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衣人”:用生命守护生命

三江都市报 2018-08-24 07:43 大字

身着铅衣,为患者做手术日前,乐山市中医医院卒中中心正式授牌成立。据了解,作为治疗卒中的新手段,介入治疗是与内科、外科并列的三大临床治疗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此次卒中中心成立,标志着市中医医院在脑卒中治疗领域再上新台阶,掀开了介入治疗的新篇章。

“穿针引线”

精准打击病灶

提起颅内疾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开颅治疗。但由于开颅手术风险高,致残、死亡率高,让多数患者望而却步。如何能在保证手术疗效的前提下尽量减轻患者痛苦呢?“穿针引线”的介入技术,是破解难题的关键。

市中医医院介入科主任刘先军介绍,介入治疗不像完全打开的那种暴露、开放式的手术,也不是一种靠药物来治疗的手术。它介于两者之间,是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通过人体原有的腔道,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诊断或治疗。

“介入治疗和内科、外科,成为临床治疗的三驾马车。”刘先军说,介入治疗既能扭转内科药物对改变组织结构无能为力的窘迫,也能避免“大刀阔斧”的外科手术对机体的伤害。比如脑血管疾病,早年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通过CT检查,只能确定病人出血的位置和出血量,却不能明确具体出血原因和动脉瘤的具体位置,依靠的是医生的经验。但现在,有了介入技术后,只需将导管、导丝送入颅内,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即可。因为创伤小、恢复快,所以大大提高了治疗成功率。

据了解,市中医医院介入科于今年6月19日正式成立,是乐山区域里唯一一家以介入成立的科室。开展诊疗范围包括心血管介入治疗、神经介入治疗、肿瘤介入治疗、大出血的供血血管栓塞以及非血管性介入治疗等。

穿上“盔甲”

手术中会“吃”进大量射线

介入的出现,为过去一些束手无策的疾病找到了新的治疗方式。但穿着厚重的铅衣,手术中始终要面临射线辐射,介入的医生其实是在用生命守护生命。

刘先军介绍,介入医生做手术需要依靠一台大功率X射线,通过X光的引导使导丝及导管准确到达病患部位,以达到微创治疗的目的。也正因如此,每次做手术时,医生都必须头戴铅帽、身穿10多公斤重的铅衣。如果手术顺利,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就能下手术台。但如果遇到患者病情严重,或手术台次多时,穿着铅衣站七八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

由于铅衣既重又密不透风,每次手术后医生的手术衣服都会湿透,有时甚至能拧出水来。并且,医生即使有铅衣防护,但眼睛、手部和踝关节以下部位仍是暴露在辐射线中,一台手术下来,他们身上“吃”的射线,相当于普通放射科医生一年的量,射线就成了介入科医生最大的敌人。

“长期接触射线,会造成白细胞减少,免疫力下降等,这种情况下,大家应该是希望快点做完手术,或者没有手术时就远离手术室。但在我们科室,大家都是争着上。”刘先军告诉记者,7月初的一天,医院打电话告知一名颅内血管瘤破裂的患者需要进行紧急手术。理论上,手术配备一位主刀医生、一位助手、一位护士即可,但介入科的4名医生都赶到了医院。由于手术环境的特殊性,另外两名医生就留在手术室外的监控室观看手术,并做记录。

明知有辐射损伤,却放不下手术刀,用刘先军的话说,既然选择了,就要无怨无悔。这就是医生。

继续“介入”

造福更多需要的人

“介入医学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以治疗为主的新兴学科,对改善百姓就医体验、提高疾病诊治效果有着深远影响。因此,早在多年前,我们便开始筹划介入科的组建。”市中医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医院面向全院广泛征求学科发展意见,一方面,则是在医院各临床科室中选出医学知识广泛、动手能力强且自愿做“铅衣人”的年轻医生,并进行着重培养。

介入科正式成立后,市中医医院则积极与上级医院联系,加强交流合作,以沙龙或者会议形式开展多方位的学术交流,将先进的临床、学术经验带到市中医医院。

据了解,接下来,市中医医院将以介入科成立为契机,继续加大各专业投入力度,设立同其他科室的沟通合作机制,开展更全面的多学科诊疗,持续提高医院学科建设和专业能力,提升综合实力。

戴余乐文/图

新闻推荐

乐山市总“强基层”增编比例最高达到20%

本报讯(记者李娜)今年以来,四川乐山市11个县(市、区)总工会改革方案相继出台,将“可按现有编制10%~20%的比例增加县(市、区)总工会...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