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之花分外香
■ 本报记者 郑旭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近年来,乐山市深入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坚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线,将其贯穿基础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个环节,形成了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相统一的德育工作体系,德育之花在全市各个校园内竞相绽放,香溢满园。
三个阵地 促进德育发展
近年来,乐山市以学校课程为主阵地,以校外活动中心为补充,以素质教育基地为拓展,打造三个阵地不懈怠,共促德育发展。
在课程改革中,乐山市大力推进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语文、历史、体育各个学科德育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打造出市实验小学“价值论德育课程”,乐师附小公民素质“‘4+1’真我”课程等优秀校本课程。乐山市范围内举办的德育精品课展示活动,评选上报24节,其中有4节在全国德育精品课展示平台上展示。
红色代表野外生存训练、绿色代表动手动脑能力训练、蓝色代表审美和创新意识训练,2000年建立的井研县周坡素质教育基地是四川省首批县级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在这里开展的“三色计划活动”自基地开营以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多年来,乐山市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出郭沫若故居、丁佑君纪念馆、战时故宫、蔬菜科技博览园、根石家艺术馆等56个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素质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参观体验、专题调查、研学旅行、红色旅游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生态文明等教育。
与此同时,乐山市13个校外活动中心在市、县两级教育部门的管理下,不断优化师资、强化管理、创新形式、丰富载体,面向乐山市青少年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举办夏令营、开展汉字书写大赛等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乐山市还依托中央彩票基金新建了48所乡村少年宫,针对农村儿童开展免费培训,受益学生达5万余人。
校园文化 奠基美丽人生
乐山一中历代乐山名人雕像激励学子锐意进取;市实验小学运动场的时间跑道激励学生与时间赛跑;井研千佛初中“孝老敬亲”主题文化长廊时时提醒学生传承孝道;五通桥实验小学的“若水”文化系列景观引导学生“上善若水”……乐山市深入挖掘地域历史文化传统,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中,进一步转变育人理念,在独具特色的文化浸染和熏陶中,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基,为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助力。
各县(市、区)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校园文化景观打造,打造出各校独特的校园风貌。积极创办校报校刊,共筑学生精神家园。较成熟的有《三江少年》《沫水少年》《竹溪潮》《码头娃娃》等。同时,市、县两级多次开展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培训、评比,引导将物质的、有形的校园文化融入到常规管理、班队建设、社团活动、教育教学中,提升为师生的精神追求和行动指南,营造体现主流意识、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家校结合 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关键性作用。乐山市非常重视家校结合,大力推动家庭教育,在全市每所中小学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改进家访制度,开展了千名教师进万家和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同时开展了一系列“小手拉大手”活动,建设良好家风,促进子女成长成才。
市县两级教育局主动联系综治、公安、民政、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开展流浪未成年人、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教育帮扶,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净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共同发挥正能量,形成了政府领导、学校为主、家庭参与、社会支持的共育人才格局。
关注孩子们的心灵健康,让“爱”升华。近年来,全市投入资金350万元,建成校园心理辅导室87个,配备专职心理教师95名。2015年,新投入80万元,将市实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升级为乐山市未成年人心理指导中心,承担起全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中心为每位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创办了心理健康知识报《心视野》,每学期开展个案咨询近300人次,每年举行“校园心理情景剧剧本大赛”……这个全市首家以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为主的公益性服务机构,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呵护孩子的心灵,陪伴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新闻推荐
村民积极参加义诊活动巡回医疗队走村入户■本报记者戴余乐文/图一条条水泥村道连接远方,破损的房屋得到修缮;派驻卫生院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诊疗、指导、教学工作;巡回医疗队定期或不定期走村入户义...