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添绿色底蕴
乐沙生态大道华灯初上,家住乐山中心城区的汪大爷同往常一样,吃完晚饭便会走出家门,沿河漫步。期间,他特别喜欢在陕西街65号的一处小公园歇息赏景。
尽管在冬季,园子内仍然生机勃勃,绿色环绕间,斗砖风火墙下,老街的历史和生态的改善总被人们津津乐道。
“腾空建绿、见缝插绿”。2017年起,乐山市明确中心城区旧城区域一些拆迁地块不再新建建设项目,取而代之的是打造园林绿化景观。由此,在陕西街、全华巷和普贤街等地,陆续出现了一些小型游园,人们戏称为“口袋公园”。
老城“+公园”、新城“公园+”,密布“城市绿洲”;绿心公园生态整治,升级“中央公园”;滨江路景观改造,打造“城市阳台”;竹公溪沿线提升、改造、贯通,培育“内河景观”……
“森林在城市里、城市在山水中”。如今,三江汇流岸、城市街巷中,处处可见花红柳绿、郁郁葱葱,绿色,业已成为乐山人日常生活的基本配色。
提质增效 做优人居环境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驱车行过乐沙生态大道,两旁山丘上成片的香樟、银杏、桢楠等优质树木长势良好,成为扮靓大渡河畔的一条生态玉带。
20多年前,作为全省6个试点市之一,乐山率先实施退耕还林,风雨20载,强加在土地上的负担被一点点撤去,取而代之的是满眼青山连片。现如今,退耕还林工程已从规模扩张转为追求质量效益的新阶段,2017年起,乐山市实施“绿秀嘉州”行动,通过森林质量提升工程,高质量完成营造林超过50万亩,森林综合功能效益不断提升。
厚植全民生态环保意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的“人民战争”成效同样明显。2017年7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市级媒体常态化开设《环保曝光台》栏目,让新闻媒体、广大市民参与监督环保工作。一时间,成百上千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被公之于众,并得到立即整改。2018年,媒体监督“自揭家丑”的经验做法被作为正面典型推广到全国。
“变化有点大,街面变得亮堂干净了!”这是许多市民和游客对中心城区婺嫣街整治后的直观感受。
一条条老街的变化,反映出乐山市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的决心和成果。2018年3月以来,经过全面动员和数年鏖战,城市面貌发生可喜变化,人居环境得到大力提升,原来的“三无”小区摇身变为美丽家园,干净整洁成为人们对乐山城区的新评价。
服务大局 营造良好生态
2017年10月,青衣江甘岩和观音桥两个取水口迁建工程提前两个月投运,李码头、任家坝、甘岩和观音桥取水口如期全面关闭。终于,市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不只是中心城区,全市共投入28亿元,共对9个县级水源地实施取水口迁建,搬迁4个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住户338户,新建3个水源地和1个应急水源,建成输水管道126公里,人畜饮水安全得到保障,饮用水水质实现同步提升。
这些年,对能源结构的调整同样大刀阔斧。2017年以来,乐山市对重点行业实施“煤改电”“煤改气”、燃煤锅炉改造,全市范围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小锅炉717台全部清零,永祥股份等率先实施煤改气,万安纸业实施煤改电,五通桥区和邦、福华大中型燃煤锅炉实施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全市44台大中型燃煤锅炉全部完成清洁能源改造和超低排放改造。
“改掉的是高耗污染,实现的是高效清洁。”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开展自然生态保护地基础信息调查,组织“绿盾2019”等自然保护地专项行动,统筹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县(区)创建活动,自然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向好。2018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78.8居全省第2位,生物丰度指数74.6居全省第3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有了生态保障。
制发《乐山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强化失职问责追责;严格落实河(湖)长制,为每一条河流明确“生态管家”;加强环保法制教育,落实生态环境“网格化”监管制度;全省率先开通环评“绿色通道”,办理时限缩短至10分钟……
随着绿色崛起的“根茎”不断深植,乐山市生态文明的“四梁八柱”也一步步筑牢,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发展观得到重塑,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得到提升,乐山坚定转身,逐“绿”前行。
记者 马锐/文记者 龚启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田明霞)侯正桂今年86岁,从事文化教育工作70余年,1月2日,侯正桂携友人的书画展在富乐山书画院举办,本次书画展展出的侯正...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