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地质构造运动,四川“命中有盐” “有盐有味”的传奇故事

四川政协报 2020-03-27 00:58 大字

盐,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没有哪种调味品能像盐那样,影响着历史、塑造着文明。在古代,盐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历朝历代都施行盐业专卖制度,随之产生相关的盐文化。根据来源,盐可以分为海盐、井盐、湖盐、岩盐、池盐、土盐等。四川位于中国内陆西南腹地,一直都是我国重要的井盐生产基地。源远流长的井盐文化与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一起,构成了四川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正如四川作家龚静染在其小说《浮华如盐》中写的:王贵对怀荣三说,你命中有盐啊!四川,也是“命中有盐”。

井盐是指地层中的盐质溶解于地下水中,掘井汲取地下水卤煎煮而成的盐,主要集中在运城盆地、四川盆地、云南滇中盆地。四川老一辈人习惯把盐称作盐巴。《四川方言词源》中解释说,蜀中以汲自深井的盐水熬制的块状食盐,称作盐巴。为何“盐”字后面要加一个“巴”字?有学者分析,在深井采卤技术发明之前,渝东、鄂西一带的天然盐泉是内陆地区最早的食盐供给源。巴人控制着这些天然盐泉,然后通过水道、陆路,将盐运往周边地区,因此盐被称作盐巴。

天然盐泉之后,便出现了盐井。盐井的发展经历了大口浅井和小口深井两个阶段。《中国井盐科技史》等著作认为,秦孝文王时期,李冰任蜀郡守时,组织开凿了我国第一口盐井——广都盐井。广都盐井即为大口浅井。《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李冰识水脉,穿广都盐井、诸陂池,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此后,盐井的凿井技术开始在四川推广开来。

乐山市井研县的县名与盐井不无关系。《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载:井研盐井在县南七里。(井研)镇及(井研)县皆取名焉。井研县文史研究社研究员聂先奎曾对井研县内的盐井进行了粗略统计,“现存的有三四千口,绝大多数破坏严重,掩藏在杂草灌木中”。此前,记者和聂先奎实地探访了一处盐井,位置很是偏僻,井口只有近20厘米宽。如果没有熟悉盐井分布的人带领,根本无从寻找。

受采盐技术、盐税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井口小而深的卓筒井产生了。凿卓筒井就是利用舂米的杠杆原理,主要依靠三件工具:用于破碎岩石的圆刃锉、用于封隔地表附近不稳定地层和水层的竹筒(即表层套管)和用于抽取泥浆的扇泥筒。苏轼在《蜀盐说》中写道:“自庆历皇以来,蜀始创‘卓筒’。用圆刀凿山如斗大,深者至数十丈则咸泉自上。”四川境内广泛分布的楠竹,因为材质坚硬、竹筒粗大,去节后首尾相连,组成一根空心管道,就成为表层套管。聂先奎表示,在井研方言和自贡方言中,“竹”与“卓”发音相似,所以卓筒井最早可能是叫竹筒井。

据相关文献资料记载,卓筒井产生于北宋庆历年间。《中国钻探科学技术史》《中国井盐科技史》等著作,都称卓筒井开创了机械钻井的先河。凿卓筒井所需时间,少则一年,多则十余年,不仅时间花费多,投资也大。当前,只有遂宁市大英县的一口盐井还能够生产。通过大英县多年努力,2006年,卓筒井井盐深钻汲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7年,大英县卓筒井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0月,大英县启动《卓筒井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将凿地、植竹、制盐的智慧,以活态传承方式进行传递。

通过两次济楚,川盐实现大发展

研究盐文化的相关学者认为,齐国丞相管仲率先提出盐业专卖主张。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盐业一直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中央政府施行盐业专卖制度:盐的生产,政府和老百姓都可以煮海为盐,但是运销、分配、进出口都归国家管理,零售归盐商。在不同历史时期,尽管盐业专营的松弛状态不同,但都没有突破专营限制这一底线。直到2014年,我国才决定废止食盐专营制度。

淮盐出,天下咸。淮盐因为其产量大、品质高,在中国历史上对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都产生着重要影响。曹雪芹的爷爷曹寅曾任巡盐御史,主要负责收缴盐税、监督盐商。曹寅在世时,曾经和曹雪芹的舅爷李煦轮流担任两淮巡盐御史这一“清朝第一肥差”。史料记载,清乾隆时期,两淮盐业税收占全国税收的四分之一。

