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学生“送出去”资源“请回来”

四川日报 2016-05-24 07:55 大字

为大小凉山植入长效脱贫基因

聚焦点》

教育扶贫

□本报记者 吴亚飞 何勤华

5月23日,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碧桂园职业中学旅游专业班学生阿克族金即将迎来毕业季。“与乐山市一家旅行社签订了意向性合同,上岗后估计每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阿克族金很开心,这下不但能在城市里生活,还能把省下来的钱寄回家。

从2014年秋季起,四川省比照藏区执行彝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让几分之差无缘高中的阿克族金可以继续学习,而且还免学费,每年享受生活补助约3000元。如今,知识让阿克族金一家看见了脱贫的希望。

职教与地方脱贫实际相结合

马边碧桂园职业中学是对口援助扶贫项目,在四川省大小凉山扶贫政策指引下,马边与江苏张家港、昆山,广东碧桂园等对接,获得资金、技术援助。该职校设有焊工、电工、电子、旅游及酒店服务等多个专业,创办以来,输送了上千名专业人才。

让职教为地方脱贫持续供血,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特色农民工培训之路。“学校专门开设茶叶加工、山地乌骨鸡养殖等特色项目培训,还根据贫困村需要,灵活开班订单式的职教课程。”校长李萍介绍,要真正让学生从培训中收获实用技术,同时彝族刺绣班、茶叶制作班、普通话班不定期“驻村开办”,让当地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掌握一技之长。

职业教育的开展,让马边学生拥有了“走出去”的一技之长,走出去又能带回大量资金和致富信息,带动当地发展。

该校旅游专业班学生李松平到北京眉州饭店怀柔分店工作,两年间,她从一名普通服务员升为店经理,随后将在马边农村的母亲介绍到饭店工作,家里经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电子班学生吴东,因为有了技术,很快赚得“第一桶金”。如今,他回到马边创业,自己当上了老板。

免费职业教育让万人受益

碧桂园职业中学是大小凉山彝区通过发展职教,实现“一人读书就业带动一家脱贫”的缩影。

过去,受限于教育条件与教育资金,彝区成年人平均受教育时间不足6年。而今“穷根”正被斩断。四川省始终把民族教育作为彝区扶贫治本之策,在巩固“普九”成果基础上,严格落实县长、乡(镇)长、校长、村长、家长“五长负责制”,做好“控辍保学”。“9+3”免费职业教育政策让1万余名彝区学生到内地就读,“一人读书就业带动一家脱贫”的愿景正成为现实。

从今年起,大小凉山彝区全面铺开实施15年免费教育,开展“一村一幼”试点,省财政补助支持13个县每村选聘2名辅导员开展学前汉语教育,启动省内10市对口支援凉山彝区学前教育行动,彝区教育事业发展步入全面提速期。

新闻推荐

畅谈新需求乐山谋划“七五”普法

本报讯“希望进一步学习了解土地承包、婚姻家庭、商品买卖等同我们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6月13日,在马边彝族自治县民主乡光华村困牛组活动室,30多名群众围坐一起,向乐山市“七五”普...

马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边彝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