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映照脱贫路

三江都市报 2020-03-17 07:59 大字

柑橘产业园红花村村两委供图张朝付给兔子喂食记者宋宇凡摄穿过村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长廊,行驶在红花村整洁而平坦的村道上,沿途盛开的油菜花海在风中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和泥土的芬芳,村民房前屋后的宣传标语在阳光下格外亮眼,田地间随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这里,就是红花村。

红花村位于井研县东林镇,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闭塞、经济落后等原因,成为了全镇唯一一个省定贫困村。曾经“好女不嫁红花男”广为流传;如今,红花村获得2018年乐山市脱贫攻坚奋进奖,交出亮丽的成绩单。

人物点击

张朝付:脱贫靠的是勤劳

在红花村文化院坝里,一面心形“笑脸墙”格外醒目,一张张记录村民笑脸、帮扶干部工作的照片被拼成了爱心的形状,旁边写着“巩固脱贫成果、加快致富奔康”。

每张照片的背后,都有一段脱贫致富的故事。

二组村民张朝付的照片位于心形“笑脸墙”正下方。“这是我们村脱贫致富的榜样之一。”红花村党支部书记陈光池介绍说。

张朝付家有5口人,爱人刘丙容是听障残疾人,只能在家干点家务事,还有子女需要抚养。2013年,从外省务工回家的张朝付因车祸造成锁骨骨折,高额的治疗费用、3个子女的学费让原本拮据的家庭陷入困境。由于伤势严重,出院后的张朝付休养了近一年,只能去帮亲戚守工地维持家用。

2014年,张朝付家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张朝付家收到了村里送来的40只种兔,在农技员的指导和帮扶干部的关心鼓励下,张朝付重拾信心,专心干起了养殖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3个月不到,张朝付就尝到甜头,他将出笼的肉兔拉到镇上去卖,收入近千元。“接下来,每个月都能卖100只,一年下来有至少1万元的纯收入。”张朝付告诉记者,从那以后,子女的学费得到了相应减免,家里养兔也有了基本稳定的收入,日子越过越好了。

2015年底,张朝付凭借着政府帮扶和自身努力成功脱贫。2016年起,越战越勇的张朝付扩大养殖品种,在家养起了猪、鸡等家禽家畜。2017年,张朝付家的新房也建起来了。“政府补贴了2万元,我养兔儿赚了点钱,就把青瓦房拆了修成了平房。”张朝付说。

谈起今年的打算,张朝付充满信心,“村里鼓励大家种植柑橘,我去年种植了1亩,今年准备扩大到2亩。”

转变观念

扶贫先要“扶”思想

“不仅要授人以鱼,更重要的还是通过扶志、扶智、扶思想来授人以渔。”陈光池告诉记者,近年来,红花村帮扶干部始终致力于思想扶贫,帮助贫困户转变观念。村里通过农民夜校技能培训让贫困户开阔视野,掌握一技之长,鼓励贫困户积极投身创业、就业实践,摆脱贫困现状,走上致富之路。

近年来,红花村涌现出了不少像张朝付这样脱贫致富的典型人物。为了在全村形成不等不靠、积极主动脱贫的浓厚氛围,2017年起,红花村开展了“感恩奋进,我的脱贫路”主题演讲,以身边的事来感动身边的人,引领贫困群众学习先进典型,让贫困群众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对脱贫政策入脑入心,看到脱贫希望,激发脱贫斗志和致富热情。

“现在‘感恩奋进,我的脱贫路’主题演讲依旧在进行。”陈光池说,“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现在不邀请典型讲话,而是随机抽人谈自己的脱贫故事和未来的打算,这样的效果更好,人人都想靠勤劳致富,争当典型。”

产业扶贫 让村民家门口创业

自主脱贫的观念坚定了,脱贫致富的办法和干劲自然就有了。2017年,红花村流转土地500余亩,引进业主建成巾帼果园、井研县携同家庭农场、红缘果场三大产业园区,以柑橘种植、生猪养殖为主导,走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路子。每年,村民依靠“土地流转+资金入股+果园务工”三种方式获取收入20余万元。

眼看三大产业园区逐渐发展成熟,东林镇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依托大园区建小园区。“依托三大产业园区成熟的种植管理技术,建立村民自己的柑橘园,统一柑橘品质,形成产业链,让村民自主种植自主收益。”该镇副镇长邓睿告诉记者,红花村历年有大量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如今引导村民建立自己的柑橘园,有利于吸引人才返乡,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为乡村振兴打好基础。

据悉,目前红花村已有15户村民自主种植柑橘,种植面积共计17亩,参与种植的村民和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

记者宋宇凡

新闻推荐

苏芋焦坚守服务群众第一线

苏芋焦为沿街商户消毒罗雄摄■记者罗曦疫情严峻不容小视,保护居民重担在肩。在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一批90后...

井研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井研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