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转方式、调结构、奔小康的时代大课题,如何提升质量效益,持续做强做大矿业这个当家产业,打造更具包容和韧性的区域经济?马边筑梦“和谐矿山”
探索矿区群众集中安置———马边烟峰乡烟峰村美丽的彝家新寨
探索矿区群众集中安置———马边烟峰乡烟峰村美丽的彝家新寨
■本报记者 杨心平
以贡献财政收入6成的突出表现,磷矿业成为马边彝族自治县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
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中,马边再度审视县情,以更宽广的视野谋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响亮提出以构建和谐矿山为主抓手,谱写中国梦马边新篇章,筑梦后发地区的追赶跨越、美丽发展。
和谐,发展的理想境界。这一取向,意在打造更具包容和韧性的区域经济,夯实跨越发展的物质和社会基础。
(一)由外部市场依赖转向更多依靠内生性增长,在转型发展中追求和谐共荣———这无疑是一次更具建设性的认识和选择
5月15日,马边党政一班人与县内磷矿企业代表围坐一起,共同商谈关于和谐矿山的严肃话题。
讨论现场气氛热烈,话题焦点集中。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矿山?该怎样构建?对彝区马边而言,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需要追赶的路途更远,需要跨越的“坡度”更大,这个过程中要兼顾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显然不是一道容易完成的“综合题”。
坐拥储量近25亿吨的磷矿资源,高居全国8大磷矿第4位,马边有足够的理由来讨论基于资源优势的发展优势。
追踪马边矿业成长历程,脉络简单而清晰: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共发展采矿企业12家、探矿企业3家。2012年开采量260万吨,为全县贡献近2亿元、约占60%的财政收入。
这一纵向数据,凸显矿业经济在马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担当。
透过数据看背后,现状会是怎样?以2012年为例,当年开采260万吨原矿中,外卖的80%全部为富矿。长期粗放开采,导致效益低下、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初始的源头优势捉禁见肘。
“矿山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多数矿山只开采品位大于28的富矿层,大量中低品位磷矿没有被综合利用。”马边县委书记郭正强说,以销售高品位原矿为主的粗放型经营模式,使得效益重心外移,资源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亟需转型发展。
资源外运,效益外流,马边磷矿业资源消耗、环境压力、矿地矛盾等制约日益显现,迫切需要找到更具包容性与可持续的良方。政企双方像这样面对面坐下来讨论,为了共同愿景找寻路径方法,已是第若干次。
“没有矿区的和谐安定,就没有全县的和谐安定,就没有发展的加速度和好质量。”未来的方向,在反复辨析中逐渐清晰,“和谐”成为关键词,“转型”成为主路径。
由外部市场依赖转向更多依靠内生性增长,在转型发展中追求和谐共荣,这无疑是一次更具建设性的认识和选择,观念革新带来的实践创新将充满魅力。
(二)社会资本在生产领域累积放大,集聚和谐的物质乃至精神基础———企业带回矿区土地上的,不仅是资本、技术,更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思想
马边金凉山农业开发公司,一家脱胎于本土磷矿企业的完全农业企业。它的产业化经营链条上,眼下主要有自主研发的猪、鸡、鸡蛋、核桃等核心产品,马边20个乡镇全覆盖,协议农户超过3000户。
手握多项自有技术,金凉山全程“兜底”,为协议农户提供种苗、肥料、管护技术、保底价回收,农户销售产品后一并结算。
以核桃种植测算,矿区4万亩核桃基地,5年丰产后亩创造价值3000—5000元。 (紧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唐坚在马边调研防汛减灾工作时强调坚决打好“落地到户”防汛减灾总体战攻坚战
唐坚在转移安置点看望安置群众本报讯昨(15)日,市委书记唐坚率队深入马边彝族自治县下溪乡,实地查看“大滑坡”地质灾害点,看望避险转移安置农户,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调研马边彝族自治县防汛减灾工...
马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马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