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进凉山 中国文化报记者眼中的布拖
人山人海的布拖拖觉斗牛场。 火把节的热情从城里烧到城外。 美女穿梭在乌科高原上。 布拖火把节吸引了无数外媒朋友的光临和关注。 漂亮的彝家小女孩。 彝家女在户外织布。 彝族银饰手工技艺。
文/本报记者 杨晓虹
图/本报记者 俄底尔以
10月16日,我有幸成为跟随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一起参加在布拖举行的“中国传统民俗节庆文化复兴暨彝族火把节发展模式学术研讨会”的本地记者。
随着同行们的陆续到齐,我们十余名记者组成了庞大的记者团,开始向布拖进军。
这是我第一次去布拖,对于此行,我心里充满了忐忑与期待。在还未出发以前,我便听刚从县上回来的朋友说,“布拖的路不好走,若是运气不好,遇上堵车,路上起码要坐十多个小时。”好在我们这一整车的人全是记者同行,大多都相识,一路上倒也充满了欢声笑语。
坐我后座的,是一个高高瘦瘦的小伙子,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上去很斯文,但显得有些面生。一路上,他始终望着窗外,不发一言。
随着时间的流逝,陆续有人开始缓缓睡去。不多一会儿,我才发现,身边竟已找不到人说话。唯独他,依然保持着那样的姿势,始终望着窗外,仿佛凝固的雕塑一般。
“你在看什么?你是哪个媒体的记者?我看着你有些面生呢。”平时本就话多的我主动与他交谈起来。他转过头看了我一眼,轻轻地说道:“我是中国文化报的记者。我在看窗外的山,在外面的城市,可见不到。”
渐渐地,我们的话多了起来。他告诉我,他叫付远书,与我年龄相当,也是此次学术研讨会的随行记者。
他说:“你知道吗,这是我第一次来布拖。你呢?有没有去过布拖?”
听了他的话,我摇了摇头, 告诉他:“我也是第一次来布拖。”
天色渐晚,我们距离布拖县城也越来越近了。深秋的布拖,显得有些萧索冷清。柏油路两旁,落光叶子的白杨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沉默地伫立着。报社的同事米赢告诉我们说:“白杨树,是布拖特有的一道风景。我们来的时候晚了,不然还可以领略一下这漫山遍野的白杨树的壮观。”
随着车辆的前行,道路两旁的彝家土房一间间地后退着。有奔跑玩耍的彝家小孩站在路边,对车上的我们使劲儿挥着小手,随后展开一个大大的笑脸, 付远书也很有礼貌地笑着朝孩子们挥了挥手。
晚上7点,我们一行终于抵达了布拖县城。望着下榻的酒店,付远书说:“比我想象中好太多了!”
随着报到完毕,我们一行人开始就餐。毫无例外,在座的每一位人员的餐盘中,都有着煮洋芋的身影。
看着他付远书对装满洋芋的托盘左瞅右看看时,我告诉他:“布拖的洋芋是出了名的好吃。既营养又美味,你千万不要错过哦!而且你不要选那些长得好看的吃,要选就要选那些煮来已经炸开的,那样的洋芋最好吃!”
经过长途的跋涉,吃完晚饭后,许多人都选择了回房间休息,可是我和付远书却选择了去县城里逛逛。就着路灯,我们用相机拍摄了许多照片:有干净整洁的都寨大道、有飞驰而过的小汽车、有披着擦尔瓦散步的男子,也有叼着老烟枪的彝族老人。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我和付远书都相约着结伴采访。在这两天里,我们不仅见到了最具彝族特色的阿都文化,更是非常过瘾地品尝了纯正的彝家美食。
付远书一直不停地在我耳边说:“太好了,太好了!来这一趟,真的太值了!可惜就是这次衣服带少了,让我有点抵挡不住早晚的寒意。”在参观日呷村非遗展演的时候,毕摩与苏尼的神秘,让付远书叹为观止。“他们是不是能与神通灵?他们怎么可以用嘴巴含住火炭!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对于他这一连串的问题,我显得尤为头疼,我只能告诉他:“这些都是彝族特有的传统文化,至于他们怎么做到的,我也就真不知道了。”
18日下午3点,分组研讨会结束,3点半所有人在酒店门口集合,准备打道回府。
在如此匆忙的时间里,付远书找到我,说:“我站在街道中央,你给我拍张照片,要记得用全景模式,拍出这个充满火文化的神奇之地。我要把照片带给我同事们看看,这次他们没有来,将成为他们的遗憾。”
19日晚,付远书发信息告诉我,“钟声响起归家的信号,在我此行里,仿佛带点唏嘘。”我知道,他即将踏上回家的归途,而距离我们下一次见面,没有准确的日期。
在最后,我想用一首不太成熟的诗,为我们此次的布拖之行,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付远书说:“诗的名字还有后半段就由我来写吧!回去再发给你。”
……
夕阳下落,雄鹰翱翔。
我叫布拖,是阿都文化起源的殿堂。
我是布拖,是希望再次新生的地方。
……
新闻推荐
日前,凉山州布拖县科协召开安排部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会议,会议由县科协主席吉地沙伍主持,县科协全体党员干部参加了会议。会上,吉地沙伍说,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落实党章关于加强党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