在和平年代,历代王朝往往都遏制川盐、鼓励淮盐;在战乱年代,长江上游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中央政府需要川盐来救国,于是鼓励川盐生产和外运。所以,川盐和淮盐一直在长江流域相互争夺着销售市场。然而,川盐所占市场份额始终偏小。直至两次川盐济楚,才使四川盐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随后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导致淮盐不能上运湘鄂两地。清朝政府下令川盐济楚,为川盐提供了广阔的两湖市场。川盐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特别是自贡盐场有着丰饶的资源、精湛的技术,发展特别快,并开始享有“盐都”的美誉。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我国沿海一带相继沦陷,淮盐生产受到破坏,淮盐运输受阻。作为四川盐业中心的自贡盐场,承担起了供应军需民食的重任。1939年9月1日,当时的四川省政府正式批准设立自贡市。自贡成为中国近现代第一个因特色产业而设立的省辖市。

川盐古道繁华已逝,盐运符号随处可寻

盐业的产销促进了盐道的形成。川盐古道是以水路运输为主、陆路运输为辅的综合运输网络。长江是川盐运输的主要水路通道,四川周边各省盐运主要依靠长江支流。在县与县之间、乡与乡之间,运盐则全靠人背马驮。运盐背夫常会带着一根类似拐杖的工具,叫作拐耙,用以支撑,使人得以站着休息。

位于四川盆地南部边缘的叙永县,东与贵州省赤水市接壤,南以赤水河与贵州省毕节市分界,西与宜宾市兴文县相接,西南是云南省威信县和镇雄县。当年,叙永县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响当当的川盐四大口岸之一,称作“永岸”。

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四川轻化工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曾凡英生于自贡,对川盐文化研究颇多。曾凡英表示,常常听到许多关于茶马古道的宣传,其实茶马古道最早叫盐茶古道。盐在前、茶在后,为什么呢?因为盐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盐要长途贩运,就会产生人的活动。但茶就不一定,因为茶是奢侈品,不是生活必需品。川盐古道是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文化线路属于长江经济带古文明线路,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川盐古道沿线有着与盐运相关的多种类型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盐号、盐店、会馆、船工号子、背盐习俗等。西秦会馆位于自贡市区龙凤山下的釜溪河边,原是清代陕西籍盐商为了方便联络同乡、聚会议事而修建的同乡会馆。1959年,自贡市以西秦会馆为依托,建立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主要负责收藏、研究、陈列以自贡地区为中心的四川井盐生产和发展的实物和资料。

随着交通网络越来越发达,过去翻山越岭的川盐古道不再繁忙,沿途的古村落、古寨子也开始衰败。“绝大多数的建筑都难以像西秦会馆一样得到有效保护。”省政协委员、民盟自贡市委副主委钟丽认为,川盐古道是西南地区极具文化影响力的文化遗产。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缺乏有效保护,川盐古道及相关的盐运文化遗产,面临着濒危和加速消失的局面。

盛衰皆因盐,川盐文化期待再开发利用

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川盐生产逐步现代化,机械采盐彻底取代了手工采盐,曾经密如森林的井架和天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以自贡、五通桥等盐区为重点,四川盐化工产业快速崛起。1988年6月,以当时全国最大的井矿盐生产企业——四川省五通桥盐厂为骨干企业的四川峨眉山盐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成为我国轻工业十大专用原料开发基地之一。如今,盐化工产业也是乐山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川盐文化的研究逐渐得到相关专家学者的重视。乐山市政协副主席、《千年盐城五通桥》的作者易志隆介绍,1938年6月至1941年2月,为躲避日军对重庆的轰炸,国民政府盐务总局迁往五通桥,大批人才随之而来,当地的餐饮、娱乐、教育、医疗等行业也迅速兴盛起来。著名国画家关山月曾经在五通桥办过书画展,宣传抗战。在五通桥期间,关山月创作了一些反映五通桥盐文化的作品,见证了当时五通桥的繁华。

五通桥因盐而繁荣,同样也因盐而衰落。乐山市五通桥区政协学习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文史委员会副主任赵义表示,五通桥区的盐文化底蕴并不逊色于自贡,但自贡市有盐业历史博物馆,因而对盐文化的研究和运用起步就早一些。近年来,五通桥区致力于发展以盐文化为特色的古镇旅游,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和四川其他特色古镇相比,相关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自贡市、遂宁市等地近年来所打“盐文化”牌,使一些有关川盐的文化遗存得以保留。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长程龙刚曾作为活动发起人,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花了一年时间,开展“寻访川盐古道”大型学术调研,并组织编辑出版了相关书籍。程龙刚说,川盐文化是一座待开发的宝库,在文旅融合发展中挖掘川盐文化是当前的一大趋势,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川盐文化用好了,将成为四川一道绚丽的文化景观”。

□王纯兰 张晓伟 本报记者 刘奕锋

新闻推荐

阳光大地开展抗疫助农志愿者行动 关爱抗疫一线工作人员

近期,阳光大地集团乐山区域公司在市中区、峨眉山市、井研县三城联动,发起“家国守望、共盼春来”抗疫助农志愿者行动。日前...

井研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井研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