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富乐之名谁所留 建安年中刘豫州 “富乐山”得名 因刘备点赞

绵阳晚报 2017-05-20 08:47 大字

汤毓良(绵阳)

富乐山地处“剑门蜀道”南段,绵阳市区城东二公里处,原名东山,又称旗山。何以又称为富乐山呢?据宋《方舆胜览》记载:汉建安十六年(211)冬,昭烈入蜀,刘璋延至此山,望蜀之全胜,饮酒乐甚,刘备欢曰:“富哉!今日之乐乎!”山因之得名。富乐山环境幽美,古迹众多,被誉为“绵州第一山”。

诸多文献有记载

据清同治《直隶绵州志》卷七“山川”篇载:“第一山,即州之东山。距城五里,在芙蓉溪上。山阿有石如斗,横刻‘第一山\’三大字。旁刻:明进士禹门高耀书万历戊寅逸士白环刻字。山之巅,旧有元帝祠,今圮,俗呼东山观。”

《地图记》赞之为“众山之秀”,为古绵州第一山。

又称“古富乐山”。《元和志》载:在巴西县(涪县又名巴西县)东五里。祝穆《方舆胜览》:“昭烈入蜀,刘璋延至此山。望见蜀之全盛。饮酒乐甚,刘备欢曰:“富哉今日之乐乎!”山因此得名。后人建富乐寺于此山北三里外之谷中。游人题咏咸集,于是古富乐之名几湮没不彰。宋绍定巳丑,州通守冉木为作“古富山移文”刻石第一山。晚唐《富乐山碑记》、宋朝《蜀鉴》等史书均有记叙。

富乐山含以下主峰——

玉泉山,治东五里,与第一山相连。山半石刻“玉泉山”三大字。侧有八角井,清泉涌出,不涸。

旗山,治东七里,即玉泉山之斜岭。山半有洞,名曰白云洞。

金山,白云洞之左首。《元和志》载:“下临涧水,光彩照耀,长七八里,每夏秋淹雨,金粟散出,因名。”

灵山,治东五里。旧巴西县东绝顶,有石明莹,相传神女捣衣于此。即东山观相连之绝顶。

宝盖峰,治东七里。今富乐寺后山,旧有如意观,为游仙李意期修身处。

由此可见,从宝盖峰绵延至白云洞,统称富乐山。山上林壑清幽,松柏参天,桃梅成林,鸟语花香,今人陶醉;山中古迹甚多,历代墨客骚人题咏咸集之处。古代景点有“瑞气凝翠岭”的宝盖峰:“登眺穷清幽”的云亭;“万壑松声似转雷”的雷溪;“红树绕千嶂”的飞霞寺;“禅房深处见幽花”的富乐寺;“碧云诗句众争夸”的碧云岩;“冷冷瑟瑟如闻环堸声”的桃园洞、冷源洞;“石碣千年传往事”的汉篆唐碑;“鹃声啼破锦江春”的宋哲元墓;山脚有“万顷琉璃就地开”的芙蓉溪;“江水抱山流”的涪江;“一龛同俸两诗魂”的李杜祠;“碑碣摩挲绿苍苔”的汉阙;“水国迢遥淡欲烟”的东津;“向云深处碧溪流”的渔父村。故明人萧来风《游富乐山》诗赞道:“左绵山水窟,富乐在中央”。

名人诗歌有佐证

古人对命名富乐山出处的诗句有:宋唐庚《富乐山怀古》“富乐之名谁所留,建安年中刘豫州。拥兵入蜀万貔貅,孱璋送国来迎投。军中酾酒椎千牛,炙如巴山酒如涪。酒酣握手登高丘,极目紫芋蹲春畴。富乐之名此其由,君违此语还信不?……想今富乐万倍刘,端能客我逃穷愁……”

宋代绵州通判冯如晦《宿富乐山赠海公》:“山名富乐冠三巴,佛子今生出此家,六祖禅宗心顿悟,碧云诗句众争夸……”(注:海公为富乐寺住持僧)

