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青济民江公堰
江公堰资料图片朱仲祥
古嘉州江河纵横,水网密布,好似江南。有人总结为“三江七河”,三江为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七河为竹公溪、剑峰河、凌云河、磨池河、临江河、峨眉河、泥溪河。只是千年古渠江公堰,却没能名列其中,令人有几分遗憾。
据历史记载:江公堰位于乐山市中区棉竹镇境内,古称永丰堰。堰头位于城西北12公里,青衣江左岸袁坝村女儿山下,为无坝引水。青衣江水流出女儿山之后,流经九百洞,进入古城区,穿过北门桥、张公桥,汇入岷江。水路蜿蜒二十余公里,
古堰始建于北宋初雍熙元年(984年),后淤废。明成华时(1465年—1487年),嘉定知县魏翰筑永丰堰,取水青衣江,穿洞为渠。弘治中(1488年—1505年),堰渠再度雍塞而废,嘉定知州曾介主持修复。后明末兵燹,堰垮渠淤。清乾隆二年(1737年),知县江吴鉴筹款修复,将进水口从石板滩下移至棉竹乡袁坝村女儿山。江公堰虽然历经千年,如今仍发挥着供水、灌溉、发电、防洪和生态保护作用。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它的灌溉面积由原来的1.24万亩减少到了不足4000亩,许多分渠被掩盖在了道路、高楼下。只有城区竹公溪一段,经过多年的整治美化,成为嘉州古城的一道风景。
关于江公堰是“引青济民”还是“引青济岷”,乐山民间有不同看法。但就笔者有限的认知,应该为“引青济民”才是。宋时费时费力修筑江公堰,主要在于满足城北农田灌溉和城区居民用水,满足沿岸民众的生产生活需求,魏知县以及其后的曾知州、江知县,也主要是为了解决民众用水问题而主导此工程。事实也证明:江公堰自女儿山出发,流过肥沃的良田和繁华的州城,清清的渠水润泽了两岸的城乡百姓。此堰渠之有今天的名字,也是因为江吴鉴体察民众疾苦,谋求百姓福祉,率众且捐款重修古堰而为大家所称道和赞颂。民国《乐山县志》记载:“江公堰,清乾隆初知县江吴鉴措款修复,因名江公堰。”清人所撰《江公堰记》亦云:“邑人感公之德,谓堰成自公,宜冠公姓。”再说,江公堰穿过张公桥注入岷江,又能够帮助岷江什么呢?增水?似乎没有必要;助航?水流微乎其微。如若认定为“引青济岷”工程,那真就本末倒置了。
据考证,江公堰为竹公溪的主要源头。它从袁坝村出发,流过棉竹镇太和寺村,在石板滩两河口与竹溪古水源会合。假如你来到高坝村老成乐公路,就可见路边不远处有堰板电站。这里是竹公溪最为宽阔的水域,水面碧水回旋,浪花翻卷,岸边绿树成荫,水草丰茂。再沿河岸行进,便来到两河口。这里就是江公堰与竹公溪交汇的地方。堰渠流出棉竹地界之后,人们大多称之为竹公溪,而千年水利工程江公堰的名字,则被潺潺的竹公溪水所淹没。
远在一千年前,这座城市的当政者,眼看青、岷两江哗啦啦流过,而脚下的土地却年年受旱,百姓无水可用,不由内心着急,于是率众开山凿堰,引水入渠,实现了自流灌溉,造福一方百姓。我们不妨站在古堰边遥想当年,当蜿蜒的堰渠穿过田野阡陌时,两岸稻花十里蛙声一片,随处小桥流水竹笼烟村;当清清渠水穿行古老郡城时,白天可观海棠随波桂花逐浪,夜晚可赏月光如水捣衣声声。特别是唐时铜鼓争上的竹筏竞赛,观者如潮,欢声雷动,该是怎样的一种诗情画意?
穿洞而建的江公堰,工程不可谓不艰巨,宋之后明清两代几经兴废,可谓饱经磨难和沧桑。在历代官民的修缮维护之下,如今古堰依然渠水潺潺奔流不息,焕发出恒久的青春和活力。不管我们重视还是淡忘,它都无怨无悔地流过我们的乡村城市,润泽着我们的春夏秋冬。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倪珉)为加强物业小区管理,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认真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创建国家卫生城...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