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自己动手做本书 (系列散文之25)

德阳日报 2015-06-24 21:30 大字

读范:四月

职业:自由艺术家

著作:《四月的迷宫》

□周中罡

最近有两个与阅读有关的事情打动我,一是南京作协为一本叫《开卷》的民刊出版15周年举行隆重纪念,这本32开28页,每期印量5000份的内部印刷品,由独立出版人董宁文从选题、约稿、排版、校对、拉赞助,直到印刷后邮寄赠阅全部承担。这本几乎不能称为刊物的小册子,因为有杨绛、黄苗子、流沙河等全国文艺大家的写稿支持,而“为南京这座城市增添了文气与雍容”。我倒以为,这个没有正式批号的民刊,没有被文化稽查部门强行毙掉,才是一桩文化的幸事。

第二个是收到四月寄来他的著作,一本非常有趣叫做《四月的迷宫》的书,这的确不是一本常规意义上的书,就是一塌牛皮纸打印纸装订起来的,没有封面、扉页、目录、出版社等标准配置,没有文章标题,前后不连贯,每页独立一篇,仅仅标注一个页码而已。关键是,人家连纸张大小也舍不得用整齐,而是根据文字多少来裁定,长的十来行,短的一两句。从前面的整页横48开大小,到最后面的末尾页面只剩二指宽一条,形成一个倒金字塔,翻过来更似梯田状。看这种排列形式和里面的内容,如同一个朋友在漆黑的夜里与你聊天,很真诚很坦白,开始还有逻辑有故事,一直唠叨下去,逐渐变成东一句西一句,颠三倒四,混乱模糊,慢慢到语无伦次,最后悄无声息各自进入梦乡。

四月是微信上一个未曾谋面的新朋友,居住在乐山夹江的年轻艺术家,本名叫黄勤。作者是画画的,习惯大量阅读,也习惯于文字记录。而画面永远不可能完全表达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尤其是一些故事性和生活观点与感悟,则需借助文字来得更真切与畅快。这本心灵独白是随机抽取他日常的部分文字,如他自己在后记里说“整理过去文字,感觉像一大群亲戚突然挤进家门,相貌熟悉却不能一一分辨”。这些文字是自己生活与内心的过往,人在前进,回头看这些真实存在的过去式,会产生模糊的质疑,故而,恍如“迷宫”。

书籍的确简陋,简陋到草率,以为和审美严谨的艺术家身份不相匹配。当阅读了文字之后,我还是折服了。恰恰是它的质朴,很好地反映出文字的真挚和作者简单的心态,一个极其率真的男人。不去花里胡哨做表面文章,在生活里的随意一瞥,也要独自唠叨几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用高谈阔论,直奔目的,而踏踏实实地呈现了文字本身的魅力,一如大大小小不规则的纸张,在随意之处却也显露别出心裁。

一些艺术家的文字,干净而见性情,因为他们不需要靠文字吃饭,所以来得自然而朴实和大气,不做作,便格外令人欢喜。且作为画家来说,其观察能力并不比作家差,而描述能力刻画细节之功夫也远胜一筹。文字有画面感,有情绪贯穿其间,那是活的,不是平实铺排。这种跳跃,随时有峰会路转的惊险和趣味。四月的文字很活,有弹性和张力,也有文字的妙趣与内核,比如写自己在车库里挪动一辆有伞架和儿童座椅的自行车,“我感觉是在移开一位母亲复杂而又多虑的心”。这些偶尔冒出来的妙语,如同黑夜里对面偶尔会车时的强烈光束,瞬间令你眼前一亮,亮得炫目和晕眩,真正过目不忘意犹未尽。这样的句子,才是一个观察者洞悉灵魂之后的铿锵言语。

总有一些书,在你无论怎么搬家都舍不得丢弃,回头来说《开卷》和《四月的迷宫》,简朴得不敢登大雅之堂,但与那些动辄数十万字的精装版,看一眼都让人晕的皇皇巨著,貌似传世经典,实则是一些会议材料堆砌,不客气地说这种出版物是在浪费纸张和占用出版资源。想当年活字印刷才出现,人家不都是自己掏腰包刻了版印出来,与文朋诗友互赠唱和么,注重内容,轻视形式,请为这种“自己动手做本书”的虔诚点个赞。

读范荐书:

1.理查德.耶茨 《革命之路》

2.菲茨杰拉德 《了不起的盖茨比》

3.王小波 《青铜时代》 

新闻推荐

市老年大学学员书画展开展

本报讯为迎接中共十八大召开,市老年大学书法学会举办的“中环杯”书画展昨(20)日上午在富乐山书画院开展。本次展览为期十天,共展出113幅作品,100余名来自绵阳市老年大学书法学会的会员们展出...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