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筑基石 ——凉山州积极探索发展彝区学前教育之路
学习
文/本报记者 李潇 图/本报资料
“老师,帮我娃娃报个名嘛,我们都排了好久的队咯!”“老师,还有我的娃娃……”
2014年9月1日,距布拖县城十几公里外的木尔乡叶儿村教学点热闹非凡,300多名家长拥挤在报名处为自己的娃娃报名缴费。
这不是小学一年级新生的报名,而是学前班学生的报名现场。这些来自村村寨寨的家长们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在入学前接受学前教育,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前教育,在凉山彝族聚居县,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们的重视。
这是一个被刷新了概念的学前教育,它不同于发达地区或汉区传统意义的学前教育。而是一个承载着彝族孩子成长的希望,担负着筑牢基础教育基石的一个全新课题。
萌芽:
学前教育的尖尖角
今年7岁的尔古医院莫就读于喜德县城关小学一年级。她的老师郑燕菊说,小姑娘在班里是全优生,在今年的期末考试中尔古医院莫语文考了98分,数学考了95分。
全优生尔古医院莫优秀的成绩很大一个原因来自于她从小就接受了学前教育。
尔古医院莫家住喜德县巴久乡巴久村,父亲是小学文凭,母亲是文盲。上学前班之前,尔古医院莫说的是母语彝语,家中的语言环境也是彝语。父亲在外务过工,他意识到,要想让女儿更好的融入学校这个大环境,听懂老师的授课,一定要提前接受汉语的教育,因此他把孩子送入了县城机关幼儿园学前班就读,为以后学习打基础。
进入学前班后,尔古医院莫的交流语言就成为了两种,彝语和汉语。把两种语言相互交替使用的能力使这个7岁小姑娘进入小学后,相对其他同村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孩子来说,在知识的接受和领会能力上就强了很多。
一岁看大,三岁看老。儿童早期教育,是决定人一生发展的关键。
困境:
缺失的语言链条
学前教育对于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促进孩子终身发展的奠基工程。
地处凉山彝族腹心地带的昭觉县曾为凉山州府,重教兴学之风历史悠久。但是,横向对比,和州内的其它兄弟县市,尤其是安宁河流域和杂居区相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
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师专业水平、家长观念问题等,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自2012年秋季开始,县委、县政府安排教育部门专门开展了深入的调研。
2012年秋季学期,在新城片区美甘乡中心校的一个调研,很能说明问题。这个学校一年级全班学生35名,最大年龄8岁,最小6岁。其中,能听懂汉语并可以简单交流的学生只有4名,他们是乡机关附近的临时工子女,勉强能听懂的5名,他们是乡机关附近的农民子女,其余均听不懂汉语。而授课教师是专科毕业的汉族特岗教师,不会说彝语。学期末统测结果表明,学生学习成绩和掌握汉语的程度成正比,即能和老师交流的4名孩子在成绩金字塔的顶端,只能勉强听懂的5名孩子居中间位置,其余学生根据掌握汉语的程度分排末端。
不仅仅是昭觉,在全州彝族聚居区,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严峻问题。
按照全省统一的人教版语文第一册的要求,小学生在进入第一学期学习时,要掌握汉语拼音、认识400个生字、会写100个生字,而学习拼音的课时只有一个月左右,这对民族地区没有一点汉语基础的彝族学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样“几乎不可能的任务”最直接的结果是挫伤了彝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学生学不进去,教学质量无法提高,导致部分家长观念更趋保守,认为既然娃儿成绩不好,只要小学毕业能认识两个字出去打工就行了。由此的连锁反应是学生的流失。
原因显而易见。少数民族聚居区儿童因为汉语障碍,没有学前教育做铺垫,就直接进入一年级使用汉语接受教育。这对彝族孩子来说,是一个几乎难以逾越的障碍。他们从小使用母语,生活在自己的母语环境中,突然要使用对自己来说形同“天书”的另外一种语言接受教育,不仅难为了孩子,也难为了老师和学校。
而事实上,这种由于开蒙之初语言学习的缺失造成的困扰,可能会一直困扰着彝族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甚至人生更长的时间。
这种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事实上的不公平在凉山州广大彝区真实的存在着。
要让彝区的孩子们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要让民族教育不能输在思想及体制及机制的缺陷上。
探索:
在创新中破解困境
如果说九年义务教育政策是国家对提升国民文化素质下的一剂良药,那么,在彝族聚居县,学前教育就是这剂良药的药引子。有了这剂药引子,九年义务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反之,哪怕教师再努力、学生再用功、抑或是实行‘双语\’教学,都是事倍功半。
面对这一问题,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结合《大凉山彝区教育振兴计划》,编制了《凉山州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规划(2014-2016年)》。与此同时,各县市,尤其是彝族聚居县的党委、政府,也都直面短板,积极探索解决办法。
让“弱鸟”先飞!2012年,昭觉县开始采取措施,强力推进学前教育。该县重点抓学前一年制的普及工作,让所有要进入小学的孩子,至少读一年学前班,使其早一年接受汉语拼音的学习,让孩子早起跑一年。
这种模式在昭觉称为“1+9”模式。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昭觉县对全县学生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的大幅提升已经得到验证,2013年上期末,全县小学一年级共有123个班,其中67个班读了一年学前班的学生成绩,比没有读过学前班的平均成绩高15分以上。
分值的差距,最直接地显现出了彝族孩子学前教育的成果。到2014年,昭觉县学前教育班级增加到196个,学生达10478人。
昭觉县彝族学生“1+9”教学模式成为少数民族地区一种值得关注和借鉴的教学模式。
走进位于美姑县城新区的美姑县城关第一幼儿园,一种“高大上”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所幼儿园占地2064平方米,监控室、厨房、活动室、音乐室等活动功能设施齐备,目前可容纳近900名学生。
这所幼儿园的建设,倾注了全县人民的心血。2010年,美姑县委、县政府将原计划用于修建县委办公大楼的土地划拨给县教育局作为学前教育建设用地,并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投入资金800万元,新建这所幼儿园。
对于美姑县的领导来说,幼儿园硬件设施的齐备和完善还在其次,在美姑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思维中,投入如此之大在一个贫困县建设起这样一个“高大上”的幼儿园,所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彝族学生的学前教育,尤其是以汉语教学为主的语言技能培训,以优良生活习惯养成为目的的现代文明生活的养成教育。
这仅仅是美姑县加大学前教育发展力度的一个缩影。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教育基础中的基础,只要抓住了学前教育,就抓住了要害,抓住了关键,抓住了根本。”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美姑县委、县政府认识高度统一。在教育布局上,美姑县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和语言障碍的突破上,放在了高中教育上。这就是“抓两头,带中间”的美姑县模式。
走在探索学前教育这条路子上的不仅仅是这两县,喜德、雷波、布拖等多县市纷纷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探索与实践的时候,彝区学生学前教育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月9日,州“两会”召开之际,本报对彝区学生学前教育这一话题进行了全景全方位的专题报道。
一石再激千层浪,专题报道引发了参加会议的代表委员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他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结合自身的思考纷纷建言献策。
2015年,在大凉山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民族教育必将金声玉振。
新闻推荐
列车上的“小童工”。看了照片就知道他不是童工。照片中的这位小朋友是列车上年龄最小的,名叫沙马依嘿,3岁,来自布拖县。其父母目前在内蒙古一砖厂务工,这次他将跟随两位叔叔前往内蒙与父母团聚。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