明代高第(绵州人,进士)《富乐山怀古》:“君不见富乐山,汉皇曾驻山之间。自矜奇算得西土,气吞吴魏羞偏安……索居不用叹穷愁,得意何须夸富乐。游仙何时归故丘,石洞雷溪暂尔留。”

明代胡汝翼(绵州人,进士)《刘使君饮富乐山》:“才向滩头罢钓船,喜从云外访遗贤。冷源寂寞龙方蛰,宝盖嵯峨鹤已还……”

清代孙崧生《富乐山怀古》:“……当年昭烈定巴西,六龙亲幸芙蓉溪。避暑偶留一戏语,千秋佳话悬崖题。从此青山名富乐,后世因之建高阁……”

文人墨客赞富乐

富乐山命名后,随着富乐寺的兴建,众多古迹得到修复:冷源洞、桃园洞、雷溪、香泉井、方塘(今玄德湖)、碧云岩、十丈长碑等留下了众多三国遗迹和名人轶事;唐宋时期已是有名的旅游胜地;历代文人墨客题咏成集,素有“川西北书法艺术宝库”,自然风光、景点众多,诗人点赞:

雷溪。明代高第《饮富乐山》:“汩汩雷溪穿曲洞,飘飘霜叶照荒台。游仙何时归故丘,石洞雷溪暂尔留”“遥听鼓钟流涧壑,恍疑山泽动云雷”。

方塘。明金皋有诗曰:“宿雾封泥山色迟,楼空古柏落晴丝。方塘引水秋容静,野竹翻阶日景移。回首话言随天性,徒倚绳床一赋诗”。相传刘备拜访李意期,兼作放生池。

香泉井(涌泉)。明代绵州刺史肖来凤诗曰“左绵山水窟,富乐在中央。地僻溪声近,亨空树影长。鸟鸣林樾暗,花落井泉香。共有烟霞趣,闲呤到夕阳”。

明代诗人白翱诗:“富乐登临境最幽,烟霞古洞隔阎浮。钟鼓渔父村前晓,笛弄芙蓉溪上秋。石碣千年传往事,井泉百尺起潜虬。山僧莫恨生来晚,不识当年刘豫州”。说明香泉井还是座涌泉。

清代李调元诗:“富乐独入眼,方知使君雄。历事千年劫,空余一庙宫。唯有古源泉,日夕鸣悲风”。

桃园洞。明代金皋诗曰:“仙洞曾闻避暑来,至今青壁锁菁苔。怪有断碑横绝涧,可堪逸宇失高才”。

冷源洞。明代金皋《游富乐山和韵》:“……寻胜冷源得得来,洞门深刻点苍苔,山溪载涉浑忘倦,石榻频移末似回,小桥低复王孙草,兴极真怜杜甫哀”。

碧云岩。金皋诗赞:“绵州城东富乐堂,如云大碑十丈长”。宋冯如晦诗句“碧云诗句众争夸”。以及明代陶清、高第、卢雍、胡汝翼均有诗作。目前,还有四幅清晰的作品,即1936年镌刻的黄灸培和鲜于英为黄诗而写的跋。

宝盖峰。明代绵州人进士金献民《宝盖峰留题》:“三月寻春过梵堂,藤萝深处泛幽香,马逢芳草频嘶伴,人步层崖不计行。著雨林花浑怯冻,隔年枫叶尚含霜。山僧莫讶经游数,九十风光兴未量。”

古人赞美富乐山的诗句太多了。如果说越王楼是“天下诗文第一楼”的话,笔者虽不敢妄言富乐山是“天下诗文第一山”,但在全川也是数一数二的。

一座富乐山,给绵阳留下了著名的风景名胜、厚重的历史人文,唤起了人们对家乡地名的关注和记忆。

稿约

本栏目围绕绵阳的地名典故、人文传说,向广大读者征集“地名故事”。欢迎投稿或提供线索。

投稿邮箱:davideng@163.com

新闻推荐

乐山水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