裤与马头并进,我们递酒相邀,淳朴的彝人浅抿一口,从马背上拿出洋芋置于火边,算是回报,然后牵马离去。

当然,乐安湿地不同季节的美也是不尽相同的。秋季的乐安湿地,虽草黄萧瑟,但候鸟成群,随时能见不知名的鸟群迁徙停驻;冬季的乐安湿地,就显得静谧安详了,绵绵白雪装饰着世界,农房粉装玉砌,树木琼枝玉叶,湿地白雪皑皑,放眼望去,茫茫一片,壮美至极。

说到乐安湿地,座落在周边的11个彝族原始村落的彝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关于人与鸟的故事。

在湿地周边至今流传着一个黑鹳的传说。黑鹳彝族名字叫做“日则累毕”,是一种可以带来不祥征兆的鸟。

很久以前,有一个放牧的人,把一只黑鹳打死后拣了回去。不久,几百只黑鹳黑压压地徘徊在牧人所在村子上空,迟迟不肯落下来。突然间,乐安上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接着便下起了倾盆大雨,一直下了几天几夜。

乐安周边的村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灾害,而更离奇的是那个打黑鹳的人突然暴病而亡。村里有位姓麻查的老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一只美丽的大鸟托梦给他,说这都是因为黑鹳被打死的缘故,要想消除灾难,要用两只公鸡在黑鹳被打死的地方做法事,才能保村民平安,且只能是村里姓李子的家族毕摩。于是村民们请李子家的毕摩做了一场法事,天气才变好,村民们也从此平安无事。

从此,乐安周边的人再也没打过这种鸟,黑鹳成为当地人心目中一种可以带来吉凶祸福的“神鸟”。至今,乐安乡周边的村民都知道黑鹳死的地方是一个圣地,神圣不可以侵犯,彝语称为“补你火提”,意为神秘莫测。只要是有人侵犯这块禁地,周边的村民都要自发地准备两只鸡到圣地请李子家的毕摩念经,这已成为湿地周边村民代代相传的规矩。

我猜想,黑鹳的故事,说明乐安湿地周边的彝人自古以来就十分爱鸟护鸟,鸟和当地人从古至今一直和睦相处,故乐安湿地自然就成了鸟的天堂。

沧桑乐安   

回归自然

现在的乐安湿地,是美伦美奂的。但在上世纪70年代初以粮为纲的年代里,乐安湿地也曾历经沧桑,满目疮痍。

据当地彝人回忆,上世纪70年代初,乐安湿地遭到大面积破坏,境内开挖大小排水沟120余条,村民大量采挖泥炭做饭取暖,导致湿地面积锐减,大量水草消失,鸟儿也曾一度失去了生存空间,更有甚者,还想开耕种粮。

当地的彝族老人说,那时,引沟排水后,周边村庄里的人大部分都拥入湿地挖采泥炭,晒干后取暖做饭,多者便用马车拉入县城卖钱换粮,其间,各家各户捡拾的鸟蛋用竹筐来装,捕获的鱼群中,碗口粗、长两尺的鱼不计其数,还有许多野鸭、野鸡、不知名的鸟类和两栖动物,湿地曾一度成为人们就地取材、肆意采挖、致富增收的资源。

后来,严重的采挖情况,引起了布拖县委、县政府和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从2003年起县上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对湿地逐步实行填沟堵水恢复工作,县、乡、村、户四级层层签订保护湿地责任书,林业局聘请多名管护人员,对湿地进行长期管护。

同时,在湿地周边落实退耕还林2000多亩,种植了云南松、桤木、白杨等50多万株。采取广播电视、散发宣传单、开展知识讲座等形式,加强湿地管理宣传工作,让保护区周边居民认识湿地的重要性,提高居民保护湿地意识,积极将湿地纳入全县旅游总体规划。

另外,充实配备四川乐安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气象观测站、水文监测站等基础建设的人员,使其能常年进行水鸟监测、巡护和生物多样性调查。同时,加大湿地周边建设沼气池和节能灶项目,杜绝居民对湿地内泥炭的采挖,避免人为破坏。

经过多年对湿地的恢复和管理,如今,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恢复性改善,鸟类、鱼类、各种植物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湿地真正成为了鸟的天堂,植物的摇篮,回归了真实的面目。

回想历史,湿地被人为的破坏,让人痛心不已;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岁月洗礼后的回归,又让人倍感欣慰。布拖的人民一直遵循着“森林是地球的衣裳,湿地是地球的肾脏”这一千古不变的自然定律。

新闻推荐

目前四川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万公里据悉十二五期间四川

目前,四川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9.2万公里。据悉,“十二五”期间,四川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250亿元,创造“四个历史之最”:完成投资最多,建设里程最长,配套设施建成规模最好,扶贫攻坚力度最大。未来,四川还...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