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科学发展 绿色崛起

绵阳日报 2016-08-02 13:29 大字

(上接第1版)

近年来,游仙区把提高“环保门槛”作为保护环境的第一要务,按照生态立区的发展理念,实行“企业上马先盖绿章”的环保政策。“企业上马先盖绿章”,这是近年来游仙区坚持生态立区、实施生态产业工程、提高“环保门槛”的创新举措之一。在生态产业工程之路上,游仙区加大生态农业推广和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力度,在技术上实现低消耗、低污染,保证农产品卫生安全。积极引导现有企业科技创新,制定创新奖励制度,鼓励开展节能减排、环保生态技术创新,通过对功能工业区的科学定位、合理设置,最大程度避免工业企业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游仙区的生态旅游工程之路,则依托富乐山、科学家公园、科学城公园、富乐花乡等绿色资源优势、历史文化资源和区位特点,以绿色旅游为主体,倡导绿色消费,合理组织旅游资源,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大力开发旅游系列产品,加快建成融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生态养生、商务会议、科学考察、历史文化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旅游区。

6月5日,绵阳市世界环境日暨“关爱水环境、保护母亲河”主题实践活动在游仙区科学家公园举行,近千名志愿者参加活动。

这样的大型活动为啥选择在游仙举行?这是对游仙区实施生态文化工程的充分认可和最大鼓励。游仙区抓学校生态教育,通过开设环境教育讲座和开展环境公益活动,普遍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抓社会生态教育,利用“4·22”国际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节点,对环保知识进行广泛宣传;抓文化科技教育,加大科普力度,加大文化科技投入力度。

生态产业快速发展、生态治理成效显著、生态安全切实维护、生态文明大幅提升,“四大效应”释放生态红利

芙蓉溪水环境治理、企业节能减排、秸秆禁烧……一场又一场漂亮的环保攻坚战役,是游仙区亮出的一张张“绿色王牌”。

好制度换来好环境,好环境催生好生态,好生态释放一大串红利。

生态产业快速发展。全区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0家、专合组织239个。建成省市级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基地8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内百亩以上产业园53个、千亩以上产业园12个。相继完成开元磁材、开元食品污水处理站等技改项目和仙特米业污染物治理,加快工业经济向开发区集聚步伐,建成五大产业园区。成功打造出富乐花乡、万鸿生态园赏花节、朝越蓝莓采摘节系列农业观光旅游节庆活动品牌。

生态治理成效显著。农村面源污染有效控制,累计建成沼气池8万多口,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3.78%,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重达20.54%。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大幅下降,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99%,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71%,大中型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100%。

生态安全切实维护。实施生态建设重点工程项目,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施生态恢复与保护工程及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有效控制,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景观得到全面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建设农村生态家园,太阳能和沼气得到较快推广利用,农户薪材使用量逐年降低,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达86.46%。

生态文明大幅提升。游仙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参与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安全、杜绝人为破坏、建设美好家园”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目前,全区公众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认知率达96.6%,对环境现状的满意率达98.4%。

释放生态红利,共享绿色福利。游仙生态发展新路带来的“生态红利”,正释放出强劲的活力,不仅天蓝了、山青了、水绿了、人居环境改善了,还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收获着越来越多的福利。

新闻推荐

名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各方代表和广大市民共同见证越王楼开楼盛况

昨(2日)晚,在绵阳城东的涪江之畔,重新规划设计的越王楼仿古建筑群流光溢彩,乐声震天。一场以“盛世重光·越王楼”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晚会在此举行。开楼仪式上,主办方特邀了劳模、环卫工人、文艺界、越...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