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群众的关切就是“第一书记”的工作号令

四川科技报 2016-10-28 00:00 大字

近日,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劳动乡柏香村村委会的院坝里人头攒动、歌舞喧天,一千多名村民围着熊熊篝火,欢唱着彝族民歌、尽情地跳起民族舞,村委会的院坝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其间,晚会主持人、中央纪委驻村“第一书记”帅志聪向提供音响设备的村民叶云壮颁发了活动优秀组织奖。

然而谁又能想到,半年前,叶云壮还是个让县、乡、村干部头痛的问题“典型”。说起叶云壮的转变,村党支部书记杨成富感受最深,“这主要得益于上级纪委的驻村干部们直面矛盾不回避,心系群众察民情,带着真情实意解决村民的信访问题。”

为什么“问题户”变成了“热心肠”?

因为勤于疏导

驻村不到一个月,柏香村发生了一件大事。在县城经营音响设备店的村民叶云壮的女儿在医院分娩时大出血,导致他痛失女儿与未出生的孙子。由于不了解具体情况,叶云壮带着一群亲朋好友聚集在医院门口大闹,要求医院给个说法。

得知情况后,乐山市纪委驻村工作组组长何小林与中央纪委、四川省纪委和乐山市纪委的三名驻村“第一书记”情理法并用,多次奔走于医院与患者之间。调查了解情况,尽心安抚死者家属,为他们协调律师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经疏导、调解,防止了过激行为的发生,最终促成医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事后,叶云壮激动地说:“这些驻村干部设身处地帮我出主意想办法,防止了我因冲动铸成大错,真得感谢他们及时帮助了我!”现在的叶云壮有了很大转变,不仅垫资80多万元帮助村民建新房、为特困户及时送上棉被等急需用品,还积极协助调解邻里纠纷,绝对算得上是个顶呱呱的公益村民。

为什么村民从三缄其口到敞开心扉?

因为倾听民意

近一年来,因“第一书记”们的直接参与或协助,柏香村群众反映强烈、村民关注度高的信访问题,均得到妥善解决。

“从最初乡亲们见到我们三缄其口,到现在总有说不完的话,大家对我们的信任可以用与日俱增来形容。”在民情走访中,帅志聪感受很深。

针对长期以来村民反映诉求“不便、不会、不敢”的实际情况,这些从纪检机关下派的“第一书记”及时改造了村务公开栏,公开干部联系方式,24小时保持通信畅通,全天候倾听群众呼声,并通过入户调查、走访群众等时机,宣传信访举报政策,收集民情反映。

“对于民情民意反映,我们办理后,都采取挂账销账方式,做到及时处理、过程留痕,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四川省纪委驻村“第一书记”张军乐介绍道,“对于检举控告类,我们及时与当地纪委研讨,及时刹风整纪,坚决维护群众利益。”

现在,“有困难找‘第一书记\’”已成了柏香村村民的普遍共识,“有怨向‘第一书记\’诉”已成为村民的一种习惯。“集资款长期不处理不公示”“村民务工费迟迟拿不到手中”这些信访反映一件件得到解决,对于这些来自纪委的驻村“第一书记”,乡亲们更增添了一份信任与期待。

为什么多收了10元钱也要追回?

因为心系群众

“凡是涉及群众利益,再小的事,也要当紧要的事来办,千万不能凉了群众的心!”帅志聪、张军乐、李谦这三名驻村“第一书记”达成了共识。

在一次民情访问中,驻村干部们在向一村民了解收支情况时发现,这名村民每月都会被收取10元钱的网络使用费。

“柏香村网络还没有开通,咱们正在协调相关部门解决此事,怎么就开始收费呢?”三位“第一书记”有些疑惑。“虽说只是10元钱,但只要涉及到群众利益,就一定要查明原因。”帅志聪随即对张军乐和李谦说道。

经过反复核实,收费部门承认由于工作不仔细,误收属实,并将133户每月多收的10元钱全部返还到农户手中。

“10元钱的利益都为我们积极争取,我们柏香村有这样的驻村干部,真是大家的福气啊!”村主任曹田华由衷地说。(李成怡)

新闻推荐

乐山市驻村“第一书记”助力脱贫攻坚报告会举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从我做起

本报讯(记者马锐)为充分展示乐山市驻村“第一书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攻坚克难的时代风貌和脱贫攻坚工作实绩,奋力实现乐山市“十三五”脱贫攻坚目标,昨()日晚,由市总工会牵头,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