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凉山
上世纪70年代,一位20岁出头的文艺青年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在那里度过了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五年时光。40年过去了,这位青年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就是何多苓。
这段经历启发的灵感,让何多苓创作出《春风已经苏醒》《青春》等一系列“伤痕美术”代表作,及《乌鸦是美丽的》《少女与马》和《打黄伞的女人》等彝族题材的作品。无独有偶,与他同时代的艺术家罗中立、高小华、程丛林等人也都曾在大凉山挥洒过自己的青春,创作出触动人心的作品。
虽然距艺术家年轻时深入大凉山已经过去了数十年,但是他们作品中对“人”,对“生命”的关注和呈现,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依旧是其艺术价值的核心。近期,马一平、罗中立、何多苓、陈丹青、高小华、程丛林等艺术家携手后起的中青年艺术家,重返大凉山,回到那淳朴的人文景观中,在全新的语境和社会背景下,继续那一段未尽的“文化寻根”之旅。成都商报记者也随艺术家们一同“重返”,去到那片被何多苓形容的“即使在严寒季节也不凋零的枯草地”。
成都商报记者 杨馨 徐婉玲
令艺术家着迷的原生态
12月的成都已是寒冬萧瑟,而邛海边的西昌却依旧被暖暖的阳光笼罩。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艺术家聚集于此,在著名美籍华人艺术家、国际策展人甘一飞的组织下,集体前往大凉山采风。
川音美院院长马一平教授18年前曾到凉山州布拖县写生,18年后,他也加入了重返大凉山的队伍。为期三天的行程并不艰苦,写生主要集中在凉山州东北部的美姑县,用马老的话来说,就是“交通状况与当年比,那可是好多了”。
大凉山的原生态,是最吸引艺术家们的。何多苓谈到当年他创作的系列作品时曾说:“彝族人原始的生活状态,和自然是非常融合的。他们坐在山上,黑色的,就像一块岩石一样,一坐几个小时,我特别喜欢把他们作为一个艺术符号。”
西昌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艺术家幸代远被艺术家们戏称为此行的“领队”,他是个在西昌生活、工作了20多年的“彝族通”。幸代远曾创作过一幅名为《储备越冬的物资》的作品,画的是苍茫的雪山中一群牦牛驮运物资的景象。当时他和一位彝族向导一起进山,天空蓝得没有一丝云,突然在海拔2000多米的山坡上,一队牦牛从远处行来。望着渐行渐远的牦牛和赶牛人,向导突然用辽阔的嗓音大喊:“冬天要来咯,大雪要封山咯!”当时的景象至今仍萦绕在幸代远的脑海中。
取之不竭的创作素材
美姑阳光充足,光线适于拍照。美姑的河滩边是大片树林,树林里一地落叶。艺术家们经过河流时正好是下午四点,赶上了一天之中光线最美的时刻,金黄的阳光洒落在每一片叶子上,大家惊喜地不停按动快门,为作品创作搜集素材。
进入美姑县城,随处可见穿右衽大襟衣,披御寒羊毛“擦尔瓦(披毡)”的当地人。他们肤色黝黑,五官立体,许多老者的脸上“沟壑纵横”,让人感受到时间对生命的刻画。在得到他们的许可后,艺术家们拍到了许多有意思的人物形象。
著名艺术家高小华也曾于1983年随马帮深入到大凉山寻找创作灵感。为把握人物的神韵,他与当地人同吃同住。在他的作品《布拖人组画》中,他向观者传递出了布拖人身上的五味———“汗味”“烟味”“酒味”“油味”“土味”。幸代远在谈到高小华当年写生的情景时,说当年高小华最爱到布拖的牛马市进行现场创作,那些饱经风霜的劳动人民,肤色黝黑沧桑,手上满是皴裂的口子,穿着淳朴的民族服装,浑身上下透露着沧桑气息,很容易打动人。
我们去的那天,县城里人流熙熙攘攘,县城的街角巷尾都是赶场的人。赶场是当地人的一项传统,也是他们互通有无的机会。赶场时还有一项很重要的活动———巫祭。巫祭时的舞蹈被称为苏尼舞,现已成为凉山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艺术家的“围观”下,几个漂亮的彝族女孩跳起了苏尼舞。“苏尼舞充满力量还充斥着一种挣扎的美,画起来特别真实。”幸代远说。艺术家廖新松被苏尼舞深深吸引,仅花了几个小时就一气呵成地完成了一张展现苏尼舞的作品。
一场有意识地被组织起来的文化事件
在准备回程的路上,车刚经过县城门口迎接宾客的牌坊,一群美丽的“阿咪子(年轻美女)”在那聚集,那一片欢声笑语立即吸引了艺术家们的注意。原来,阿咪子们赶到这里是为了参加第二天的“家支会议”。“家支”类似“家族”,在“家支”里,头人的地位很高,备受尊重和敬仰,“家支会议”就是家族人聚集到一起讨论内部事务。
得知这个消息,艺术家们当下决定取消回程计划,旁观“家支会议”。
第二天天刚亮,美姑县城人头涌动,除了美姑,包括马边、峨边、雷波等的“家支”都赶了来,参会的约有上千人。有意思的是,虽然都是彝族人,可不同地区的服装却有不同。幸代远介绍,在大凉山,男子爱用蓝布或青布包裹头部,并在前额扎出锥形结。下装为长裤,但却有大、中、小裤脚之分,美姑和昭觉是中裤脚,布拖是小裤脚。未婚姑娘头戴瓦块头饰,已婚姑娘则戴的是荷叶头饰,她们的下装多穿着用多层色布环绕拼接而成的百褶裙。这些美丽的服饰是艺术家们非常感兴趣的一个创作素材,在何多苓、高小华的系列作品中都可以看到。
这次重返大凉山的写生作品和陈丹青、高小华、何多苓、庞茂琨、秦明等人的创作作品已全部在西昌淡堂美术馆的“澄怀观道”———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上展出。何多苓更是拿出了从未面世、创作于1995年的彝族题材作品《大凉山》参展。
大凉山还是那个大凉山,苍茫依旧。但大凉山人的生活变了,当年那些以大凉山为创作题材的艺术家也变了:他们内心情感的表达方式,他们所思考的问题,他们在当下所面临的处境,都已发生了变化。正如评论家吴鸿所认为的那样:“今天的‘回望大凉山\’是一场有意识地被组织起来的文化事件。重返大凉山,不为追思青春记忆,它更像一个行为体验方式,经由它,思考中国当代艺术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陈四四/文肖雨杨/图日前,记者见到阿体说日和阿鲁克古时,他俩正坐在美姑县城外一个山坡上弹奏月琴,身边围着一群小孩子,听得十分入迷。30岁的阿体说日和56岁的阿鲁克古都是美姑县人,多年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